來源:宛央女子

作者:林宛央

張愛玲的作品,向來不好拍,這我知道。

這麼些年來,她的作品,每拍一部,我就看一部,但能看得下去的,很少。豆瓣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評分超過8分的(8分是豆瓣的一個標準線,上了這個分數,纔有底氣說作品還不錯)唯有一部《色戒》。

但這部作品拍得好,主要歸功於李安的導演功底和敘事能力,說句不怕捱罵的話,《色戒》在張愛玲的作品中,並不出彩。

張愛玲最好的作品,我自己覺得是《金鎖記》和《小團圓》,但這兩部作品藝術價值雖然高,卻不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那種字裏行間壓抑又瘋狂,能把人憋死的氣氛,像一個女子的對鏡自傷,太考驗觀衆的耐心了。

張愛玲流傳度最廣的作品,是《半生緣》,其次是《傾城之戀》。

這也是她作品裏相對通俗的兩部,換句話說,就是對大部分讀者而言,比較容易讀得下去。

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張愛玲後來打開更廣闊的市場,憑藉的就是《半生緣》。

因此,《半生緣》也是她所有作品中,翻拍最多的。

許鞍華拍過影版,黎明、吳倩蓮、梅豔芳、黃磊主演。

這一版當時也是有褒有貶。

我一直覺得許鞍華拿捏不準張愛玲的氣質,許鞍華的底色是掙扎向上的,這就決定了她很難拍好張愛玲小說中女性的下沉命運。

她改編的幾部張愛玲作品,都要用“往好了想”的方式來理解原著中的人物,完全是南轅北轍,所以拍出來就很彆扭。

許鞍華不相信人生中的有些悲劇是自甘沉淪。

但那一版公認的出彩,是沈世鈞的選角,黎明太符合原著小說中男主角溫暖、儒雅,又猶豫不決的氣質了,他往那裏一站,你就知道他是一個最終只會妥協,沒有什麼太大抗爭力的好人。老了老了,想起前半生的故事,縱然覺得諸多遺憾,但也不過嘆一句,人生如夢,然後繼續自己庸常的人生。

林心如和蔣勤勤演過劇版《半生緣》。

這一版的選角,其實也不錯,蔣勤勤演出了顧曼璐的悲情和戾氣,譚耀文完全是照着黎明找的,林心如也至少貼合了顧曼楨的溫婉。

但這一版的問題在於,更像瓊瑤劇,劇情使勁兒往大開大合上靠攏,衝突能多大就多大,能多虐觀衆就多虐觀衆,完全摒棄了張愛玲作品中對陰暗人性赤裸裸地展現。

到了劉嘉玲和蔣欣這一版。

完蛋了,我已經啼笑皆非。腦海裏只浮現出一句話:這次,演了大半生戲的劉嘉玲,恐怕要栽了。

先說選角,不知道導演和製片人是不是受了《歡樂頌》的影響,認爲蔣欣很能勝任陋室明娟這一類的角色,所以選了她來演從小生活在上海弄堂裏的顧曼楨。

蔣欣也不能說完全不像顧曼楨,張愛玲的原著裏有句話,說顧曼楨是圓圓的臉,有一點輪廓,頭髮蓬鬆,這麼看蔣欣似乎也是符合的。

但問題就在於,張愛玲的人物都有一種疏離、厭世的氣質,人羣中,似乎總與別人有點距離,微微露着一點破而舊,甚至,又寂寞又危險的氣息。

但蔣欣的氣質,是始終憋着一股勁兒,有點小精明,也有點小虛榮,是一種很正常的世俗氣質,她適合演那種不斷試錯,最後長舒一口氣,活出自我的那種女孩。

顧曼楨和她恰恰相反,顧曼楨的一生,說到底還是一個自我埋葬的過程。

原著小說中最觸目驚心的情節不是顧曼楨中了姐姐的圈套,被祝鴻才強姦,而是,她後來明明逃了出來,有很多路可走,卻又主動嫁給了祝鴻才,那是一個女人對自己最深的厭棄。

顧曼楨說那是自殺,甚至,比自殺還不如——要是真的自殺,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卻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變得更壞、更壞,比當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

蔣欣可沒有這樣慘烈的厭世氣質,神不似,那麼形再似,也不過是枉然。

況且,年齡上也確實不符合。

劉嘉玲來演顧曼璐,那也是相當不合適。

顧曼璐的氣質是美得猙獰、媚得低俗,有一種隨時都有枯萎腐敗的病態。

可劉嘉玲,真的氣場太強了。

她不像命運飄零,沉浮得失全被別人拿捏的舞女,倒像是開舞廳,混跡於名利場的女大佬。我每次看她和祝鴻才的戲,都覺得完全沒有一丁點底層女人對峙老男人的那種張力,郭曉東飾演的祝鴻才怎麼看都像是隨時要聽劉嘉玲指令的馬仔。

讓鄭元暢來演沈世鈞更是奇怪,他看起來就不是溫吞懦弱的人啊。

而且編劇把沈世鈞的人設改的稀爛,動不動就大吼大叫,要死要活,有好幾個瞬間,我以爲我又看到了當年的馬景濤。

是的。這是劉嘉玲版《半生緣》的另一個問題,非要把張愛玲的小說拍成瓊瑤風。

好奇心和意想不到的狗血劇情驅使,這劇我竟然一口氣看了十六集。

每一集我都以爲我看的是中年版《情深深雨濛濛》。估計劇方自己都不好意思叫《半生緣》,改的名字也很瓊瑤,叫《情深緣起》。

新版除了保留顧曼璐的舞女身份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改了。顧家從原來兄弟姐妹一大堆改成了只有顧曼璐和顧曼楨兩姐妹相依爲命。

原著小說裏母親奶奶自私愚鈍,姐妹之間有着人性裏最可怕最不敢讓人看見的嫌棄和嫉恨。半生緣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很殘忍的故事,也正是因爲殘忍,纔有警醒意味。

到了電視劇裏,這一切都蕩然無存。

搖身一變,變成了弄堂姐妹勇闖上海灘。

顧曼楨可以爲了保護姐姐,毅然決然和沈世鈞分手,還要去找上海灘的狠角色討說法,顧曼璐懷着孕,寧可犧牲自己和孩子,也要選擇救妹妹。

前面劇情寫成這樣子,我很好奇,連孩子都可以不要,也要保護妹妹的顧曼璐,後來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非要設計一個圈套,讓妹妹替她懷上祝鴻才的孩子。

這不是前後矛盾嗎?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搞不好編劇會改成顧曼楨爲了救姐姐心甘情願奉獻自己。

這種老套又不現實的故事誰要看啊,而且,我自己的價值觀無法承受這樣的故事。

因爲最好的愛,一定是自愛而後愛人。

要用餘力去愛別人,否則連自身都照顧不好的人,愛別人就是給別人添麻煩,很惹人嫌的。

全劇有三句很匪夷所思的臺詞。

一句是:“你姐姐對你千好萬好,也無法抹去她那些見不得人的過去。”

一句是:“我不是來和你談條件,我只是想見識一下上海灘數一數二的男人,究竟是什麼樣子?”

最後一句是:“老天爺,你要捉弄我,那我就陪你玩到底。”

如果我不告訴你,你能想象出來嗎?這三句話竟然分別出自沈世鈞、顧曼楨以及顧曼璐之口。

沈世鈞對顧曼璐的恨意比原著裏顧曼楨一開始暗戳戳地嫌棄還要明顯,原因很可笑,因爲顧曼璐是個情婦,破壞別人家庭,沈世鈞覺得她人人得而誅之。

呵呵,又是一個自以爲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來制裁女人的男人。

顧曼楨和顧曼路就不說了,反正原著裏的影子一點也沒了,在劇裏,性格不同,但說起來都是美強慘,照着《情深深雨濛濛》裏依萍的樣子來刻畫的。

我反正是在劉嘉玲身上看不到一丁點破碎危險偏執瘋狂的氣息,我只覺得搞不好她能把別人捏碎。

所以,《情深緣起》真的不是《半生緣》,她更像姐妹情深版的《情深深雨濛濛》,而且還遠不如《情深深雨濛濛》好看。

在這裏如果你想看到張愛玲的殘忍、深刻以及對人性的洞若觀火,那算了,一點也沒有的。

但如果只是圖個消遣,看一出自己作,家人作,所有人一起跟着作出來的愛情糾葛,那倒是可以看看。

用了張愛玲的故事框架,但沒有拍出張愛玲的清醒深刻;看起來滿滿的瓊瑤劇風,但連瓊瑤劇裏那股蕩氣迴腸的愛情氣息,也捕捉不到。

這次,《情深緣起》真的不行,這次,劉嘉玲也真的栽了。

不是所有故事,都可以用演技來拯救,況且也沒有誰的演技好到可以撐起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