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杨营镇中心校深化德育工作改革,科学开展德育管理,注重创新德育工作手段和模式,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中心校全面贯彻县教体局德育中心的德育指导思想,引领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紧扣“养成教育、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目标,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日前,记者深入该镇各学校,对各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扫描,采撷亮点,以飨读者。

杨营中心校

五项规范抓德育 全面育人结硕果

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试验点、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得单位,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河南省农村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南阳市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南阳市文明标兵学校、南阳市标准化学校,镇平县经典诵读、机器人大赛、最美大课间、青少年篮球选拔赛等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得单位……如果不是随同采访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很难想象这些荣誉全部属于镇平县杨营镇各学校。

与学校诸多荣誉加身相对应的是,镇平县杨营镇辖区学校的学生在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和各种专业类学校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县前列,今年辖区有66名优秀高中毕业生升入一本重点大学,在全县各乡镇中名列前茅。面对记者采访,镇平县杨营镇中心校校长李兆杰介绍,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中心校整合一切德育力量,初步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的思想教育体系。

在镇平县教体局德育中心的领导下,在中心校的引领下,杨营镇各学校坚持“德育先行”的工作原则,构建制度体系、完善考评方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终极目标。

为了进一步构建德育常规管理体系,杨营镇中心校以内化德育规范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五个规范德育教育”(书写规范、行为规范、学习规范、纪律规范、卫生规范)、完善德育工作机制、锻造育人队伍,构建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杨营镇中心校面向未来,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抓实抓好德育常规工作。抓好学生书写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积极开展阅读、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勤奋读书、快乐读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氛围。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寓教育于细微处,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终极目标。常态化开展观摩评比活动,从安全教育、文明礼仪、学习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素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加强过程性督导,就各中小学校内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容校貌改善、校园环境整治进行检查验收,引领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有力促进了规范化学校创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深谙育人之道的李兆杰已在教育战线奋战25个春秋,从班主任、校长到中心学校校长,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凡业绩,相继获得镇平县十大优秀青年、南阳市优秀班主任、南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镇平县优秀中心校校长等荣誉称号。李兆杰深知课堂教学主阵地和科研兴校的重要性,他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建设,编写德育校本教材,带头承担“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等科研任务,并获得多个省市级科研奖励。

育人是最伟大的事业,李兆杰说:“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我不仅要把教育当事业干,更要带动老师们一道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这是他的人生哲学,更是农村教育事业越来越红火的秘诀!

杨营一初中

探索激情教育 打造和谐校园

外出研学共提升

走进杨营一初中,一条醒目的标语跃入眼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移步换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标语占满整面墙壁,女生公寓楼的墙上则是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学校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入手,力求给全体师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形成一种无声的文化魅力,广泛开展养成教育。在此基础上,杨营一初中始终坚持“德育先行,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的理念,不断探索激情教育,打造和谐幸福校园,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个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校长王书昌介绍,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积极探索开展激情教育,要求每班制作一面班旗,大小活动班旗不能少;每班自拟一句班级口号,跑操、课前必须声音洪亮激情无限地喊起来;坚持开展激情早读,每天早上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5分钟激情早读,学生站立、手执书本、昂首挺胸大声朗读……

对学生进行激情教育的同时,学校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目标导航、评选激情备课组、组织优秀教师报告会、举办优质课大赛、进行优质教案比拼、开展教职工拔河比赛和篮球赛、举行优秀教师颁奖典礼等方式,在教职工队伍中开展政策激励,培育全体教师的激情。

以活动为载体,确实能够激发教师勇于进取的工作干劲,充分调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学习激情,树立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发扬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进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助推学校的发展,构建和谐幸福校园。学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杨营一初中,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时时对学生嘘寒问暖,构成了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线。学校搭建舞台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给师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庆新年元旦聚餐,给大家营造家庭的氛围,让每位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愉快工作,致力实现杨营一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新跨越。

杨营二初中

躬耕中药百草园 自建种子博物馆

国医馆里上堂课

“你带来的是大米,这可不是种子。”老师的鉴定意见话音刚落,一个胖嘟嘟的男生就脱口而出:“老师,大米的种子是什么?”听完老师简要讲述水稻的前世今生,同学们恍然大悟。在杨营二初中的种子博物馆,蔬菜、粮食、花草等200多份种子分门别类摆放在收纳柜中,而且,这些种子全是师生从家里带来的。

在这里,每平方米土地都是课堂,以农耕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德育教育覆盖整个校园,沿着操场跑道,薄荷、金银花、鱼腥草、一串红等各种中草药在中医药百草园里一字排开,每种中草药都详细标注植物名称、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等信息,使学生们深切感受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与种植中草药相对应的是,学校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教育“三个一”体系,即一个展馆(国医馆)、一处园地(中医药百草园)、一本教材(《走进神奇的中医药世界》),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体会生命的意义。国医馆收集常用药材近200种,古色古香的药柜、琳琅满目的标本,伴着药香笑迎全校师生。

校园东墙边的空地是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小麦、豌豆、萝卜、花菜正绿得肆意,生机勃勃。基地的地头是农耕文化长廊,一排造型简约大气的宣传栏里,二十四节气按顺序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传统农具、传统耕作方式在这里得以再现,让学生直观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懂得尊重农民,珍惜粮食。“不管是中草药,还是各种粮食、蔬菜,都是学生和老师一起种植管理的,所有的土地划片承包,学生们抽空都要到地里看看。”

校长贾清典介绍,学校的德育工作远不止中医药和农耕,近年来,杨营二初中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旋律,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阵地,以农耕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为特色教育,以培养学生优秀品德为主目标,有的放矢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德育工作无浅处,春风化雨润无痕”,用真心播种真爱,必将收获满园春色。

杨营小学

聚焦核心素养 提高德育实效

书画怡情提素养

“各班主任,本周考试,请适量减少学生作业。同时,安排一项手工制作,全体学生用树叶作画,优秀作品下周展览。”杨营小学校长李震在班主任工作群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并搜集了十多张树叶画供班主任参考。

当记者惊诧于校长的事无巨细时,李震说:“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我们把德育工作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强化一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级德育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主阵地,使德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成绩。”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杨营小学努力打造农村特色少年宫文化,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学校少年宫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的理念,借助学校现有各功能室创办农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中心,选调16名专业素养十分全面的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少年宫有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棋艺室、架子鼓室、心理咨询室、道德讲堂等各类专用教室。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少年宫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了挖掘潜力、施展才能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求知欲、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此外,杨营小学重视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文明习惯,提升综合素质;齐心协力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养成吟诵国学经典的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精心编排大课间活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系列措施稳步实施,杨营小学的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贾庄小学

建队伍强管理 促规范提素养

社团活动乐陶陶

在贾庄小学采访,校长徐志果首先把大家带到德育展室。一幅幅构图精美的画作、一件件造型各异的手工折纸作品、一个个虽稚嫩却工整的方块字,还有琳琅满目的五谷画……德育展室不大,各类作品却很多。

徐志果介绍,贾庄小学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重点,以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抓手,以追求师生和谐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工作,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具体工作中,学校着力建好三支队伍——德育主任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工作“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学校精心落实好五种规范——书写规范、行为规范、学习规范、纪律规范和卫生规范,切实做到整顿一个阵容、建立一种秩序、养成一种习惯、坚持一项制度、树立一个观念,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

事实上,德育展室的作品全部出自社团,学校组建了“经典诵读社团”“硬笔书法社团”“小画笔美术社团”“友谊乒乓球社团”“蓝精灵音乐社团”“花样跳绳社团”等,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综合素养得以持续提升。社团活动之外,学校不断拓展德育活动,开展阳光大课间、“七彩阳光”广播操比赛、家务劳动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

付出总有回报。贾庄小学屡屡被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还代表杨营镇在全县大课间广播操比赛中荣获第二名。以德促智,德智并存。贾庄小学将以成绩为新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持续提升作出不懈努力。

程庙小学

学习忠孝礼信 培育时代新人

精神抖擞做运动

“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时代精神”是办学理念;“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校风;“忠孝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在程庙小学采访,听校长徐哲娓娓道来,仿佛置身传统文化大讲堂。

“我们这学期的德育工作从忠孝礼信四方面有序展开。”徐哲介绍,“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礼”“信”是立身之本。“我们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开始,分别围绕这四方面做文章,真正做到让德育教育入脑入心。”

学校围绕“忠”字开展的活动有每周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每周一讲、宣誓活动,大大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怀,为德育活动的落实奠定基础。秋期一开学,学校就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举办“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主题活动、“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庆节前夕,学校开展“喜迎国庆,才艺展示”暨德育成果展活动,全面展现校园文化生活及学生的精神风貌,推进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围绕“孝”字,学校组织开展“拜师礼”活动和“感恩老师、感谢母亲”活动,进而使学生能尊老敬贤,弘扬了孝道。围绕“礼”字,学校组织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小学生守则》,进行全校性仪容仪表检查,组织学生创办“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黑板报,认真做好“五比五查”工作,引导学生知礼守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围绕“信”字,学校开展“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等,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

围绕“忠孝礼信”,程庙小学的德育教育初见成效,学生行为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明礼守礼、孝亲敬老、爱国爱家的良好品质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孟新生 谢康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