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新半生緣》,哦不,《情深緣起》這部劇挺火的。

火的原因是,選角、道具、編劇等等,無一不在毀原著。

話說劉嘉玲拿磚頭砸“祝鴻才”這一幕,又沒真的想砸人,只是比劃了個動作,這時候還拿個一捏就扁的道具磚頭,劇組真的很不用心了。

《情深緣起》,我看了幾個片段,但實在看不下去。

這部新劇,當一部新劇看還行,我覺得其他內容已經完全跟張愛玲的小說不搭邊,只是借用了小說裏角色的名字。

黎明、吳倩蓮、梅豔芳、葛優演的電影版的《半生緣》,是最貼近原著的。林心如、譚耀文、蔣勤勤、李力羣演的電視劇版《半生緣》,則對原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我記得,蔣勤勤、林心如版《半生緣》播映的時候,我還在北京上大學。同學帶我去她姐姐在昌平的家裏玩,那會兒從市區到昌平交通還不是很方便,還得坐小火車。

我們去到以後,電視剛好播到《半生緣》大結局。林心如和譚耀文在電視劇裏哭,我在電視劇外哭,從頭哭到尾。

▲話說我覺得林心如在電視劇版《半生緣》中達到了顏值巔峯,但電視劇版的佈景,則把所有人的階層往上提了十個臺階。顧曼楨家的喫穿用度若是能那麼好,她姐還做啥舞女呢。真要說貼合原著的話,還得是電影版,扮相、佈景都有那個年代的感覺。

現在想來,電視劇版《半生緣》已經是美化過的了。劇版裏的沈世鈞非常深情,顧曼楨也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女性,而電影版則拍出了原著中每個人的涼薄,不是自私的那種涼薄,是每個人在生活的擠壓下,只顧得上自己的那種涼薄。

電影版《半生緣》中,黎明演的沈世鈞在聽完顧曼楨的遭遇後,第一反應是點菸,然後問她錢夠不夠用,還說“現在跟我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呢”。聽到曼楨過去的悲慘經歷,他有點慌,覺得自己有責任爲這些負責,但是,他首先想到的還是開脫自己。

他也不是不想和顧曼楨再續前緣,但也只能軟綿綿地說,讓他想想辦法。

可是,他能怎麼想呢?當初兩個人都沒有結過婚、沒有孩子的時候,他都沒能想出好辦法來應對父母對顧曼楨出身的偏見,現在這種複雜情況,他又如何能想出萬全之策來?

何況,人生根本沒有萬全之策,只有“捨得一身剮”。

顧曼楨和沈世鈞談戀愛,被沈世鈞那個嫖過娼的父親嫌棄她是舞女的妹妹,說她說不定也幹過當舞女的勾當,顧曼楨腦子裏會生出“如果姐姐死了就好了”,但隨即她又覺得自己這樣想很慚愧。

原著中,沈世鈞的確有去找過顧曼楨,但找她不到,又當她是不想見他,他也就作罷了。他對顧曼楨的愛,也僅限於此,再多就沒有了。可能連他自己都意識不到,他隱隱中是有點嫌棄曼楨的出身的,不然也不至於在父母面前撒謊她沒姐姐。

曼璐死後,祝鴻才的財運也沒了。祝鴻纔跟顧曼楨表態說自己真對不起她姐姐,張愛玲說他這樣自怨自艾,其實還是因爲心疼錢的緣故,只是曼楨沒想到這一點,見他這樣引咎自責,便覺得他這人倒還不是完全沒有良心。說她究竟涉世未深,她不知道往往越是殘暴的人越是怯懦,越是在得意的時候橫行不法的人,越是禁不起一點挫折,立刻就矮了一截子,露出一副可憐的臉相。

書中這些人物,你也不能說他們壞,只是每個人都有點懦弱,結果呢,越是懦弱,越是被生活毒打,誰也不得善終。

2

張愛玲寫沈世鈞和顧曼楨的戀愛緣起,真的一點都不浪漫,只是寫了心已動但情未動的那種窘態。 沈世鈞第一次見顧曼楨,只覺得她長得好,然後,就有點小緊張。小餐館裏的筷子不乾淨,顧曼楨幫他用茶水涮洗了一下,他接過來以後竟又放到油膩膩的桌子上去了,然後自己又開始覺得難爲情,像是怕曼楨發現了似的。 世鈞、叔惠、曼楨三人一起出去玩,曼楨丟了紅手套。世鈞不自覺就跑回去找了,找到以後又很猶豫,不知道怎麼拿給曼楨。第二天他鼓起勇氣拿給曼楨,又覺得找手套的行爲真是有點自找麻煩,害得自己這樣窘。曼楨收到手套,可能察覺到世鈞對自己有意思,臉也紅了。

曼楨的弟弟來找曼楨,叔惠揣度那孩子會不會是曼楨的兒子,沈世鈞竟開始有點生氣。

後來,他約了曼楨一起單獨出去喫飯,沈世鈞總覺得老闆娘的眼光掃向自己,很難爲情。他那時候想多瞭解一些顧曼楨的家世,倒是曼楨和盤托出了,他這才終於有點踏實和放心。

兩個人單獨相處幾次,都很害怕旁人說閒話,都會在對方面前變得不自然(那個年代的年輕人談戀愛的心態,一定是這樣),但是對對方的感情也都是真的。

張愛玲像是織毛衣一樣,一點點把兩人的感情從淡“織”到濃,也清清楚楚地寫了沈世鈞自遇到顧曼楨後,對門當戶對的石翠芝就更不待見。

《半生緣》裏,世鈞送曼楨戒指那一段,是兩人情感高潮。水滿則溢,之後的,便是無盡的心酸與淒涼。

人生最美好的,只在初見。愛上一個人就這麼簡單,他幫你找到了那隻你丟了的紅手套。愛上一個人也就是這麼難,要正好那個時刻,他正好在,正好做了件那麼微不足道的事情。

面對生活中出現的意外,沈世鈞本就是有點怯懦的一個人,而愛情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一場意外,他也曾勇敢過,但最終還是縮回了邁出去的腳,順着他認爲更穩妥、安全的路上走下去了。

張愛玲的小說,必須得細細看。就像是一款清酒,大口喝的話嘗不出味道,只覺寡淡、平常,但細啜慢飲,你就會發現後勁很足。若是年少時看她的小說,你不覺得有啥驚奇,中年以後再看,就完全不一樣了。

她的小說裏,哪有什麼真正的愛情,不過都是一些“情分”的浮光掠影。人性涼薄,世事無常,所有人都走向幻滅,才真正是小說的主基調。

《半生緣》中,顧曼楨真是一個非常美好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年少時我不覺得,但最近又看了一遍《半生緣》原著,就更爲她感到悲哀了。

書中是這樣側寫她被強暴的過程的:

顧曼璐死後,曼楨“爲了兒子”和祝鴻才結了婚,後來又覺得這種湊合毫無意義,才花了很多錢跟祝鴻纔打官司,要回了兒子的撫養權。

書中是這樣描寫祝鴻才的粗鄙的:

顧曼楨和他的結合,簡直帶有點自毀的性質。好在最後她還是了悟了,堅決跟祝鴻才離了婚,拿到了孩子的撫養權。

3

張愛玲的作品,我最喜歡的是《半生緣》。不管是看小說,看電影還是電視劇,幾乎看一次淚奔一次,倒不爲世鈞和曼楨不能在一起,而是爲命運的蒼涼。

我喜歡張愛玲的這種大氣,對生離死別的大氣眼光。昨天還耳鬢廝磨的情人,轉眼遭遇磨難幾乎永不再見,他們茫然、掙扎,妥協退讓,但最終順其自然,甚至,得過且過。

《半生緣》(原著)裏,沈世鈞和顧曼楨分別了14後才相見,而導致他們分別的,不過是情侶間一場稀鬆平常的吵架。

沈世鈞知道自己的父親嫌棄顧曼楨的身世,但他還是極力說和。他要離開上海去南京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爲了顧曼楨——她的家庭負擔太重了,他想和她一起承擔,但如果要一起承擔的話,子承父業是最輕鬆的。 顧曼楨是一個很有自尊的女性,聽聞沈世鈞跟他父親撒了謊,再加之不知道怎麼處理未來公公和姐姐相處的問題,才飈出了那句狠話:真要說不道德,也不知道嫖客和妓女到底哪個更不道德。 這話是狠狠地打了未來公公的臉,沈世鈞也有點生氣了。 一對相愛的情侶,就這麼不歡而散。 他們以爲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情侶吵架,哪裏能想到:這一別,就是14年,就奠定了各自後半生的生活基調。

顧曼璐謊稱自己生病,把妹妹誆到了自己家,並默許祝鴻才侵犯了親妹妹。起初他們是害怕顧曼楨報官,後來是發現她已有孕,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顧曼楨給關了起來。 顧母知道這回事,但在金錢面前,她選擇了沉默。沈世鈞去找她,她竟沒有說出真相,隨後還在顧曼璐的授意下,搬了家。

顧曼楨想收買姐姐的丫鬟阿寶幫自己送信,但身上沒帶值錢的東西,只好把世鈞送她的那枚訂婚戒指拿了出去,沒想到丫鬟一出門就出賣了她,用那枚戒指換了錢。也正是因爲這枚戒指,徹底壓垮了沈世鈞。他以爲,顧曼楨真的不要他了,回鄉下和張豫瑾結婚了。心如死灰的他,回頭就娶了石翠芝。

顧曼楨生完孩子後,逃了出來。她第一反應是給沈世鈞寫信,但信件被沈母截留了。等到顧曼楨找叔惠,才知道沈世鈞已經結了婚。兩個人就此,永遠地錯過了。

兩個有情人都沒有做錯什麼,可就是錯過了。

這場愛情的命運,最終是由當事人之外的人決定的。

顧曼璐一方面甘於爲這個家庭付出,另一方面內心又充滿不甘心,當妹妹奪走了她初戀情人張豫瑾對自己的關注,她就徹底黑化了。

全家老小,之前喫的都是她的賣身錢,但她不敢記恨母親、不願嫉恨弟弟,而是嫉恨長得跟自己很像卻可以上大學的妹妹。既然自己已經墮落了,那就把妹妹也拖下來,說不定還能延緩自己下墜的速度。

對《半生緣》裏的曼璐,我與其說憎惡,倒不如說是心疼得緊。生活向來很嚴酷,她早就墮落了,只是不甘心妹妹踩着自己飛昇,就順水推舟把妹妹推進了深淵。

悲劇發生後,顧曼楨不是沒有自我解救的機會,但這些寶貴的機會都被別人掐滅了。

如果顧母能稍微愛曼楨一點,就不會幫着顧曼璐隱瞞,可她到底是重男輕女的。她首先想到的是兒子的前途,因此,一碰到顧曼璐給的錢,就選擇了三緘其口,讓沈世鈞失望而歸。

如果顧曼璐的丫鬟阿寶能稍微有點正義感,幫曼楨送一封信出去,也許,顧曼楨也就得救了,可阿寶愛錢,也怕丟工作,她選擇了出賣和背叛。

如果沈世鈞的母親收到曼楨的信後,能及時轉交給自己的兒子,沈世鈞或許也不會跟石翠芝完婚,但是,沈世鈞沒有,她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

所有人都因爲自己肉眼可見的那一點點利益,選擇犧牲別人一輩子的幸福。是啊,相比自己被蚊子咬後的疼癢,別人的殘肢斷腿又算得了什麼呢?每個人到底都只是愛自己。

最終的最終,顧曼楨和沈世鈞只能歸結於命運。當命運不想讓他們兩個在一起的時候,所有人都會站出來攔路。

如果兩人談婚論嫁時,沈世鈞的父親或顧曼楨的姐姐能死一個,或兩個都死了,阻礙他們倆結合的原因就不存在了,兩個人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在一起了。

但,造化弄人,那會兒沈父和顧曼璐都硬挺挺地活着呢。

等他們都死了,沈世鈞和顧曼楨也已經“回不去了”。

張愛玲寫《半生緣》,寫出了人面對命運的那種無力感。我們每天都在嚷嚷“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可是,命運在哪兒呢?你找得着麼?

很多時候,我們的命運根本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而是由那些跟我們有交集的不三不四的人決定的。

比如,你坐上一輛出租車,但出租車司機當天太睏倦,導致你出了車禍。

比如,你好端端在路上走着呢,突然有人跳樓,砸到你身上。

比如,你參加一場很重要的、能決定你前程的考試,可評卷老師剛開始評卷的時候尺度偏嚴,而你交卷比較早,最終,你以一分之差落榜。

又比如,原本你應該嫁給那個人,但神使鬼差和另外一個人結婚生子了。

你根本扼不住命運的喉嚨,因爲連命運在哪兒你都沒本事找着。 人生的本質不過就是:命運給你的,你好好接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