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對於旅遊業、屬地經濟的拉動等效益已無需贅言,作爲綠色的快樂產業,大家都喜聞樂見的主題公園,自過去微縮景觀或機械遊等簡單粗暴的遊樂模式之後,至今已發展成爲一座又一座既有豐富內涵又有豐滿身段的巨無霸綜合性度假區,成爲各地政府爭相“搶奪”的“搖錢樹”,甚至成爲區域性國際範的風向標。

海洋公園發展趨勢如何

近年來,我國海洋主題公園消費熱快速興起,消費升級帶來旅遊結構調整成爲帶動海洋主題公園消費熱最大動力。隨着全球主題公園市場不斷向中國爲代表的亞太地區轉移,我國海洋主題公園呈現幾大巨頭爭霸局面。同時,在廣闊市場面前,多路資本在全國各地展開“軍備競賽”。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海洋主題公園旅遊人次6250萬,收入規模74.07億元。國內大部分省會城市均已擁有了本市的海洋世界、海洋館等海洋主題公園,但規模參差不齊,東部地區佔據全國海洋主題公園市場的70%,中西部地區發展嚴重不足。

主題公園是泛文旅產業鏈契合點,產業鏈縱向看,上游需要有強IP支撐,下游延伸旅遊相關子領域;橫向看,主題公園“度假村化”趨勢成爲主流,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收入多元化,“度假村模式”涉及酒店、餐飲、演藝、旅遊地產、會展整合。對於海洋公園來說,除具備上述特點外,還涉及教育、動物培育相關領域。從以上特點來看,我國海洋主題公園消費仍有很大潛力有待挖掘。以美國海洋主題公園龍頭海洋世界娛樂集團爲例,主題公園在內容打造上,海洋世界娛樂集團除動物展示和表演外,還有一系列刺激遊樂設施,對各年齡段遊客都具有吸引力。相較而言,海昌海洋世界、大連聖亞仍主打海洋動物展示及互動,對兒童具有較強吸引力,而對目前旅遊市場年輕人消費主力吸引力欠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