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視野融媒矩陣11月30日(裴振萍 李鐵瑞)在黑龍江省泰來縣塔子城鎮兩井子村劉德新屯有這樣一個脫貧戶,她不但具有中國傳統婦女樸素和勤勞的美德,更具有新時期農村婦女的精明能幹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她敢想、敢幹、敢拼,只要認準的事,不管有多麼困難,必定做到排除萬難,不達目的不罷休。她叫胥敏利,是當地有名的感恩自強的脫貧女強人。

胥敏利是不幸的,在2017年4月,丈夫尚春雷患胃癌,12月21日因胃癌去逝;7月其公公又查出肺癌,又於同月29日病故。這對她本人來說是致命的一擊,那時的她對生活彷彿喪失了信心。

“去塑鋼廠打工吧,你總是這樣在家待著,人不呆完了嗎?”兩井子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李士權對胥敏利說道。

這一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爲幫助胥敏利早日脫貧,兩井子村委會通過“兩委”會議,在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不斷的給她扶志鼓勵,走出心裏隱影,這才讓她意識到要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她必須要自力更生,憑着“一定要脫貧”的精神,在政府幫扶下,結合她本人實際情況,落實就業扶貧政策,積極幫她聯繫本地塑鋼廠務工,通過一年的自我發展,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爲12835元,達到兩不愁三保障,2018年實現脫貧。

胥敏利爲人勤勞老實,在她心中,成爲貧困戶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這麼好,普通老百姓更應該自力更生,不能在家坐等着別人幫助她脫貧,她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走出貧困的桎梏!別人給的始終沒有自己勞動得來的心裏踏實。她在脫貧的路上,始終沒有停下致富的腳步。

她利用空閒時間,不麻煩村幹部,自己主動找打零工增加收入,希望早日脫貧。由於她是女性,工作很不好找。經村兩委介紹,他去了河西村甜葉菊地打零工。打甜葉菊的活又髒又累,一天下來,她渾身都是灰。即使工作很辛苦,胥敏利依然堅持每天按時到地,從不缺工。

“現在,趁着身子硬朗,多幹點活,多掙些錢,就能少給國家添些負擔。”胥敏利的聲音裏充滿着自信。

她利用閒暇時間每天起早貪黑在地裏撿玉米,把撿回來的玉米進行加工當做飼料來餵養禽畜,這樣既降低了養殖的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在納入貧困戶之前,胥敏利一家喫也不好,睡也不好,她本人還要整天爲丈夫的醫療費用發愁,現在的胥敏利身上已經看不到那種當初那種憂慮、惆悵,她還自信的說,她會繼續努力,當然脫貧了也不會忘記其他的貧困羣衆,也會手挽手、肩並肩拉着身邊的羣衆一起加油幹,特困時期,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幫助她脫貧致富,未來的路她會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讓自己的家變得越來越好,靠自己的本事賺錢養活自己的家人,是她最高興的事情。

女本柔弱,感恩自強。黨的好政策,政府的關懷,胥敏利的自強不息,讓她成功脫貧,也讓其他的貧困戶看到了儘快走出生活困境的希望。大家感嘆她的努力向上、積極克服困難的韌性和毅力的同時,也倍受鼓舞。胥敏利正用她羸弱的肩膀,懷着感恩的心,扛起奔小康的擔子,一路奔跑,累並快樂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