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作爲地名保留至今的,只有南京!我們說的“夫子廟”,一般有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

狹義夫子廟,指的則僅指祭祀孔夫子的孔廟,又稱爲文廟。廣義夫子廟,則以孔廟爲核心,一般是指東至龍蹯路、西臨中華路、北達建康路、南抵長樂路的範圍,也就是現在的夫子廟景區,這個範圍盡括老南京的經濟文化繁華地帶,也是老居民世代家居之地。爲便於區別,本書特將狹義夫子廟稱爲孔廟。

南京的孔廟,位於南京市內秦淮河北岸,與吉林文廟、曲阜孔廟、北京孔廟並稱爲中國四大文廟。南京歷經戰火,孔廟幾毀幾建,抗戰結束時已全部毀壞,至1985年才得以修復。孔廟面南背北,其軸線與內秦淮河垂直相交,構成夫子廟的主體框架,其相交區域爲景區核心。孔廟、學宮與江南貢院是夫子廟三大古建築羣。

說到夫子廟,就必須提到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全長110公里,流經南京城又分流爲內河與外河。外河成爲明朝城牆的護城河,內河從東水關至西水關全長4.2公里,故又稱“十里秦淮”,南京人所稱的秦淮河,一般指的就是內河。這個區域文化底蘊深厚,也是狹義夫子廟的文化延伸。夫子廟與內秦淮河在此交匯、融合,兩者緊密聯繫,形成以夫子廟爲核心,“十里秦淮”爲軸線,以儒家思想、科舉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爲內涵的秦淮風光帶。

南京夫子廟歷史悠久、古蹟衆多、文化深厚、商業繁榮,千百年來馳名中外,舉世聞名,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還並稱爲全國四大鬧市。但在文革結束後,十里秦淮昔日繁榮景象早已不復存在。隨着孔廟的修復,其周邊商店、餐館、小喫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建築羣修舊如故,既恢復了舊觀,又展現了新容。

秦淮風光帶經過修復及擴容,1990年入選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列。現在的秦淮風光帶,恢復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風貌,形成以夫子廟爲中心,包括東水關、白鷺洲、瞻園、中華門,西水關、明城牆(秦淮段)及外側護城河和沿河樓閣等景觀,面積近5平方公里,集古蹟、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還有誘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燈會、民俗名勝、地方風味小喫等,使中外遊客爲之陶醉。2000年被評爲國家第一批4A級景區。2012年,夫子廟景區晉升爲5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遊覽勝地。

隨着老門東的興起,遊客在遊覽夫子廟後,往往都會再走幾分鐘前往老門東繼續感受“南京味”。一些原址在夫子廟的老字號已遷至老門東再顯風采。看來夫子廟還在不斷地擴大!老門東、中華門城堡等景點已與夫子廟融爲一體。

外地人到南京,一般都要到夫子廟去看看,似乎不到夫子廟,就沒到過南京一樣。的確,夫子廟充滿着濃濃的“南京味”!對於身在外地的南京人來說,夫子廟則是濃濃的鄉愁,牽扯着悠悠的思緒。

“夫子廟”三個字,似乎還有範圍更廣、底蘊更深的內涵,在許多人眼裏“夫子廟”就是“老南京”的代名詞,代表着“六朝古都”歷史文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