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60年至1770年,北美十三個殖民地與宗主國英國存在利益衝突,在矛盾不可調和的情況下,爆發了一系列的武裝衝突,史稱“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的誕生,是以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代表在1776年7月4日這一天簽下《美國獨立宣言》爲標誌的,7月4日也是美國的國慶日,因此,美國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迄今爲止,不過240多年的時間,在這240多年的時間裏,美國一共產生了45任總統。那麼,有沒有美國總統利用聯邦軍隊干涉選舉呢?在歷史上是有的,這位總統就是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格蘭特與李鴻章的合影

格蘭特在1877年3月卸任總統後,還曾周遊世界,1879年,他到達中國,與李鴻章會面,並在天津留下了一張合影。在19世紀的中葉,中國和美國都爆發了一場戰爭,即中國的太平天國戰爭與美國的南北戰爭,李鴻章是清朝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曾經參與過太平天國戰爭,而格蘭特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是聯邦軍總司令,格蘭特來到中國與李鴻章會面,是爲了調停中日矛盾,當時的日本強迫琉球國王退位,在琉球羣島設置沖繩縣,面對日本人的侵略,琉球國王求助於清廷,但是,清朝無力反擊日本,恭親王只好委託美國總統格蘭特進行調解,然而,格蘭特並未調解成功,此事不了了之。

第一:士兵總統

在美國,士兵總統有很多,第1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是陸軍上將,參與過美國獨立戰爭,第18任總統尤里西斯·格蘭特也是陸軍上將,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第34任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則是陸軍五星上將。美軍最高的軍銜是六星上將,稱之爲特級上將,因此,獲得上將軍銜,並且有豐富作戰經驗的美國總統,在歷史上非常少見,僅此三人。當然,美國的士兵總統,絕不僅僅是這三個,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第41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曾經當過海軍少尉,而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則當過海軍上尉。美國爲什麼有那麼多的士兵總統呢?因爲美國自1776年獨立以來,就戰爭不斷,只是,很多戰爭不是發生在美國本土而已,所以,有的總統在年輕的時候,在軍隊服役,獲得過軍銜,也不足爲奇。

艾森豪威爾,曾是五星上將

美國的士兵總統有很多,將軍總統也有,但是,利用軍隊作爲籌碼的總統,只有一個,他就是尤里西斯·格蘭特,格蘭特之所以能夠利用軍隊影響選舉結果,是特殊歷史時期造成的一個例外而已,美國聯邦軍隊在大選期間,向來是持中立態度的。

第二:南方重建

1861年至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又稱之爲“美國內戰”,這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內戰,總共有61.8萬人傷亡,美國人在這場戰爭中的傷亡人數甚至超過了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導致這場戰爭發生的原因,竟然是領土擴張。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一場戰役

關於廢除奴隸制的問題,在美國,爭議已久,但是,直到19世紀的40年代,南北雙方都沒有出現緊張的對立局面,然而,不久以後,就演變爲了內戰,原因就是當時的美國發生了一次領土擴張事件。19世紀的40年代,美國增加了2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我們所熟知的得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都是在這一時期加入美國的。美國的領土不斷向西推進,當時的美國人堅信“天定命運”,認爲美國的領土包括但不限於北美大陸。在當時,美國的領土每擴張到一個地方,就引來了爭執,即:在這些新增加的土地上,要不要奴隸制?北方認爲應該廢除奴隸制,南方認爲要保衛奴隸制,最後,衝突的南方雙方,終於爆發了戰爭。

美國人向西部擴張,“天定命運”漫畫

美國內戰,對於南方各州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南方白人男性有30%在戰爭中死亡,他們都是18歲至40歲的青壯年。城鎮被摧毀、種植園被焚燒,由於奴隸制的廢除,大量的白人還失去了奴隸,走向了破產的邊緣。內戰結束之後,擺在美國人面前的問題是:南方重建。然而,關於如何重建南方,共和黨與民主黨發生了分歧,這些分歧最終導致林肯總統被暗殺。

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前夕,美國總共有7個州脫離聯邦,這7個州分別是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亞拉巴馬州、佐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與得克薩斯州,在戰爭期間,則又有4個州脫離聯邦,分別是弗吉尼亞州、阿肯色州、田納西州與北卡羅來納州。內戰結束之後,這些州就面臨着以何種方式重新加入美國的問題,這是南方重建的核心問題。因爲這些州的選票,對於美國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至關重要。因此,南方重建問題,實際上就是兩個問題,即投票權問題與忠誠問題。

當時的美國共和黨內部分爲兩派,即溫和派和激進派。溫和派比較關注國家的統一,主張溫和的重建計劃,吸納南方的邦聯主義者加入共和黨,他們認爲如果採用過激的方案,嚴懲南方的白人,那麼,他們就會加入民主黨,壯大民主黨的力量,但是,溫和重建計劃,遭到了激進派的反對,他們主張嚴懲南方的邦聯主義者,特別關注南方各州的忠誠問題。

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傾向於溫和重建計劃,林肯主導的重建計劃,只要有10%的人宣誓效忠聯邦,這些選民就可以組建新的州政府,該州就可以重新加入美國,根據林肯的方案,當時有3個州加入了美國,分別是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和田納西州。但是,林肯的方案遭到激進派的反對,他們不承認這三個州的代表席位和選票。由激進派控制的國會,在1864年通過了《韋德─戴維斯法案》,該法案要求重建州的選民要絕對忠誠,州內必須有多數白人宣誓效忠聯邦,纔可以加入美國。實際上激進派的主張,會延遲各州重新加入美國的時間,但是呢,有利於共和黨控制這些州,並獲得選票。因激進派的不滿,林肯在1865年遭遇暗殺,林肯的繼任者安德魯·約翰遜同樣支持溫和計劃,林肯和約翰遜的重建計劃稱之爲“總統重建”,但是呢,美國國會傾向於激進重建,稱之爲“國會重建”,總統與國會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約翰遜差一點就被激進派共和黨所控制的國會彈劾了。

美國總統林肯被激進派暗殺

按照林肯和約翰遜的方案,在1865年底,所有脫離了聯邦的州,都組建了新的州政府,準備加入美國,但是,國會遲遲不認可。林肯被暗殺,約翰遜又遭到彈劾,最後,還是國會的重建計劃得以施展,按照國會的重建計劃,第一個加入美國的州是田納西州,因爲田納西州批准了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凡是在合衆國出生的人以及加入合衆國的人,都是美國公民,禁止任何曾經參加過邦聯(即在內戰期間脫離的各州組建的美利堅聯盟國)的前國會議員或官員擔任州或聯邦的職務。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規定,意味着南方各州的黑人也成爲了美國公民,與此同時,那些曾經背叛過聯邦的白人,將無法在新組建的州政府或者在聯邦政府中擔任職務。該法案必然導致南方白人的反對,田納西州第一個通過了該法案,但是,其他10個州並沒有通過,因此,國會拒絕承認其他10個州的重建的州政府。

國會把10個州,分爲5個軍事管轄區,每個區由軍事將領負責,進行選民登記註冊,並起草州憲法,在國會設置的軍事管轄區的主導下,南方各州通過了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於是,到了1868年,有7個州因激進派所提出的條件而重新加入了聯邦,這7個州分別是阿肯色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路易斯安那州、亞拉巴馬州、佐治亞州和佛羅里達州。

第三:格蘭特政府

經歷林肯總統被暗殺、約翰遜總統險些遭遇彈劾的美國政府,到了1868年,已經混亂不堪了,1868年,美國迎來了總統選舉,當時的美國人希望選出一位性格沉穩,有能力的人擔任總統,於是,在內戰期間,擔任聯邦軍總司令的格蘭特將軍脫穎而出。格蘭特本是軍人出身,沒有任何的從政經驗,因此,他的大部分內閣成員都沒有多少能力,這使得共和黨議員們大失所望。

格蘭特擔任總統期間,南方十個州是在美國陸軍的直接控制下建立的州政府,因此,格蘭特經常動用軍隊維護共和黨在十個州的統治,他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民主黨的實力在南方壯大。格蘭特政府經常使用“政治分贓制”,又陷入各種醜聞,給人以腐敗、墮落的印象,在1872年的總統選舉中,他失去了大批共和黨的支持者,對格蘭特政府的腐敗、墮落深惡痛絕的共和黨成員和民主黨成員,則提名了《紐約論壇報》資深編輯霍勒斯·格里利爲總統候選人,於是,187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就在尤里西斯·格蘭特與霍勒斯·格里利這兩名候選人之間展開了競爭,但是,格蘭特很快就輕鬆取勝。原因就是在於,格蘭特獲得了南方共和黨、聯邦軍老兵以及北方共和黨的“死忠派”的支持。187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動用了軍隊”的選舉,如果格蘭特不動用軍隊對南方十州的共和黨州政府提供保護,這些共和黨團體不可能支持格蘭特。

霍勒斯·格里利

在1874年的國會選舉中,共和黨動用軍隊的舉動就更加明顯了,1874年的國會選舉,民主黨取得了勝利,他們獲得了衆議院的控制權,形勢再發展下去,南方的那些由共和黨控制的州政府,就會瓦解,於是,格蘭特再次動用軍隊保護南方僅存的幾個共和黨政權。由於軍隊的保護,1876年,南卡羅來納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羅里達州還在共和黨的手中,1876年,民主黨宣佈在南卡羅納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羅里達州的州政府選舉中獲勝,然而,共和黨拒不承認,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也宣佈獲勝,民主黨最後還是沒幹過共和黨,因爲共和黨有聯邦軍隊的支持。

總之,從1872年的總統選舉到1876的州政府選舉,格蘭特都動用到了軍隊的力量,但這只是在特殊時期,因爲美國內戰剛剛結束,軍隊仍然駐紮在南方各州。187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則更具有戲劇性,是美國曆史上最富有爭議的一次總統選舉,毋庸置疑,駐紮在南方三州的聯邦軍隊,仍然成爲了這次總統選舉的籌碼。

187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在拉瑟福德·海斯與塞繆爾·蒂爾登之間展開了競爭,海斯是共和黨籍,而蒂爾登則是民主黨籍,在11月的大選中,民主黨籍的蒂爾登獲得了明顯優勢,他得到的普選票比海斯多30萬張,蒂爾登得到了184張選舉人票,距離過半,只差一張,而海斯只得到了165票,然而,最後的選舉結果,還是讓海斯反轉了。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當時有4個州的選舉人票,陷入了爭議。民主黨和共和黨均宣佈在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南卡羅來納州獲勝,這3個州的選舉人票,成爲了懸念,此外,俄勒岡州則有一名選舉人因違法而被撤換,這樣一來,4個州,總共有20張選舉人票,沒有確定歸屬權。

1876年美國總統選舉

美國國會在1877年1月底,成立了選舉特別委員會來決定這些有爭議的選舉人票的歸屬,爲了公平起見,選舉特別委員會由五位參議員、五位衆議員和五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組成,國會代表是五名共和黨議員和五名民主黨議員,大法官是由兩名共和黨法官與兩名民主黨法官組成,還有一名大法官是無黨派法官。由於有一名法官是無黨派法官,所以,他的投票非常重要,對於民主黨來說,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名無黨派法官同情共和黨,最終的投票結果是:8票給了海斯,7票給了蒂爾登。選舉特別委員最終裁定,20張有爭議的選舉人票全部投給海斯,海斯瞬間逆襲,獲得了185張選舉人票,在裁定作出後的兩天,海斯宣佈就任美國第19任總統。

海斯

海斯以一票之差獲勝,那名無黨派法官的投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並不是無意之中選了一名同情共和黨的法官,而是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大佬們精心設計的一次妥協,這一次妥協在美國曆史上被稱之爲“1877年妥協”,民主黨之所以能夠認可共和黨候選人海斯當選,是因爲海斯承諾從從南方撤走聯邦軍隊。1877年底,美國政府決定從南方撤走最後一批聯邦軍隊,民主黨從此以後“贖回”了南方各州,重新掌握南方各州的州政府。

因此,美國的聯邦軍隊,唯一在選舉中發揮作用的時期,是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的幾年內,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在這幾年當中,共和黨議員包括總統,多次動用軍隊保護共和黨在南方各州的州政府,每一次選舉中,他們似乎都在說:“聯邦軍隊何在?”就連“1877年妥協”,也是以聯邦軍隊撤出南方各州爲籌碼的,否則的話,共和黨候選人海斯不可能獲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