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婴儿常见的问题。然而,面对宝宝发烧,很多家长总是担心烫伤宝宝的头。因此,急于求成是难免的,甚至“急急忙忙就医”也频频引发诸多误解。那么,发烧真的会烧坏宝宝的大脑吗?在给宝宝退烧的路上,家长们陷入了哪些误区?

误区一:发烧会烧坏脑子

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人体抵御外来入侵细菌的保护性反应,是人体调动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提高宝宝免疫力的过程,人体有一个温度调节中心,可以防止体温过高升高,损害脑组织。一般来说,一般发烧,也不会灼伤宝宝的大脑,但有些治疗不当,可能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大多数发烧后大脑灼热是由疾病引起的,比如脑膜炎,而不是发烧。

误区二:发烧会烧出肺炎

有家长担心,如果孩子继续这样烧下去,会不会变成肺炎?其实,这是混淆视听。不是发烧导致肺炎,而是当宝宝感染肺炎时,由于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出现发热的临床症状。

误区三:发烧靠“捂”

发烧后,吃点退烧药,再盖上口罩,出汗后不要烫伤。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用这种“坑宝宝”的方式给宝宝退烧?其实,这种捂热的方法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散热,而且体温会越来越高,甚至出现高烧状态。在发热状态下,人体代谢会变得亢奋,耗氧量也会相对增加。如果盖得过紧,人体很容易因缺氧而出现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相反,宝宝发烧时,家长要注意宝宝胸前的衣服稍微解开,这样才能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同时,也要注意补水,多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液体和半流质食物。

误区四:一烧马上吃药

有些父母会在宝宝一烧起来就立即喂退烧药。其实,如果宝宝体温低于 38.5℃,一般建议以物理降温为主。在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擦温水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解热药一般在宝宝体温高于 38.5℃及其他明显不适时使用。目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儿童退烧。在退热药的使用上,一般选择退热药即可,在同类退烧药后,下次需要再次使用,最佳间隔时间为 6 小时以上,一般每天不超过 4 次。如果持续高烧,必须交叉使用两种退烧药,必须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记住,服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宝宝的不适,而不是让宝宝降到正常温度。

总之,在遇到宝宝发烧时,家长需要做的是注意监测好体温,多观察宝宝的精神反应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能睡,就不用太过于担心,可以继续在家观察下。但如果宝宝持续高烧,精神状态较差、萎靡不振,出现呕吐、尖叫、抽搐等反应,则应尽快送往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