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頻率越高越好嗎?這是很多人都會感到疑惑的問題,我們總說旗艦手機,旗艦手機搭載的芯片往往都達到了2.85Ghz大核,比起中低端芯片確實是高了數倍頻率,這有利於我們流暢的玩遊戲,確實是可以帶來顯著的流暢度提升。

手機頻率,除了芯片頻率之外,也包括屏幕頻率,這是5G時代開始風靡的配置,高刷新率屏幕能夠以一個更高幀率的速度完成畫面刷新,對遊戲體驗與整機流暢度提升,都是有顯著改善的。

當然了,客觀來說,手機頻率越高越好,這是沒錯的。這就好比我們汽車的“馬力”一個道理,馬力越高爆發力越強,越能帶來推背感。

不過,從主觀體驗來說,並不是頻率越高越好。頻率越高,意味着手機耗電量越大,高刷新率屏幕+高頻率處理器,必然會對整機的續航體驗有着一個較大的挑戰,即便是旗艦芯片可以實現更智能的控制優化,但是到我們玩遊戲的時候,高頻率芯片和高刷新率屏幕,開啓之後必然會對整機續航的能力有個更大的消耗的。

當然了,這個也不能絕對說頻率高了,續航能力就降低。有的旗艦手機擁有超大電池,還有一些內置了石墨烯散熱方案,這樣確實是可以降緩手機耗電量的,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手機變得又厚又重。

這一切都是看實際需求的。如果你對性能有要求,手機頻率越高確實是越好;但是你對性能沒有要求,而且預算比較喫緊,手機頻率越高對你反而是一個累贅。

總言之,針對年輕羣體,手機頻率越高越好,基本可以成立;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續航、價格纔是王道,手機頻率越高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