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歌2》已經播出8期了,收視率相比同階段其他綜藝節目略高一些,對比去年大火的第一季,熱度相差一些。

按常理來說,《我們的歌》第一季如此火,《我們的歌》第二季應該火上加火纔對。畢竟在資金、經驗方面更加充裕了。爲何《我們的歌》第二季熱度比不上第一季呢?

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歌》第二季歌手之間猶如一盤散沙,各自爲戰,沒有團魂,毫無凝聚力。估計很多明星嘉賓,就是想借助這個節目增加一些熱度,並沒有重視節目的章程規則。

節目組在邀請嘉賓這件事情上,更像是趕鴨子上架,並沒有做好功課和準備。抱着一副僥倖心理,能請到誰就算誰的心態邀請嘉賓。把大多數時間浪費在自圓其說的場面話上了。

譚詠麟、李健、鄧紫棋、王琳凱、黃綺珊、張碧晨,這麼多嘉賓都不是固定嘉賓,什麼召集人、飛行嘉賓,都是節目組編排的一些名號罷了。

場面看起來混亂不堪,節目規章制度被漠視。嘉賓來來回回、換來換去,組合固定不下來,更別提默契和團魂。給觀衆觀感極差,就像拼盤一樣隨意拼,隨意組合、隨意擺弄!

從節目中晉級的組合就可以清楚地發現這一點,直接晉級到總決賽的組合都是原裝組合。

《我們的歌》重心在“我們”,這兩個字纔是重點!前輩歌手和新聲歌手組隊,發揮到1+1>2的效果。

《我們的歌2》組合有點多餘,歌手們之間沒有發揮團隊力量,所以效果出不來。1+1<2的強行組隊,有點畫蛇添足,還不如單打獨鬥。“我們”的歌,變成“我”的歌,就沒有意義了!

勝出的組合中,就可以發現這個規律。默契和“CP 感”是相當重要的!孫楠、鄭雲龍組成的“大龍小楠”組合。陳小春、GAI 組成的“精神小夥”組合。再到常石磊、王源組成的“非常源滿”。最後一組極有可能是“第依祖”。因爲這些組合之間,互動稍微多一點!

這幾對組合人氣較高,看似更默契、更和諧一點,吸引了很多觀衆。不難發現,默契度越高、互動越多、相處越和諧的組合,人氣就越高,組合成長速度就越快。

所有嘉賓中,李玟最令人心疼。她的搭檔一直在不停地調換。有着冠軍的實力,卻因爲沒有固定搭檔只能淪爲擦邊。

從社交平臺上可以看出,李玟是非常看重這個節目的。李玟每次錄製節目,都會和嘉賓合照。並且一直在積極地爲該節目做宣傳。

看得出來,李玟內心是非常希望有一個固定搭檔,可以像其他組合那樣PK比賽。

張碧晨和黃綺珊成爲節目組的工具人,一輪遊之後銷聲匿跡。很多網友質疑:張碧晨、黃綺珊二人實屬救火,順便唱兩首歌、增加一下熱度。

馮提莫、鍾鎮濤這對組合慘遭淘汰,實屬意料之中。畢竟節目組一向是憑藉咖爲位辦事。200多位現場觀衆形同虛設。在過往節目中就出現過票數大於現場觀衆人數的窘態!

希望《我們的歌2》節目組在辦第三季的時候,可以考慮籤一下固定嘉賓。來來回回飛來飛去的飛行嘉賓,是調動不起觀衆的情緒的。嘉賓一旦簽約,就應該保證全期,隨便找個人代替自己有點太敷衍了。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認爲《我們的歌2》熱度不及《我們的歌1》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歡迎給小編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