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位年近百歲依然天天去實驗室給學生輔導實驗、看論文的老教授嗎?

還記得那位捐建科學樓、教學設備,爲孩子插上科學翅膀的老人嗎?

還記得那位爲我國修建了第一條實用化光纖通信線路的老科學家嗎?

04:58

2019年,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

《讀懂中國》節目中

播出了楊恩澤先生的相關節目

不知不覺,我國光纖通信領域開拓者、天津大學百歲教授楊恩澤先生已經離開我們一年了。他走時留下遺囑:捐出唯一一套房產和全部積蓄,支持家鄉建設和學校發展。11月19日,恩澤發展基金捐贈儀式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鄭重舉行,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代表學校接受捐贈。

楊恩澤先生1919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饒平縣,是我國微波通信與光纖通信領域的開創者之一。少年時的戰亂與苦難使他從小就在心裏播下興學強國的種子,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條正規光通信線路,爲我國光纖通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楊恩澤在孜孜不倦進行科研的同時,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教育培養學生上,從教70餘年,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生,其中有享有盛名的院士,也有學有所成的博士、碩士,直到去世前一個月依然到實驗室參與科研教學工作。楊恩澤爲人正直、生活簡樸,從2004年起,身患癌症的楊恩澤捐資30萬元幫助家鄉廣東省饒平縣所城鎮中心小學建一座教學樓,同時決定設立“成和獎學金”,承諾今後20年每年捐獻2萬元用於資助生活困難學生。

楊恩澤常說:“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回報給黨和人民。”“黨和國家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楊恩澤教授以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嚴於律己的人品風範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和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深刻地影響着他身邊的每個人。楊恩澤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一個老共產黨員對黨、對國家無盡的忠誠,詮釋着一個老科學家的家國情懷。

今年9月份楊先生的房產完成出售,謹遵先生遺囑,全部用於家鄉與天大的教育事業。此次楊先生家人向天大捐贈150萬元,其中50萬元捐給自動化學院光纖通信實驗室,用於購置一臺先生生前想添置的實驗設備,另100萬創立獎學金,用於獎勵相關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

(楊先生的兒子楊石代表家人捐贈)

李家俊說,楊恩澤先生是天大校園裏的一位“大先生”,他的言傳身教和“不言之教”,都是留給全校師生的寶貴精神財富。楊恩澤先生是天大教師踐行立德樹人的表率,是知識分子涵養家國情懷的典範,是堅守共產黨人初心的楷模。他把一生投入到“興學強國”的實踐中,在對於時代、家國的責任中,完成了個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是科學家精神的具體表達。楊恩澤先生的寶貴精神,是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是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的執着追求,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精神。楊先生的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天大學子。恩澤發展基金,天大將管好、用好,幫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踐行興學強國的歷史使命。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初雪 | 我們爲你留住了一份北洋獨有靜謐2金3銀!天大學子在“互聯網+”大賽中再創新高!這篇推送聞起來好香——天大食堂少油少鹽窗口報道!上新了天大!學四地下超市重裝歸來!她是最暖的天大姑娘!溫暖了億萬人的心房......

- tianda1895 -

記者 / 趙暉 陳錚傑

底圖設計 / 楊嘉慧

今日小編 / 幹天偉

責任編輯 / 李心怡

審覈 / 王鑫 劉洋

「 天 津 大 學 新 媒 體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們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