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2月2日,國內43%蛋白豆粕現貨平均價格3163元/噸,較前期10月21日高點3363元/噸下跌了200元/噸,跌幅爲5.9%。同一時間段內豆粕2105合約收盤上漲12元/噸,出現了現貨下跌但期貨上漲,價差快速縮小的情況。下面筆者以長春豆粕爲例來分析:

現貨走勢來看,從10月21日到12月2日各地油廠豆粕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長春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下跌230元/噸,跌幅6.6%;天津地區油廠下跌170元/噸,跌幅5.1%;山東地區油廠下跌200元/噸,跌幅6%;廣東地區油廠下跌240元/噸,跌幅7.4%。從近五年統計圖表亦可以看出,目前豆粕價差已經和2019年5月份基本持平,繼續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從價差走勢看每一次探底都有一個明顯上漲過程。各油廠現貨價格下跌已經比較明顯,探底後反彈的機會較大。

12月2日油廠大豆壓榨利潤從10月27日高點盈利314元/噸下跌到虧損88元/噸,下跌達402元/噸。目前長春地區油廠壓榨虧損70元/噸,壓榨利潤下跌424元/噸;天津地區虧損50元/噸,壓榨利潤下跌372元/噸;山東地區虧損80元/噸,壓榨利潤下跌395元/噸;廣東地區虧損160元/噸,壓榨利潤下跌達417元/噸。從壓榨利潤走勢統計來看,基本是每一次壓榨利潤出現虧損100元/噸左右,豆粕就會有一個明顯的上漲過程。

從豆粕與大豆比值圖表來看,目前豆粕與大豆比值已經接近2019年2月份低點,而出現每一次低點後豆粕價格都會出現明顯上漲。

按12月2日美盤大豆03合約收盤報1154.8美分/蒲式,12月船期進口大豆成本爲4032元/噸來看,已經明顯比豆粕2105合約夜收盤的3096元/噸高出936元/噸,高出幅度達30%。目前進口美國大豆成本約3855元/噸,12月大豆船期成本已經高出目前進口美國大豆成本759元/噸,高出幅度19.6%。無論是豆粕現貨與期貨價差、油廠大豆壓榨利潤,還是豆粕與大豆比值,基本都是近五年的低點,說明豆粕已經被嚴重低估。

綜合以上所述,豆粕新的一輪上漲即將啓動。波浪理論上看目前是一個竄頭破底形態,是看上漲,也叫abc擴散平臺,abc擴散平臺是下一個新高巨大推力,技術層面背後,現貨、進口成本等支撐,看漲是合理,上漲目標分別是3277和3369元/噸,理想3400元/噸,不一定能達到,一步步往上看,上漲結束時間預計下一年1月10日左右。(農產品期貨網特約信息員王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