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pj247

創作立場聲明:本熊爲一個數碼產品和硬件產品的愛好者,非專業人士,若文中出現錯誤,請您指出,但也請您理解,同時歡迎探討交流。

今年N家和A家都發布了新顯卡,AMD那邊還有新的CPU,對於整體硬件性能的提升非常大。

RTX20系列用“super”取代了“Ti”編號,這次RTX3060Ti發佈,經典的“Ti”又回來了!而且尾號60也一直是NVIDIA的傳統甜點顯卡型號,面向更主流消費者的顯卡也必定受到更多的關注。

另外這次也彌補了小熊錯過了RTX3080的遺憾,終於加入自己實測RTX3080的數據,這樣N家發佈的4張新顯卡小熊也就都測試過了,會爲大家分析下N家的顯卡布局。

測試的2款顯卡型號分別爲影馳RTX3060TI金屬大師和索泰RTX3080X-GAMING OC

先來看看顯卡的參數規格。從命名看,RTX3060Ti貌似應該是RTX2060 SUPER等級的顯卡,按照以前顯卡換代性能進步,RTX3060Ti最多也就是RTX2070SUPER是性能。但Ampere架構的提升還是非常大的,具體還是來看後面的測試。

RTX3060Ti和RTX3070還是可以從RTX20系列顯卡中找到性能相近的代替品,而RXT3080的性能則超過了所有RTX20系列顯卡,價格卻差不多是RTX3090的一半,在4k分辨率遊戲的應用上也可以說是甜點級的顯卡了。

另還在性能參數上還有2點需要注意:

1)不要對比兩代顯卡CUDA流處理器單元數量,因爲N家的架構發生了變化,Ampere和Turing對CUDA流處理器單定義不同。

2)從參數看Ampere的RT Core和Tensor Cores(負責DLSS)數量是少於Turing的,不過由於Ampere採用了第二代RT Core和第三代Tensor Core,效率在理論上得到了提高。

另外之前也測試過RTX2070,2070s,2080S和2080Ti的數據,這次拿來做爲對比參考。

測試平臺介紹

CPU:英特爾(intel) i7 10700k OC 5GHz

主板:華擎(ASRock) Z490 Phantom Gaming-ITX/TB3

內存:影馳(Galaxy)HOF OC Lab 大師 DDR4 4000 8G*2

顯卡:影馳RTX3060TI金屬大師

索泰RTX3080X-GAMING OC

SSD:西部數據 (Western Digital)WD_BLACK SN750 1TB

電源:安鈦克(Antec) HCG 1000 Extreme

機箱:安鈦克 (Antec) Striker 鋒芒

測試平臺的CPU部分採用了分體水冷。

Striker機箱的顯卡安裝在正面,差不多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平臺。

▼如果對這臺分體水冷主機感興趣,可以看看下面的視頻。

這樣就在同一個測試平臺上完成了5款顯卡測試,分別爲索泰RTX2080super玩家力量至尊PGF OC、影馳RTX3060TI金屬大師、影馳RTX3070星曜、索泰RTX3080X-GAMING OC和耕升RTX 3090炫光。作爲對比數據更加嚴謹,當然由於不同時間完成測試,驅動還是有所差異的。

性能對比測試

測試使用系統和驅動如下:

系統:Windows 10 Version 2004 64-bit

驅動: 457.40

RTX3060TI金屬大師頻率超了公版60MHz,另外TDP爲220w也要超過公版的200w。顯卡默認的溫度上限是83攝氏度,可以解鎖至90攝氏度。

RTX3080X-GAMING OC頻率超了公版15MHz,TDP爲320w和公版一致。默認的溫度上限是83攝氏度,可以解鎖至91攝氏度。

RTX3060TI金屬大師在3DMARK中測試到了1995Mhz的最高頻率;在一些遊戲的benchmark中,1080p分辨率下,頻率可以達到~1995Mhz;2k分辨率,頻率~1935MHz;4k分辨率,頻率~1875MHz。

RTX3080X-GAMING OC在3DMARK中測試到了2025Mhz的最高頻率;在一些遊戲的bench中,1080p分辨率下,頻率可以達到~1980Mhz;2k分辨率,頻率~1935MHz;4k分辨率,頻率~1905MHz。

理論性能分析

RTX3060TI金屬大師的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和Time Spy成績

RTX3080X-GAMING OC的3DMARK Firestrike Ultra和Time Spy Extreme成績。

數據直接彙總爲表格:以RTX3060TI爲100%計,3DMark Fire Strike(DX11)中 ,RTX3080的性能爲146%;3DMark Time Spy(DX12)中 ,RTX3080的性能爲149%.SUPERPOSITION測中,RTX3080的性能爲152%,其它數據見表。

RTX2080S在三個測試項目中略弱於RTX3060TI,大概爲95~98%。

實際遊戲測試

RTX3060TI金屬大師

RTX3060TI在全面戰爭:特洛伊的2k分辨率+極高畫質下可以到達到~66fps的水平,非常流暢;但在4k分辨率下只能降到高畫質(三國還有高畫質檔,但特洛伊沒有)才能到達同樣的流暢程度。

RTX3060TI在地平線:黎明時分的表現也差不多,終極畫質下,2k分辨率非常流暢,但是到了4k分辨率後得降2檔畫質才能到達~60fps的流暢程度。

索泰RTX3080X-GAMING OC

RTX3080在全面戰爭:特洛伊的2k分辨率+極高畫質下非常流暢,在4k分辨率下可以達到~50fps的基本流暢水平。

不管是2k還是4k分辨率,RTX3080在終極畫質下都能達到流暢的水平。

下面詳細分析下DX11的5款遊戲從1080p到4k分辨率的具體表現。RTX3060TI在2k分辨率下大概是RTX3070的90%性能。

RTX3080由於是大核心,在低分辨率下效率,但隨着分辨率增大,和RTX3060TI的差距逐漸增大,在4k分辨率下性能強於RTX3060TI接近50%,是RTX3090的87%。

RTX3060Ti在2k分辨率超過RTX2080S大概~5%。

DX12的5款遊戲從1080p到4k分辨率的具體表現,RTX3060TI在2k分辨率下大概是RTX3070的87%性能。

同樣RTX3080隨着分辨率增大和RTX3060TI的差距逐漸增大,在4k分辨率下性能強於RTX3060TI接近50%,是RTX3090的89%。

RTX3060TI在2k分辨率下超過RTX2080S大概1.8%。

Vulkan是除了DX外的另一大API,最近支持的遊戲也開始增多(荒野大鏢客2也支持DX12),由於之前的顯卡測試中沒有此項,數據較少,但趨勢基本和前面DX測試相同。

小結:

數據非常清晰表明了:在3A大作遊戲中,RTX3060TI在大部分遊戲2k分辨率+最高畫質中可以做到遊刃有餘,要是4k分辨率則會變的比較喫力,需要降低1~2檔畫質才能恢復到流暢水平。其性能略強於RTX2080s,大概有RTX3070不到90%性能,至少要比RTX2060s強30%(參考RTX2070的測試成績)。

RTX3080由於其大核心顯卡在1080p分辨率情況下表現不佳,其真正戰場還是在4k分辨率,它基本可以應付大部分遊戲Z 4k分辨率+最高畫質條件下流暢進行,其性能大概是是RTX3090的~85%,從這個意義上也非常有性價比。

喫雞

把喫雞作爲網遊代表來測試,無腦全部超高特效,4k分辨率率下RTX3060TI在50~70左右,要想完全的流暢還得優化下設置;RTX3080則完全無需擔心這個問題,如果算2k分辨率下,2款顯卡都可以搭配高刷新率顯示器來使用。

光線追蹤以及DLSS表現

現在支持光追特效的遊戲越來越多,形勢一片大好,《飛向月球》開了光追,才能從玻璃中看到鏡像,環境中的陰影表現也更加豐富和真實了。

RTX3060TI金屬大師

古墓麗影:暗影,RTX3060TI金屬大師在DLSS的幫助下2k分辨率可以在最高畫質和最高光追特效下流暢遊戲。

德軍總部-新血脈對顯卡的要求比較低,開DLSS的4k幀數也可以流暢。

RTX3080X-GAMING OC

古墓麗影:暗影,RTX3080在DLSS的幫助下4k分辨率可以在最高畫質和最高光追特效下流暢遊戲。

▼做個表格,佔用資源%就是開啓特效後幀數下降的百分比。在古墓麗影:暗影中新RT和Tensor Core發揮並不大好,RTX3070上佔用資源還要多於RTX2080S;但在地鐵和新血脈的測試中RTX30系列顯卡還是有些優勢,看來驅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DLSS的全稱爲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翻譯過來就是深度學習超級採樣。其本質是用更低分辨率的圖像來代替部分高分辨率的圖像,從而減小運算量提高幀數,不過由於深度學習,即AI的銳化補償技術,代替的非常巧妙,畫面還能保持高分辨率下的清晰程度。

理論計算能力

實測RTX3060TI的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是19258GFLOPS,比RTX3070低了不到18%,但比RTX2080S高了快60%。

RTX3080的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是30751GFLOPS,爲RTX3090的89%

功耗和溫度

測試時的環境溫度爲~25度

RTX3060TI金屬大師

Furmark烤機測試,參數設定爲1920*1080分辨率、0AA,10分鐘後頻率減少到了1545MHz,可以看到GPU-Z顯示的功耗爲209w,溫度穩定在65度附近。

Time Spy的壓力測試,頻率可以維持在~1890MHz,浮動變化並不大,測試時溫度在~66度。

3DMark壓力測試中97%的幀數通過視爲及格

RTX3080X-GAMING OC

Furmark烤機測試,參數設定爲1920*1080分辨率、0AA,10分鐘後頻率減少到了1515MHz,可以看到GPU-Z顯示的功耗爲207w,溫度穩定在67度。

tiTime Spy的壓力測試,頻率可以維持在~1890MHz,浮動變化並不大,測試時溫度在~68度。

兩款顯卡的散熱系統都不錯,兩種烤機軟件測試也沒有超過70度,當然需注意小熊測試對顯卡來說基本算裸平臺,如果顯卡放入風道不好,或者尺寸極小的機箱內,滿載溫度肯定是會有所提高的。

米智能插座測試到RTX3060Ti的平臺輸入最高功率在360w,RTX3080的平臺輸入最高功率在500w,但要注意大核心顯卡RTX3080的峯值功耗問題,也確實發生過翻車,所有餘量還是要留足的,750w,850w起步還是安全些;而RTX3060Ti不是大核心,即使有峯值也不會很大,550w起步就可以了。

小結:RTX3060Ti的200w TDP比性能相當的RTX 2080 SUPER低了50W,但仍然會比上代的RTX 2060 SUPER高了15W;RTX 3080的320w TDP則要高於所有的上代顯卡;RTX30的小核心功耗控制的尚可,大核心的功耗則有點收不住的趨勢了!影馳RTX3060TI金屬大師開箱

京東

影馳(Galaxy)GeForce RTX 3060 Ti 金屬大師 OC N卡/電競專業遊戲顯卡3199元去購買

盒子背面,3年質保比較顯眼,另外影馳現在也支持個人送保。

盒子正面和內盒。

金屬大師系列在影馳顯卡系列中並不算頂級,走的也是中端路線,沒有RGB燈,但整體造型簡約,壓鑄鋁合金一體成型上蓋讓顯卡質感有些硬朗,但很多圓角過渡處理又讓它顯得比較圓潤。

供電方面使用了單8pin。

金屬表面做了暗啞處理,銀灰色非常百搭,正面是3枚9mm風扇,影馳官方叫它寒光星散熱系統,顯卡的長度爲318mm。

金屬大師的扇葉有11片扇葉,採用了斷節的特殊設計,影馳叫它三折靜霜扇葉,據說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風流更加順暢,散熱效果更好。

顯卡厚度方面,風扇罩略微超過了2槽的標準厚度,官方給出厚度爲49mm。

前端做了保護,但並沒完全封住,不會阻擋熱氣排出,另外可以看到3根鍍鎳熱管。

IO方面有3個DP 1.4a接口外,還有一個HDMI 2.1接口。

全金屬背板,顏色和風扇罩一致,上面還有一些開孔來輔助散熱。

前端鏤空部分比較大,可以看到裏面沒有PCB,風扇吸進的冷風形成貫穿式風流,提升散熱效能。

拆解一下,可以看到散熱部分爲3根熱管貫穿結構,與核心部分接觸的是純銅底座;供電方面一共採用了8相供電設計,其中6相核心供電在覈心左側,2相顯存供電在覈心右側。6相核心供電的MosFET均是來自萬國半導體(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型號爲BLNO OY1G,2相顯存供電的MosFET均是採用ON3103和ON3107上下橋接的方式組成。

其實PCB比較短,也挺適合做成ITX顯卡。

顯卡核心編號爲GA104-200-A1,來着三星的的GDDR6顯存。

索泰RTX3080X-GAMING OC開箱

天貓精選

索泰RTX3080-10G6XX-GAMINGOC顯卡臺式機電腦高端遊戲獨立顯卡6999元去購買

包裝上的顏色挺花花的,註定這張顯卡本身也是走這個路線的。

包裝背面有顯卡外觀渲染圖和特點介紹。

這張顯卡風扇罩採用了粉色和藍色的撞色設,非常有活力的感覺,後期還推出更多個性化定製的版本供玩家們選擇。顯卡側面有英偉達GEFORCE RTX字樣,中間ZOTAC LOGO是有RGB燈效的。

雙8Pin供電接口。

顯卡長度爲311mm,還不算很長;顯卡表面採用了全新的水披覆工藝,可以讓顏色更加鮮豔,同時觸感也有點類膚的意思,正面有3個90mm風扇。

該風扇被索泰稱作盾鱗風扇。共有11片扇葉,採用仿生結構設計,據說可以增大風壓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行噪音。

顯卡的厚度爲61mm,差不多3個插槽位。

顯卡前端可以看到5根鍍鎳熱管貫穿而出,其實內部還有額外的熱管,後面的拆解中可以看到,另外散熱鰭片上有8個開孔設計,可以促進熱量快速排出。

顯卡顯示輸出接口爲3個DP 1.4a和1個HDMI2.1接口。

背面有金屬背板,同樣是採用了撞色設計,中間的顯卡核心位置有鏤空設計,避免核心溫度因爲背板阻擋而堆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顯卡的散熱。

拆解下顯卡,散熱反面採用了7條冰脈複合熱管,和核心接觸部分爲純銅鍍鎳均熱板。顯存、MosFET都設計有導熱貼;供電方面,索泰一直以堆料而聞名,這張X-GAMING OC定位並非頂級,但也採用了16相供電,每一相由2顆固態電容,一個安森美DrMOS以及一個電感組成。

前面說過5根熱管是貫穿整個散熱器的,另外還有2根成U型來增加核心底座部分的導熱性能。

RTX3080的GA102-200-KD-A1核心明顯比RTX3060TI的GA104-200-A1核心大,另外顯存是美光的GDDR6X顯存,一共有10顆,單顆容量1GB,總容量10GB

總結

從現在N家發佈的4款顯卡已經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其顯卡產品的佈局,另外老黃的精準刀法也再現江湖,具體爲:

RTX3060TI:2k分辨率+最高畫質可以流暢爽玩3A遊戲;要流暢玩4k遊戲大概需要降2檔畫質/預設;

RTX3070:2k分辨率+最高畫質+高刷新率可以流暢爽玩3A遊戲;要流暢玩4k遊戲大概需要降1檔畫質/預設;

RTX3080:4k分辨率+最高畫質可以流暢爽玩3A遊戲;

RTX3090:在DLSS的輔助下進行8k分辨率遊戲;在4k分辨率下,更適合玩有大量貼圖,或者mod的遊戲。

RTX3090和RTX3080已經超越上代所有RTX20顯卡,無可替代,唯有RAMD RX 6800/6900可以與之爭鋒,不過現在A卡真的很難搞到,是的,比N卡難多了,直到現在小熊也沒摸到

RTX3070和RTX3060TI基本上比上代的RTX2080TI和RTX2080S稍稍強一點,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是一致的,大概就是~15%左右,而兩者CUDA數目相差21%,RTX3060TI顯然在效能上更好一點。

RTX3080與RTX3070的差距則比較大了,大概~30%,這也是2k和4k分辨率對顯卡需求的差距。不過像RTX3060TI和RTX3070這種小核心,準確來說是中型規模核心,在1080p和2k分辨率的表現和效能會更高。說白了就是殺雞千萬不能用牛刀。

小熊最後猜測下RTX3060的性能應該是RTX2070S的性能吧?黃家刀法也許就是這麼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