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顧見

監製丨闌夕

在 Redmi Note 9系列新機發布後,雷軍稱 Redmi Note 9 4G 爲新一代“千元神機”和“續航之王”,盧偉冰直言“Note9目標是千元機的不二之選”。有趣的是,這些在“廣告法禁用詞”邊緣徘徊的宣言,沒有引來手機圈的嗆聲和調侃,也沒有品牌試圖拿自家機器隔空叫板,基本默認了Redmi Note9的“江湖地位”。

於是 Redmi Note 系列 成了千元機市場孤獨的存在,似乎唯一值得挑戰的就是“昨天的自己”。

三冠王者進階之路

1億像素夜景相機、高通驍龍750G液冷遊戲芯、雙5G待機、6000mAh超大電池...

當一連串象徵高端機頂配的參數出現在 Redmi Note 9系列時,市場的反應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喜出望外的用戶,一邊是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同業競爭者。更別提269元“白菜價”的Redmi Watch小方屏,幾乎重新定義了“入門級”智能手錶的價格體系,捎帶手讓不少千元智能手錶蒙羞。

說Redmi不講武德也好砸場子也罷,如今Redmi已經在細分賽道成爲代表頂尖產品力、價格力和口碑銷量的“三冠王者”。

7年以來,市場一直都在。入局者與出局者絡繹不絕,但全球最暢銷安卓手機裏始終有Redmi的身影,今年Q1 Redmi note系列全球銷量更是超過1.4億臺,再度成爲“銷冠”。即使是乾燥寒冷的俄羅斯、炎熱潮溼的印度,也沒能阻擋Redmi進擊的腳步,反倒是收穫了越來越多的“洋米粉”。

想理解Redmi的成功之道,就要把時間撥回2011年的小米1發佈現場。

雷軍用1999元的定價換來場下米粉絡繹不絕的掌聲和尖叫,也開啓了一個智能手機普惠時代。這場普惠計劃在兩年後紅米登場達到了最高峯:2013 年 7 月 31 日,第一部紅米手機的發佈會在金山公司一個會議室召開。

彼時,手機市場根本沒有“千元機、“百元機”這樣的細分賽道,有的只是山寨手機和品牌手機。前者價格雖低但質量堪憂,年輕人甚至不敢在公衆場合拿出手機以免尷尬。後者的價格又令不少人望而卻步,只能在魚龍混雜的二手手機市場碰碰運氣。

799元的第一代紅米橫空出世時,徹底改變了市場。聯發科四核 CPU、友達 4.7 英寸720P 屏幕、1GB RAM+4GB ROM 、800 萬像素背照式攝像頭、雙卡雙待...面對這樣的顛覆者,同等價格檔的山寨手機相當於直接被“判了死刑”。小米十週年傳記《一往無前》裏專門用 “紅米誕生,山寨終結”爲標題,記錄了這個歷史性時刻。

但說到底,紅米肅清山寨手機應了那句“我消滅你,與你無關”。因爲初代紅米孵化期間,要經受雷軍與全體高管的試用。這種精益求精的高標準,在日後也沒有任何降級或妥協的想法。

2019年1月10日,紅米手機正式更名Redmi成爲獨立品牌。某種意義上,這既是階段性總結,凡是過往皆爲序章。自此,Redmi接棒小米繼續未走完的“發燒”之路。而小米奔向另一片星辰大海,雙方開啓了各自的新徵途。

在一羣“超級發燒友”的嚴苛考覈下,Redmi成爲智能硬件發展史上一個長期存在的奇特現象:從手機、智能電視到可穿戴設備,每當業內出現“奢侈品”級別的前沿科技和設計理念時,Redmi就會緊隨其後將其以高質低價的形式帶給全體消費者。智能操作系統、不斷進化的攝像頭、超高清屏幕、快充與高續航、5G、全面屏、曲面屏、兼顧輕薄與時尚感的外觀...Redmi用戶幾乎不會缺席任何一次科技進步帶來的產品升級。

而這,正是Redmi的商業哲學:很多品牌視“千元機”、“百元機”市場爲去庫存、走量和急需回籠資金時的“戰術型賽道”。但Redmi卻將其作爲終生事業和品牌獨立性的意義所在,用死磕、極致和一視同仁創造着更多不可能。

再加上,雷軍對“小米硬件綜合淨利潤率不超5%”的執念,讓Redmi與追求極致性價比的用戶一拍即合。7年長跑中,始終沒有出現拿相同魄力和決心對待千元機市場的對手。Redmi相當於在用自己的一級類目對攻競品的二級類目,成爲三冠王者自然水到渠成。

“神機”製造者的事業與溫度

對Redmi稍有了解者會發現,從智能手機產品的Note系列、數字系列到K系列,甚至一些全新進入的品類,Redmi都堪稱“神機”製造者。

Redmi Note 7系列全球銷量不到12個月突破2600萬臺;Redmi K20系列“大魔王”6個月累計銷量450萬臺;Redmi Note8系列3個月銷量1000萬臺;Redmi AirDots真無線藍牙耳機8個月銷量750萬個;Redmi Book14、Redmi電視70英寸等初次涉足的電腦、大家電也在線上市場佔有率實現單品第一。但這些戰績背後除了爆款思維外,還有Redmi的戰略考量和人文精神在起作用。具體而言Redmi在做三件意義深遠的事:

一是成爲智能手機,乃至整個智能硬件產品線的“良心”標杆。如果提起當下2000元到5000元區間智能手機的配置和性能,相信不少年輕人能侃侃而談,更能獨立完成消費決策。但是把目光放到百元機、千元機市場時,情況截然相反。

“價格擺在那裏,差不多就得了”可能是多數人的心聲。

2020上半年手機ZDC報告顯示,500到1000元區間整體用戶關注度僅13%,遠低於其他價格段。但正因爲用戶的包容和對市場的信任,讓這個價格段成爲一些品牌賺取超額收益、不思進取的灰色地帶。不管用戶結構如何,低價機市場承接的同樣是一個個真實消費需求。如果拿換殼機等套路敷衍了事,長此以往相當於山寨手機披上品牌外衣“死灰復燃”。

爲了向行業亂象宣戰,也是爲了鞏固來之不易的良性競爭環境。Redmi選擇了激進的新品戰略,不斷刷新市場標準側面淘汰掉低質和落後產能。

數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Redmi在國內市場發佈新機數就高達7款,且每次新品發佈中都在推動高端技術普及。在知乎電子產品大V長亭Time製作的2020年1000元以下、1000元到1500元手機挑選攻略中,Redmi相關機型獨佔半壁江山,並且得到了知乎網友的高贊認同。

由此可見,在專業評測媒體和科技達人的助力下,Redmi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長此以往,任何企業想從用戶身上賺取暴利之前,可能都要先看看Redmi這道“生命線”:如果與Redmi的性價比相差太遠,自然無法瞞天過海在市場濫竽充數。

二是爲Redmi用戶提供成長式的科技交互。主流觀點認爲,低價智能機只是“過渡產品”。隨着用戶經濟水平的增長,會自發在換機過程中完成“換軌”。當然,不排除這種推演的局部正確性。但還是會有爲數不少的用戶把極致性價比作爲一種消費觀長期堅守。

在Redmi看來,這些用戶的消費升級需求不該被無視。隨着科技和產業規模的增長,必然會降低智能手機的邊際成本。換言之,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完全可以在不顯著提升預算的情況下,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效率提升。

一個與時俱進的科技陪伴者,不是把梳子賣給和尚,而是“把昂貴的變成平價,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就是Redmi正在做的事情:爲用戶提供科技破圈的途徑,讓他們在科技發展之路上“永不掉隊”。

記得不久前,雷軍曾發過一條微博,稱他調研時發現有23%的用戶,手機已經用了三年。對此,雷軍呼籲大家“對自己好一點”。相信正是因爲Redmi把高端科技不斷下沉,才讓他有此感慨。當人們用兩三頓火鍋的價格就能得到一個更具效率的“科技器官”,這就是Redmi事業與溫度的最佳體現。

三是進一步下沉到所有用戶身邊。在新品發佈會上,盧偉冰立了個flag:未來一年小米之家要開到每個縣城,讓每個米粉身邊都有一個小米之家,享受到7天無理由退貨、銷服一體、產品體驗、貼膜、清潔保養等服務。

關於下沉市場,往往被認爲是“五環內”市場飽和後的主攻方向。但Redmi顯然不這麼看,這一點從Note9 5G 1299元的定價中可以得到印證:極光發佈的《2020年Q1智能手機行業季度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5G用戶比例快速提升。但市場上5G版本手機比4G版本售價高出500元左右。

Redmi Note9 5G之所以選擇打破這個定律,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下沉市場獨立個性、訴求的思考結果。這個改變,是讓用戶可以不必考慮價格差距,關注自身實際需求的實現。同時也是在輻射到更多對4G、5G搖擺不定的用戶,爲他們提供決策上的善意幫助。可見,Redmi走心的產品理念戰略疊加小米之家的擴張計劃,能夠在下沉市場長期保持“叫好又叫座”。

既收穫生意上的增長點帶頭做好行業自律,又持續關注“市場盲區”推動科技普惠,這纔是“神機”製造者Redmi與衆不同之處。

Redmi爲誰而戰?

在盧偉冰看來,Redmi的使命和目標是要服務全世界70億人口的70%,通過高效的商業模式把好產品賣得價格厚道。堅持高端產品大衆化,大衆產品品質化。事實上,這個定位並不完全符合“逐利”的商業原則。從存量角度看,Redmi做的越極致,對小米品牌乃至整個高端機市場產生的分流就會越明顯。

何必要這麼拼?這難道不是在左右手互博?

答案當然不會這麼淺顯。

從商業層面來看,Redmi其實是最早認清現實的品牌:即消費電子硬件同質化正在扼殺創新。大家似乎約定俗成的開始做“勻速運動”,以時間換空間把消費者預期降到了最低。曾經有“科技春晚”之稱的蘋果發佈會,如今幾乎成了吐槽大會,導致熬夜看直播的果粉越來越少。

好在Redmi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加速度,通過科技普惠把各大品牌“養尊處優”的狀態重新拉回創業狂奔當中,以此來加速行業新陳代謝。就連小米也不例外,面對“Redmi現象”唯有一往無前,把創新作爲一種常態而不是“休息站”。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Redmi是在提供選擇多樣性。衆所周知,消費者最不想看到的是“被代表”和“被定義”。但實際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少數服從多數原則讓很多人的消費需求被迫“分門別類”。就好比,剛上大學的丁毅明明有1300元的預算,卻必須在1000元或2000元檔取捨。要麼配置達不到要求,要麼省喫儉用再熬三個月。

因爲這樣的痛點始終存在,所以Redmi的發展空間不存在天花板。不武斷的屏蔽掉任何消費人羣,讓科技帶來的樂趣和自由從“五檔”變成“五十檔”,這些大有可爲的事情都有望變成Redmi新的精彩篇章。

美國作家D.F華萊士說,很多欲望都是被髮明創造出來的。用辯證視角來看,其實很多需求也是被髮明創造出來的。而這裏所指的“發明”,不僅是那些修建摩天大樓探索世界未知的“金字塔頂點”,更代表着把毛坯房變成精裝修的另一種壯舉。要知道,公衆雖然熱衷於仰望“樓頂”,但更多時間呆在自己的樓層當中。這些,纔是生活的真諦。

Redmi在做普惠科技,是以智能硬件爲載體,縮短樓層之間、樓層與樓頂間的科技差距。讓數十億用戶時刻感覺到科技脈動,並因此而受益。做一個爲“多數人”創造價值的品牌,一個始終奔跑在科技最前沿的“擺渡人”,這大概就是Redmi不斷戰鬥的意義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