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推进水务现代化,水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供水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城市排水与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不断完善,河(湖)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时代》专栏,今天请听《青岛现代水网体系更加完善,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采制:记者王振。

在平度市明村镇小营村,省黄水东调二期工程管线东延段的施工现场,一座加压泵站正在加紧施工,管线工程采取了大口径钢管,具有耐久性强、防腐蚀等特点。目前,整个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9.2亿元,进度达72%,投入使用后将更好保障全市供水安全。市水务管理局水资源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阎源:工程2019年开工,2021年具备通水条件,工程设计年调水量1.89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向我市搬运4个崂山水库。届时,我市将拥有引黄济青、黄水东调承接工程两条客水调引线路。

据了解,由于我市水资源匮乏,近几年,我市供水主要来源逐渐从本地水向调引客水过度,“十三五”以来,我市客水年均调水量超过4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全市城乡用水紧张局面。同时,我市还科学开发利用本地水,开工建设泉心河水库;完成棘洪滩水库到董家口经济区调水工程等15项水资源输配工程,青岛“大水网”初具规模;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建成海水淡化装置5套,日设计海水淡化产能达22.4万立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青岛水务海水淡化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所新:针对一些具体项目,进行研发,构建一些应用场景,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形成联合体,不光在青岛市内、胶州五市进行发展,也要面对全国,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在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我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也不断持续提升,完成小沽河、墨水河等53条段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防洪工程达标率为81.68%。到“十三五”末,全市24座大中型水库、499座小型水库应急调度责任落实到人。在胶州市十米河三号节制闸,记者看到,水闸主体已经基本完工,交通桥、闸室等进入收尾阶段,整个工程将于本月底完工。胶州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刘学强:水闸建成以后,不仅能消除老闸的安全隐患,还能增加蓄水100万立方米,为沿河两岸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灌溉水源,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项目与百姓生活品质和城市品位提升息息相关。“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继完成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改造提标和扩建,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新建等工程,实现出水水质达标。目前,全市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25座,日设计总规模达到了230.6万吨,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全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效果初显。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总经理朱四富:目前,出水水质超过国家一级A标准,能直接实现中水利用,给海泊河进行河道生态补水,对提高胶州湾海域生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提高供水安全水平、保障防汛安全、改善人居水环境质量、强化水务公共服务为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水务现代化,水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现代水网体系更加完善,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局长宋明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水治理能力,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全面落实河(湖)长工作制,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大都市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青岛新闻广播融媒记者王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