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還未落幕,另一檔競演類綜藝《我就是演員》便強勢迴歸,官宣了“挑戰演員”全陣容,新面孔屈指可數,大批雪花的加盟非常搶眼。

從老牌雪花王菲菲到《青2》、《創3》多位選手,再到“出道半生歸來還是素人”的李汶翰與丁程鑫隊友馬嘉祺,雪花佔據名單小半江山。

網友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酣戰正濃的《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便上演過“雪花稱霸記”,多位人氣雪花加盟與專業演員同臺競技。

最初網友對他們的出現並沒有太多排斥,直到九強名單被演技爭議性頗高的雪花佔們據近半時,觀衆才發現節目早已變成“雪花請就位”。

屬於演員的舞臺成了雪花的轉型“工具”,這是大多數觀衆的感受,如今《我就是演員》再次出現多位雪花,同樣引發觀衆的熱議。

對此,導演吳彤迅速出面解釋:給新演員(雪花)成長空間。

節目組認爲越來越多的雪花演員流入影視行業,從而引發大量討論,於是他們選擇讓觀衆進一步瞭解這些新演員(雪花),給他們機會。

末了,吳彤還借用演員行業的“角色無大小”進行激勵,鼓勵新演員(雪花)“相信自己,你就會發光”,給雪花和粉絲們狂撒了一把雞湯。

在11月份吳彤回應馮遠征關於“表演真人秀不能體現演員實力”的言論中,他給出了三條競演類綜藝的價值,其中有一條很符合當下影視圈現狀:

很多好演員被流量擠走,需要有人拉他們回來,把市場還給好演員。

從目前國內市場現狀來看,擠走好演員的“流量”有兩類,一是實力與名氣不對等的高人氣演員,另一類則是演技功底薄弱的雪花演員。

前一類目前已經進入反噬狀態,不少初代流量、爆爆們都開始向轉型邁進,不再傾向用偶像劇刷屏,而是尋求正劇、類型片磨練演技。

而雪花出身的非專業演員,目前對影視圈的影響更大、更長遠,因爲有大量粉絲的擁護,他們走出一條別樣化的演員成長捷徑。

普通科班演員需要經歷四年專業課學習,再從小角色一點點積累起來,但雪花藝人只要通過選秀走紅,便能迅速成爲市場定級爲S的演員。

相對而言,這一類流量雪花演員比初代流量對好演員的擠兌更加嚴重,並且隨着男團、女團綜藝的持續火爆,受粉絲擁護的雪花演員也會越來越多。

早前李成儒便曾批過雪花對演員行業的危害,但不是雪花本身有問題,而是行業爲流量而過度追捧走演員捷徑跨界的雪花,影響了正常演員的成長秩序。

有了這個現實問題存在,再看《我就是演員》的選擇,便很諷刺了,一邊希望在流量盛行的市場中將好演員拉回來,一邊又號召觀衆給流量雪花機會。

很明顯,《我就是演員》在立意與實際選擇上存在自相矛盾,但這不是它一家獨有,同樣的問題《演員請就位》也存在。

節目裏陳凱歌曾希望S卡能代表演員的實力,不滿郭敬明將它變成誤導年輕演員的鼓勵卡,但沒過多久,他便用S卡多次鼓勵了雪花演員陳宥維。

陳凱歌的轉變與《演員請就位》整個綜藝基調的轉變其實是一致的,第一季九強選手以實力派或基本功紮實的潛力演員爲主,第二季卻成了雪花秀場。

說着給好演員機會,但總是把機會給了“好流量”,一個檔節目、一個導師的選擇可以說是個例,但兩檔節目,多個導師的不謀而合,便是行業問題了。

爲何專業人士一再呼籲給“好演員”機會,卻又不斷地把機會留給雪花演員?

歸根到底,還是向流量做出了妥協。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因爲過度“鼓勵”雪花演員口碑明顯下滑,但播放量和熱搜量卻比第一季翻倍,成爲2020年的最具話題度的“黑紅”綜藝。

罵聲很多,不滿很多,但都影響不了這檔綜藝的出圈,製作方滿載而歸。

《我就是演員》的前身《演員的誕生》,是最符合吳彤總結的“引導年輕演員向專業走、提高觀衆審美、拉回好演員”立意的存在。

這檔綜藝既向行業輸入了彭昱暢這樣的優質年輕演員,又讓演技出色卻苦無爆發機會的週一圍、辛芷蕾等人迎得喝彩,起到了正面的推動作用。

然而,當《演員的誕生》更名重現時,製作明顯進入了瓶頸,演員咖位越來越大,給觀衆的驚喜卻越來越小,再也沒有第二個彭昱暢、週一圍現身。

到了大牌雲集的第二季,《我就是演員》的市場影響力,反而拼不過模式創新的“晚輩”《演員請就位》第一季,處境相當尷尬。

想要保持初心推出優質演員和內容,需要製作組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篩選和製作上,沒有持續投入的苦功夫,做不出越來越好的綜N代。

很遺憾,如今沿用了《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雪花模式的《我就是演員3》,顯然經歷第二季大牌演員也撐不住口碑和熱度的轉變後,也選擇了走捷徑。

“拉回好演員”、“提高觀衆審美”的定位被默默淡化,借給“新演員”成長空間爲名,把持有話題與人氣的雪花拉入了賽場,商業訴求戰勝了匠心。

不想抨擊這些參加競技的雪花們,他們的存在原本是沒有錯的,也有自己的雪花成長線。但,行業沒有守住自己的匠心與門檻,默許了捷徑的存在。

當捷徑變成正常的路線,未來科班演員還能否有耐心等待四年的學習?新人演員還能否有陳道明跑7年龍套的毅力?真的不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