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交友已經十分普遍。但是在網絡的另一端,你所認爲的“朋友”“閨蜜”,卻說不定另有目的。

真實案例

近日,蘇州警方成功阻止一起電信網絡詐騙。通過5個小時的不懈努力,終於使80多歲的老人意識到被騙子“忽悠”了,爲老人避免了近9萬元的損失。

“一位外國友人的包裹被扣了,應該怎麼才能讓海關放行?”11月23日傍晚,一位老人急匆匆的來到吳中公安分局木瀆派出所接處警大廳,神色凝重,向警方求助道。

民警瞭解到,竺老太今年83歲了,前幾日,一位“法國老太”請求加她爲好友,聊了幾天以後兩人十分投契,竟成了閨蜜。一日,“法國老太”稱她準備到中國定居,已經將一些貴重物品打包放在包裹裏。由於她在中國沒有熟人,就請竺老太代爲接收下。隨後,“法國老太”將一家國際快遞公司的微信推薦給她。

過了兩天,這家“KFC”快遞公司發來消息,稱“法國閨蜜”寄給竺老太的包裹正在接受香港海關檢查,如果遭到開箱,包裹裏的貴重物品極有可能被扣留。但是隻要繳納89000元人民幣,就能獲取一張“非檢查證書”,從而可以順利過關。

信以爲真的竺老太趕緊到就近的銀行匯款,卻並未成功,着急助人的她直接轉頭到了木瀆派出所,弄不清楚網絡轉賬付款的她想請民警幫她實現“跨國相助”,一心助人的她情緒激動,連連央求民警幫忙。在聽老太講了情況後,民警判斷老太正在遭遇詐騙,是披着外衣的“交友”,立即對竺老太進行勸阻,向她講述相關詐騙案例。但老人始終相信閨蜜的友情是真的,素來熱心的她一定要幫這個“外國友人”的忙。

雖然沒有幫老人轉賬,但爲了防止老人受騙,民警將老人送回家中,並聯系她的兒子到場一起做工作。經過近5個小時的勸阻,老人漸漸意識到被騙了。而隨後趕來的老人的兒子也確認,他的母親正在遭遇詐騙。民警告知其兒子一定要做好後續的防騙工作,以免其母親再次落入網絡詐騙的陷阱。

目前,警方正在蒐集相關信息,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那麼,如何才能識別“套路”呢?

↓↓↓

案例分析

PART-1

此類詐騙騙子往往自稱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外籍人士以騙取受害人的信任。

PART-2

騙子往往會在短期接觸後即表達想來國內投資、生活,並與受害人長期保持密切聯繫。

PART-3

騙子自稱遇到困難,如需要繳納海關罰款、機票無法付款、要辦理國內信用卡、行賄當地政府官員等,如不立即解決後果非常嚴重,但他自己無法付款需要受害人幫助。

PART-4

騙子提供他人名下的國內或港澳銀行的個人賬戶指導受害人打款。

警方提醒

1.騙子自稱歐美國籍人員,但英語水平有限,使用詞彙簡單,句子語病較多,有些情況下是團伙多名成員輪流聯繫,語言風格變化明顯。

2.交友時,一定要及時、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大多數受害者都是被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與表面行爲所迷惑,並未認真核實其真實身份。

3.在涉及錢財問題時,不要輕信對方的任何藉口、說辭。騙子大多是以“高回報”“高額利益”等藉口誘導受害者“投資”“充值”“繳納手續費”,網上交友一定要認真核實真實情況,並與身邊親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落入騙子的圈套。

4.不論是海關、銀行、航空公司等單位都可以在官方網站上查到準確的辦事流程並且絕不會要求向個人銀行賬戶內匯款。

爲免上當受騙,在網上交友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增強防範意識。不要輕信陌生人,也不要過多透露個人信息。交往中涉及金錢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自己被騙,不管被騙金額大小,都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