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興,百業興。

12月2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與內江市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簽署合作協議,既是廳市合作的又一戰略成果,又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行動,還是內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實際舉措。

強化內江區域樞紐功能

和全國一樣,內江交通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飛躍:從過去閉塞落後到四通八達,從“有沒有”到“夠不夠”,從破除瓶頸到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曾經,人們用“川中樞紐、川南咽喉”形容內江的“交通地位”。因長期承擔“中轉”角色,內江成了人流車流集散地,崛起了“黃桷井”等批發市場,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內江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必將深刻改變內江城市能級和發展格局。

唱好“雙城記”,交通必先行。

從協議的名稱,可以看出,深化廳市合作,旨在推動內江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內江區域樞紐功能,更好支撐內江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完善聯通成渝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體系、建設聯通成渝全域暢達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提升聯動成渝輻射川南的運輸服務水平等方面展開合作。

助推內江建設交通強市

當前,內江正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2707公里、密度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市域“30分鐘”通達,縣縣也即將通高鐵。未來五年,內江交通會是怎樣?

目前,內江正集思廣益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十四五”發展。雖然規劃尚未出臺,但有一點很明確:建設交通強市!因此,做好“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的作用不言而喻。

協議簽署後,交通運輸廳將指導內江科學編制內江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支持內江市境內交通項目納入部、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等規劃,完善聯通成渝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體系,助推內江建設交通強市。

加快建設成渝重要交通樞紐

在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上,內江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成渝重要交通樞紐”。

可以說,從交通上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大勢所趨。

如何聯通成渝?

在此次簽署的協議中,其中的一項合作重點是:建設聯通成渝全域暢達交通基礎設施體系。

協議明確提到,以提升內聯外通水平爲導向,強化內江樞紐功能,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怎麼幹?

開工建設內江至大足、成渝高速擴容、樂山經資中至銅梁等高速公路;加快推進內江至南溪、樂至經資中至犍爲高速公路、資威路快速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實施境內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有序實施通組入戶道路建設;加快推進沱江內江段航道等級提升前期工作等。

運輸服務水平將再升級

協議還提到:要提升聯動成渝輻射川南的運輸服務水平。

根據協議,省交通運輸廳將支持內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客貨運輸發展,加快推進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升級;支持發展內江至成渝兩地、內江至川南城市、內江中心城區至三縣(市)等定製客運服務,推進內自同城化、毗鄰重慶地區的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

在綜合物流方面,內江將加快推進內江國際物流港、威遠城北客運樞紐站等綜合客貨物流樞紐建設,加強與成渝兩地綜合物流園區、重慶港、瀘州港等對接合作,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依託信息技術和網絡貨運推進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實現互利互惠,提高物流效率。

在城市配送方面,內江將加快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培育城市配送主體,完善配送體系,大力開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配送服務。

向着成渝重要交通樞紐,內江正篤定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