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社區團購將是流量經濟的最後一戰。

信仰流量思維的一代互聯網人,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埋葬20年來培養起來的信仰,雖然很多人說這是私域流量。在本質上,社區團購是流量走向精細化運營的必然,也是增量市場增量用戶到頂的必然。

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加入了社區買菜的隊伍,不管是不是做網購出身。因爲即便大家都看不到光明,但誰卻都輸不起。

滴滴打造的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蘇寧率先推出了社區團購業務“蘇小團”,美團調整組織成立優選事業部,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在武漢和南昌兩座城市上線,阿里宣佈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進軍社區團購賽道。

據傳,東哥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阿里投資了十薈團,而騰訊投資興盛優選。

既然這些多公司都殺入社區買菜,那麼資本將毫無疑問的衝進來,不計成本的小區門口攔截送雞蛋已經隨處可見。那麼,這樣的燒錢補貼搶用戶與摩拜、瑞幸、蛋殼等等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首先我們得說,社區買菜這個事情,如果不能形成徹底的壟斷,用戶就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忠誠,貨比三家從來都是老太太們的最愛。目前的監管背景下,要想在這個市場上形成一家獨大或者壟斷,那就是作死。

不要說老人好忽悠,他們精明起來,互聯網公司這些985畢業生還真不是對手,人家喫的鹽比你走的路多。

然後,社區買菜這個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最後一公里往往都是最難的,當你與小區門口的菜市場進行競爭的時候,那些起早摸黑的辛苦人們也許不一定就比不上笑面虎的“團長”。

社區買菜要想做起來,就一定要爭奪所謂的“團長”,但這個團長資源是有限的,大家齊上陣的結果就是肥了這些團長,身兼數職一手託幾十家的團長將成爲這場混戰中最大的贏家。

也許,成也蕭何敗蕭何,團長們是友善的嗎?團長們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嗎?團長們是可靠而誠信的嗎?恐怕很難得到肯定的回答。

我們不敢說社區買菜沒有未來,但這個未來一定屬於強運營的那些力量,而不是所謂的流量玩家。要想在這個市場上分到一杯羹,就必須從整個供應鏈上做文章,與別人做到不一樣,大大的提升整個產業的效率,而不是希望靠抓住用戶而將來賺錢壟斷利潤。

當然,我們依然得說,社區買菜這個事情有可能是一地雞毛,大家燒錢完成後,剩下的就是菜市場小販們的憤怒。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互聯網公司都活的挺好,大量的底層勞動人民艱難度日,互聯網公司們就不應該稍後在衝擊,給他們更長時間的活路嗎?如果社區買菜最後造成的是菜市場冷冷清清和商販們的無業困局,誰來承擔這個社會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