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韋爾股份一月內現多次減持:控股股東套現18億,大股東鎖定期後“閃電”離場 

上市公司的減持套現向來是市場極爲關注的焦點,任何一次大規模的減持都會引來市場的熱議,更不要說是市值千億的芯片龍頭股。

近日,記者注意到,芯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出現大股東頻繁減持,先是控股股東“因個人原因”套現18億元,再是大股東剛過鎖定期,立即套現20億,此後還有兩傢俱有一致控制人的股東合計減持股份達到1%。

股權投資人苗有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解禁後退出是股東基本的權力。除實際控制人外,很多財務投資人和創投,都有急迫的退出需求,涉及基金到期、產品退出,對於市場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但如此頻繁的大規模減持,很難不引發投資者的質疑。

12月1日,針對韋爾股份股東頻繁減持一事,《華夏時報》記者多次致電公司董祕處併發送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均未得到回覆。

董事長套現18億,大股東“閃退”

11月27日晚,韋爾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東嘉興華清銀杏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嘉興華清龍芯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分別減持431.77萬股、431.77萬股,股份分別減少0.50%、0.50%,權益變動後分別持股比例爲2.61%、2.59%。

公告顯示,華清銀杏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爲196.05-241.24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9.18億元;華清龍芯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爲176.07-217.10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8.64億元。

事實上,這已經是韋爾股份進入11月以來,第三次出現股東大規模減持的情形,前兩次減持同樣無一例外受到市場關注,甚至影響公司股價。

11月20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虞仁榮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大宗交易方式或其他法律允許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900.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422%。

按照韋爾股份當日收盤價202.35元/股計算,虞仁榮本次減持最高套現超過18億元。而原因具體爲何,公司並未詳盡說明,只有“因個人資金需求”一個解釋。

事實上,此前不久,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青島融通才剛剛完成兩輪減持,合計減持1380萬股,佔總股本1.6%,累計套現超20億。

更令人驚訝的是,青島融通的減持計劃並沒有結束。11月10日,韋爾股份公告稱,青島融通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所持股份,減持股份不超過863.58萬股,約佔公司股本的1%,減持後青島融通持股比例低於5%。

值得注意的是,青島融通與華清兩家公司均是在2019年8月份通過定增進入韋爾股份,鎖定期一年。也就是說,如今幾家股東的鎖定期纔剛剛結束,大家便開始紛紛“套現”離場。

北京正謀投資總監杜文正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股票解禁,流通盤增加,客觀上對股價造成向下壓力,但股價上漲或下跌的最直接原因爲是否有資金推動。雖說解禁但仍有資金搶籌或莊家根據自身整體規劃來拉昇或打壓股價,但還是要一事一議。因此大股東減持原因就比較多,比如自身債務壓力、對公司發展不看好、產品到期、配合莊家操縱股價等等都不能排除。

不知是否受到減持影響,11月11日,韋爾股份以跌停收盤。

營收高歌猛進淨資產收益率滑坡

韋爾股份是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龍頭,這一領域屬於名副其實的寡頭壟斷行業。2019年,公司以11.2%的市佔率位居全球第三,另外兩大巨頭,分別爲三星、索尼

2017年5月,韋爾股份在A股上市,今年以來,受益於半導體行情,一度衝上了252.73元/股的歷史高位,而公司上市時的發行價僅爲7.02元/股。截至12月3日收盤,韋爾股份217.09/股,總市值1874.74億元。

2017年-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爲24.06億元、39.6億元、136.3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23億元、1.16億元、7.05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爲-2.72億元、0.05億元、8.05億元。

2020年三季報顯示,韋爾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9.69億元,同比增長48.51%;實現淨利17.27億元,同比大增1177.75%,創下上市以來同期最高水平;扣非淨利潤15.86億元,同比增長2471.08%。

所以,如此漂亮的業績,更讓投資者產生疑問,大股東如此大規模減持是爲什麼呢?

事實上,韋爾股份上市後業績的爆發,與其頻繁的收購離不開關係。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8月,韋爾股份董事會通過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及相關議案,決定收購豪威科技。豪威科技的資產總額幾乎是韋爾股份的5倍,淨資產幾乎是8倍。

分析人士稱,這項收購使得主營業務構成發生重大變化,半導體產品設計業務利潤佔比由2018年的29.94%上漲至94.99%。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分銷業務的依賴,可以依靠自主研發的產品設計業務來實現業績增長。

2019年12月,韋爾股份遊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5000萬美元,參與投資由璞華資本管理的境外半導體基金。該基金總認繳規模爲2億美金,將重點參與境內外IC設計領域的併購整合,對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進行投資。

業績好看的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公司的回報率近幾年卻並沒有高增。

從淨資產收益率來看,2017-2019年,韋爾股份加權ROE爲13.39%、10.08%、10.17%,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兆易創新爲26.27%、22.25%、16.96%,匯頂科技爲28.79%、19.72%、43.93%;從資本回報率來看,2017-2019年,韋爾股份ROIC爲9.46%、6.52%、11.42%,兆易創新爲22.42%、19.6%、15.9%,匯頂科技爲28.04%、19.36%、43.81%;從資產回報率來看,2017-2019年,韋爾股份ROA爲5.52%、3.12%、6.39%,18.73%、14.87%、13.4%,匯頂科技爲23.24%、15.21%、35.13%。

股東們減持是否與此相關,不能就此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減持對後市的影響不可忽視。

“減持對股價造成向下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只是影響股價波動萬千因素中的一個,有減持股價就一定會跌是不準確的。假如股價跌了,上市公司一般會採取回購股份,發佈利好來穩定股價,但真若想股價長牛,還得靠真實業績去支撐。”杜文正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