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官方確認!手續完善後可以“掛牌”!

導讀

市民曾經反映,崇文門地鐵站E口往北的的道路西側有一棵國槐,希望能納入北京市古樹保護的範圍。那現在這棵樹到底怎麼樣了?能被納入古樹保護範圍嗎?

市民:希望樹木納入“古樹”保護行列

崇文門地鐵站E口往北的的道路西側有一棵國槐,樹幹直徑50釐米左右,目測樹齡較大,此前市民高先生向問北京希望能納入北京市古樹保護的範圍。

問北京此前報道:

這棵老樹是“古樹”嗎?北京的“古樹”是這麼認定的……

當時,高先生說:

高先生:應該可以掛牌了,這老樹沒一棵是一棵。我覺得樹也是生命,這條路上只有有了老樹,才感覺他是一條老街,包括東郊民巷這種地方都是比較老的城區,它根本動不着這樹,這些樹就這麼長過來了。

地鐵站附近的大樹/受訪者供

另外,高先生當時還告訴記者,東城區正義路兩側和東交民巷也有一些樹木伴隨着衚衕長大,希望能得到精心的管護:

高先生:首先你底下那樹池子,樹大了,樹池子要大,現在樹池子是小的。挺大一棵樹旁邊的(樹根)拱起來了,一看那樹就憋得夠嗆。

正義路和東交民巷路旁的樹木

記者反映問題

於是,記者當時詢問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確認了古樹掛牌的流程,工作人員當時介紹說:

工作人員:首先得明確這個樹的管護責任人或管護責任單位,由管護責任人或管護責任單位提出申請,報區級主管部門。區主管部門先到現場進行初步確認以後,在古樹確認的申請表這一塊簽署相關意見,然後報到市裏邊服務大廳,按照程序組織專家再到現場去進行確認。有了專家的確認以後對擬認定爲古樹的樹作一個確認(掛牌)。

微信公衆號截圖/來源於網絡

隨後,記者把問題反映到了樹木的養護管理單位東城區園林綠化局。

區園林綠化局:18棵達古樹標準

報道播出後,東城區園林綠化局資源保護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對高先生反映路段的樹木進行了初步勘察測量,發現其中17株樹木達到古樹標準,下一步將由市園林綠化局的專家進一步確認:

工作人員:我們去現場勘察過,發現有一些樹已經達到了古樹的標準,我們向市園林綠化局進行了申報,市園綠化局專家再去現場覈查一下這些樹是不是符合古樹升級的標準,要是符合古樹升級標準的話,最終市園林綠化局進行確認,那樹就可以掛牌了,然後會按照古樹養護標準對它進行養護。

針對高先生反映的樹根大樹池小擔心樹木生長受影響的問題,這名工作人員解釋說:

工作人員:我們園林部門肯定是希望把這樹池子擴大,像古樹的保護範圍是樹冠的垂直投影,就是樹冠最外圓垂直投影落到地下的這個範圍再往外擴5米,是整個古樹保護範圍。但是他反映的這幾棵樹都是在人行道附近,他也不可能無限地說把樹坑給擴大,這樣對樹是好了,那行人也沒法走了,車也沒法走了,實際上那也不太現實。

不過他也表示,專業部門會加強路側樹木保護,在道路通行和綠色資源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

記者:目前的這個現狀,旁邊鋪的這些地磚會影響樹木的生長嗎?

工作人員:地磚實際上它現在也都是透氣透水的,您要說它和在土地直接吸收水分是不是有差別?那肯定是有差別,但是說對這樹有特別大的影響會導致樹不行了,那肯定也不太可能,平時這些樹木的管護責任單位是綠化一隊,綠化一隊做養護還是比較到位的。

12月2日,工作人員再次聯繫記者表示,市園林綠化局的專家已經完成了現場確認,在原有的17棵樹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棵,總共18棵樹木被認定爲“古樹”,只剩一些手續完善好後就可以“掛牌”了。

專家勘察現場/受訪者供

高先生:繼續發現古樹

高先生也表示,他還會繼續發現古樹,積極向園林部門反映。

高先生:長安街邊上有棵古樹特別大,也是沒有掛牌的,前兩天我反映了,其實好多古樹都還沒有牌子,我會一點點關注的。

每一棵古樹都是經歷了風雨的洗禮留存到現在,有的還蘊含着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現實意義,再次感謝爲保護古樹做出貢獻的每一個人,你們的小小舉動將爲生態環境建設和歷史文化傳承寫下生動的註腳。

小 問 說

古樹歷經風雨,

蘊含豐富意義。

市民小小舉動,

城市更加美麗。

記者丨蘇寧 編輯丨大姚

值班主編丨唐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