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琅琊榜》劇照

本文內容節選自馮叔在蜻蜓 FM 的音頻專欄《不確定時代的生存法則》

口述 | 馮侖(微信公衆號:馮侖風馬牛)

去年的時候有不少人說:「2019 年會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緊接着就到了個足以改寫人類歷史的 2020 年。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確實超出所有人的預期,但實際上,就算沒有疫情,今年也不一定會很好過。我們要轉彎,要成長,所以要減速。這個減速是正常週期當中的一部分。所以有點陣痛,有點難受,不是很快樂。

可是它也會逼着大家在這樣的陣痛中轉型,使很多傳統行業獲得新生。這也意味着壞事會變成一種積極的推動力。

我覺得每個人在這個時間點要能夠認真地判斷出新的週期規律,同時也對社會的發展趨勢有一個很好的認知,找到自己的自洽點和落腳點,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穿越週期的祕訣,這個祕訣說起來也挺簡單,就兩個詞、八個字,哪兩個詞呢?一個詞叫「未雨綢繆」,另一個詞叫「長期主義」。

1

未雨綢繆:走在週期變化前面

我們先來看看未雨綢繆。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湖畔大學講課的時候就說過:任何一家企業都活在週期當中,週期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利用好了能助推企業發展,利用不好可能帶來生存危機。

他結合復星的情況講到,復星集團從 1994 年創立至今,從一家創業公司發展到全球擁有六千多億資產的產業集團,穿越了數個週期,就離不開未雨綢繆這一點。

郭廣昌

他說,在經營企業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爲未來的發展可能遇到的各種風暴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否則等到風暴真正來臨的時候,企業可能就死掉了。他還特別以復星醫藥板塊爲例子來講解了這一點。

穿越週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穿越產業的週期。而穿越產業的週期重要的又是穿越技術的週期。我們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實現穿越技術週期。所以任何一家企業都要注重技術創新。

復星醫藥最近和輝瑞合作的疫苗有效率達到 90%,進展迅速領先全球,然而復星最初其實也是從仿製藥起家發展過來的。復星醫藥在 2014 年前就已經感覺到這份壓力,不能只做仿製藥,要做中國領先的創新藥。所以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創新藥的投資。新藥研發是打長期戰,過程一定會遇到各種挫折問題。

就這樣,未雨綢繆,提前下功夫。復星十幾年前在創新方面佈局,今天終於有了收穫。通過技術創新引領的發展,今天覆星醫藥已經逐漸走出了紅海。

只有未雨綢繆,走在別人前面,走在週期變化的前面,走在未來需求爆發的前面,走在一個趨勢的前端,才能夠使企業有力量穿越週期。

2

長期主義:用心傾聽,朝相反方向做

穿越週期的第二個祕訣,就是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說要堅持做對的事,堅持做長遠的事,堅持做別人認爲很難做成的事,還要堅持做那些需要長時間積累的事,這就叫長期主義。

那要做到這樣,就一定要堅持不做人云亦云的事,要敢於判斷什麼是對的。這也是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香港怡和集團和附屬的香港置地聯合體敢於以 310 億元拿下上海徐匯濱江「地王」的原因。

我們知道,香港置地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了,他的母公司怡和集團也有兩百年的歷史,是一家老牌的英資企業。

這家企業穿越了多次的經濟週期,他們對經濟週期、危機以及財務的穩健性和節奏的安排,有一套非常獨到的經驗。正因爲這樣,他們敢於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拍下了上海徐匯濱江的「地王」。

大概兩年多以前,他們就開始盯着這件事兒了,兩年多以前就開始談,而且按照計劃來走。所以這次來拿地,他們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做,沒有受到疫情的干擾。他們認爲,疫情是一個相對短期的事情,一定會過去。疫情不會改變上海城市發展的一個基本的邏輯和趨勢,也不會改變人們對他們這個地塊區域的生活、辦公、消費的需求,這樣一種基本的情況也不會轉變。

這樣一種判斷需要有特別長期經驗的人才能判斷。如果只有短期經驗的人,是不敢做這麼大的一個判斷,或者這麼堅定的一個判斷。

我跟怡和以及香港置地的高層有些交流。他們對市場的看法非常有意思,就是「用心傾聽,朝相反方向做」。

所謂「用心傾聽」就是去聽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是不人云亦云。而且,還要向朝相反方向做。

比如在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做了,不敢做了。他們反而用 310 億拿下一塊地。不僅沒有人云亦云,沒有隨大流去想事情,而且堅持他們獨立的判斷,真正朝相反方向做,做了這麼一個重要的決策。

這樣一種信心和堅持,對於大事件的堅定,甚至是朝相反方向做判斷,的確需要很長的經驗積累才能夠形成這樣一個能力。

大家也知道,一個房地產項目,特別是拿到這麼大一個項目,至少要五到七年才能做完,這還算快的。如果慢的,那怎麼也得十年。

按照十年這樣一個時間來看,疫情這段的影響應該可以忽略。況且他們在資金、財務上有強大的力量,香港置地有 300 多億美金的淨資產,而淨負債率纔有 10%。公司現金很充沛,資產質量非常好,它又有這樣一套經驗,放在十年以上的時間來看,疫情的影響就完全可以忽略。

所以他們才能夠堅定,而這個堅定是需要有一個穿透歷史對週期的認識。另外,還要有財務的底氣,這樣才能堅持長期主義。

國內傳統的開發商是不會去跟置地競爭這個項目的,因爲這個項目只有 20% 可以銷售,其餘都是要長期持有經營的。這樣一種項目,國內一般的房企是做不動的。因爲國內的房企多數不是長期主義,而是短期主義。競爭都是追求成本低,規模大,速度快。主要是做住宅,快賣來回收資金。

香港置地已經過了這個階段,他們主要是要做長期的項目和長期持有資產的運營。

所以,從活在長期主義這件事情上來看,如果說香港置地是一個大學生的話,那麼國內的很多地產商還是一個小學生,最多是個初中生,差距還是很大的。

3

結語

總結這上面講的兩點,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對個人來看,要穿越週期,或者解決人生的很多困境、問題,未雨綢繆和長期主義也是很有用的。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或事業,只要着眼於長期,深耕於價值,永遠不放棄對事物本質的觀察,不受短期誘惑和環境噪音的影響,就一定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度過甚至跨越你自己的事業週期和外部的商業週期。

依賴於什麼呢?不是依賴於投機取巧,關鍵還是要記住我們前面講到的兩個詞、八個字,那就是未雨綢繆和長期主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