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出自南宋文學家、詩人陸游的《閒居自述》,其中的“石不能言”也成爲中國賞石的經典名言。

12月3日晚,匯聚全國各地藏石名家精品賞石的“石不能言|石非石2020上海展”在上海藝博會主展廳對外展出,這一由北京匯石融通與無上堂主辦的賞石展通過觀賞石的不同藝術形式,呈現出中國當代藏石家的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觀,展現出賞石背後的中國美學。這也是精品賞石首次在上海藝博會集體呈現。

走進地處上海世貿商城的上海藝博會“石非石2020上海展”的主展廳,彷彿進入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幻化的石形,有的如雲氣蓊鬱,有的如渾圓璞玉,還有的像橫雲盤繞,石洞中似乎聽得到風聲。

“蒼雲過山”石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文人墨客的性情審美里離不開石。觀賞石因收藏者的審美需求而被發現、選擇,並賦予了獨特的人文內涵、精神品格與氣韻風骨。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崇尚“清奇頑拙”的石韻,欣賞“瘦、皺、漏、透”的石形,奇石的天然之形、自然之性,恰是古代文人內心中山嶽情結的精神寄託。

觀賞石誕生於自然界之中,歷經歲月的自然風化、水濁、磨礪被“雕琢”成千姿百態。我國的觀賞石品種非常豐富,有近千種之多,除了傳統的四大名石太湖石、靈璧石、英石、昆石之外,還有戈壁石、大化石、陳爐石、來賓石、蠟石、長江石等。一塊石頭代表着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它是收藏者的人格理想、審美情趣的代言物。觀賞石進入當代人的生活空間,是中國文化傳承以及生活藝術化的一個面向。

“爲道日損”石 智吉藏

展覽現場

據“石非石”特約策展人智吉介紹,展覽意在連接中國賞石與藝術的神奇密碼,以當代的藝術空間語言來詮釋天然奇石的人格意義,並建立具有文人情懷的當代生活藝術家的獨立精神世界。展覽作品格調高雅而具“當代文人賞石”審美趨向,力在發掘既傳承“中國傳統文人賞石”精髓。“這次參展的賞石藏家身份統一用‘藝術家’,主要是爲了推動賞石藝術當代化的進展。因爲當收藏者根據自己的立意置陳創作並命名陳列出來之後,它已成爲一件‘人意’與‘天意’相融合的獨立藝術作品了。展名借用陸游名句作爲主題,具有三重含義:一爲詮釋賞石藝術以無言的形式慰藉人心的功用;二爲象徵石之本質意義是脫離文字言說等的一種精神存在;三爲借石之不言而反問世界,我們今天究竟怎麼了?”智吉說道。

“石非石”作爲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系列展覽品牌,以每年一展,連續三年的方式,持續推動社會大衆對天然觀賞石藝術品的賞美認識,並將之融入當下的生活方式之中。此次共呈現了杜海鷗 、徐文強 、秦明興、徐清宇、李振葵、王衍平、印寂、不二、倪國強、酈申全、智吉八位藏石家與藝術家的精品收藏石。此次策展的空間設計,以蒙德里安的幾何抽象作品作爲空間構思的靈感,首先將畫作形式延展爲牆面立體藝術裝置,與賞石結合構成了一件連接東方與西方的藝術作品。

參展藝術家王衍平、倪國強探討賞石文化

相對於古代的賞石理念,當下的賞石也講求“形、質、色、紋”,一般要求觀賞石質地溫潤、色彩鮮豔、形態各異、紋理流暢、別具氣韻。在賞石者的眼中,石非石,石即是人。他們的性情、思想、人格在與石相處的日子裏,已不知不覺地融化成一個整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展覽的奇石中,幾乎每一塊都各具看點與故事,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主展廳第一件展品是由此次展覽的策劃人、上海知名賞石收藏家倪國強收藏的“佛宗魏晉”靈璧石,這一賞石從多個角度看去呈現出不同的形象,右側看去有如觀音靜立,左側看去又彷彿“風雪夜歸人”之境,十分奇特。

“佛宗魏晉”靈璧石 倪國強藏

據介紹,靈璧奇石,姿態千種萬狀,全賴大自然鬼斧神工。靈璧奇石之所以爲石中“天下第一奇”,並位居中國四大美石之首,就是因爲它能夠“質、紋、色、形、韻”五美兼具:質地美、紋理美、色彩美、形態美和音韻美。 有的粗獷蒼老、古樸純厚,有的細膩若膚、溫潤如玉,而石的皮表多具有深淺不一的凸凹紋理,有的曲折有致,有的變化無窮,有的肖形狀物。

同時展出的“驀然回首”靈璧石爲畫家、藏家王衍平先生的家傳愛石,右有一個天然石孔,既有玲瓏之美,又古勁奇崛,原爲王衍平先生的父親,靈璧石藏家王坤江老先生所收藏,來自靈璧磬雲山早期開發的頭皮石,用手指叩石可聽到清脆的石音,石影斑駁之際,彷彿是兩代人精神的融匯與溝通,這也是這一奇石首次亮相上海。

“驀然回首”靈璧石 王衍平藏

“聖人”石由於石體巨大,無法運抵上海,但現場呈現的高清照片上,可以看到石面上一尊寫意的高古人物,獨坐山水雲瀑之前,丘壑自成襟懷袍袖,好像孔夫子嘆於逝川,又似老聃原道天地。聖人形象端莊偉岸,褒衣博帶,高冠肅穆,令人心生敬意。

“聖人”石

雲南省天然大理石研究會會長、大理石空博物館館長李振葵參展的“悟道”石面上,呈現的彷彿南宋寫意畫家梁楷的人物畫作,石面上用寫意的線條畫一位有鬚髯的高僧或高士面對一汪流水,鬚髮眉眼栩栩如生,袍袖圓融坦蕩,低眉信首,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據介紹,此石爲四川雅安石。有意思的是,這一石上的人物形象的鬚髯眉眼與李振葵似乎有幾分神似。

“悟道”石 李振葵藏

“悟道”石展出現場

此外,展出的“蒼雲過山”石橫雲盤繞,凌空飄灑,若現峯頂盤桓,似聞洞內風聲;“山河樽”石厚重樸拙,彷彿青銅酒器一般的存在,更有商周禮器的韻味。雕紋簡約,線條流暢,頗有大氣磅礴之感。

“山河樽”石

據介紹,這一展覽也是去年在國家大劇院展出的“石非石——中國生活藝術展”的延續,通過觀賞石的不同面貌,呈現出當代藏石家的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觀,同時,融入當代藝術家、工藝美術師、設計師以石頭爲靈感創作的藝術作品,以書齋、茶室等文人生活環境爲載體,展現出獨具特色的中國美學和傳統文人精神。

“石不能言|石非石2020上海展”將持續至12月6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