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數千年裏,它曾經被人類當作神來崇拜,還激發了無數代人的思考,它就是月球。而在我們太陽系核心1.5億公里處,月球和地球這兩顆毫不起眼的天體,卻都有着其特殊性。

在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上,有着其它天體上難以擁有的“景色”,那就是生命。地球是我們已知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在漫長的46億年地球演變史中,生命已經誕生了至少30億年,而距離地球僅僅38萬公里的月球卻是一片荒涼。

爲什麼相隔如此之近的兩顆天體卻有着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如果按照位置來看,月球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同時距離地球如此之近,那麼爲什麼月球之上卻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呢?一顆天體想要誕生出生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自身所處的宇宙位置,在每一個恆星系中都會有一個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天體中,才能獲得合適的力量,從而保持在一個非常適宜生命生存的溫度區間,從而使得水可以以液態的形式存在。

同時,在宜居帶中,應該具有一個相對平和的空間,沒有大量小天體所造成的威脅存在,從而使得這顆天體之上的生命能夠獲得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比如我們的地球,除了存在於宜居帶中,還有這木星和地球的保護。同時並沒有太多具有威脅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因此在整個宇宙中,處於宜居帶中的天體非常多,但這並不代表它們都有生命存在。

除了位置以外,想要擁有生命的天體還必須擁有着大氣層,按照地球上碳基生命的需求來看,大氣層必須要有氧的存在,而氧的含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則就不適宜生命繁衍和生存。

同時,大氣層還需要能夠形成適當的溫室效應,保證夜晚溫度不會太低,也要阻擋白天陽光照射使得溫度不會升得太高,當然,生命的存在對於這顆天體的質量和體積也有嚴格的要求。

質量太大或者太小,產生的引力效應都不利於生命的誕生和發展,同時,這顆天體還需要有着磁場的保護,我們的地球和火星最大的不同就是地球有磁場的保護,它能夠使地球大氣層保持穩定,阻擋致命宇宙射線的照射。

然而,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液態水的存在,我們地球的生命起源於海洋,更是在海洋之中度過了一段漫長的進化史,因此,從這幾方面來看,月球沒有大氣層的存在,也沒有水的存在,磁場也非常弱,它雖然和地球一樣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中,然而它的自身條件卻無法形成生命生存的環境。

生命的誕生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巧合的過程,雖然生命極難存在,然而在整個宇宙中,擁有着數之不盡的天體,我們相信在宇宙的某些角落和地球一樣,也有着一羣生命在那裏繁衍生息,那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然而受限於宇宙的廣闊,我們或許永遠不能相見。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