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高血壓,除了生活方式干預,口服降壓藥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比較迷茫,市面上的降壓藥那麼多,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下面,我們就詳細來聊一聊平時常見的幾種降壓藥,以及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選擇降壓藥。

常見的降壓藥主要有鈣離子通道劑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

1. 利尿劑

利尿劑主要有噻嗪類利尿劑、碳酸酐酶抑制劑、髓袢類利尿劑、保鉀利尿劑等4種。常見的噻嗪類利尿劑中,又有噻嗪型利尿劑和噻嗪樣利尿劑之分,我們平時看到以噻嗪結尾的藥物就是噻嗪樣利尿劑,比如氫氯噻嗪、苄氟噻嗪等。

利尿劑主要是通過減少血液中鈉和水的量,來減少血液對動脈壁的壓力,從而發揮降壓的效果。

如果你是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心力衰竭的人羣,那麼可優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有痛風的話,你應該禁用噻嗪類利尿劑。

2. CCB

鈣離子是通過細胞膜上的高選擇性通道進入細胞的,如果細胞內鈣超載,那麼就會出現高血壓等一系列異常。鈣通道阻滯劑(CCB)就是對細胞膜上的通道進行“有效管理”,通過擴張血管來發揮降壓的目的。我們平時經常看到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就屬於CCB。

CCB的降壓效果很強,輕、中、重度高血壓患者都可以使用,但藥效會呈現劑量依賴性,也就是說,藥物劑量大,降壓效果好。另外,在實際使用時應儘量選擇長效製劑,才能保證平穩持久有效降壓。

3. ACEI

ACEI通過競爭性的抑制非特異性酶ACE,抑制AngⅠ轉化成收縮血管的AngⅡ,來緩解血壓升高。我們平時經常見到的卡託普利、福辛普利等以普利結尾的藥品通用名,就是ACEI類藥物。

ACEI類藥物對合並左心室肥厚及既往心肌梗死、合併左心室功能不全、合併糖尿病腎病、冠心病高危等的患者比較友好。尤其是針對糖尿病腎病患者,ACEI類藥物可減小腎血管阻力,增加腎臟血流,延緩腎臟病變發展。

但是,ACEI類藥物有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會出現乾咳、低血壓,導致患者用藥的依從性不高。

4. ARB

ARB與ACEI類藥物有共同之處,就是作用於AngⅡ受體,但是ARB可以更加精準的抓住目標——AngⅡ受體,防止其逃跑,阻斷RAAS更加直接充分。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纈沙坦類降壓藥,就是ARB類藥物。

ARB類藥物適用於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患者,而且有一個明顯優點,那就是不會出現血管緊張性水腫、乾咳等不良反應。雖然藥效也具有劑量依賴性,但不會隨着劑量增加而增多不良反應。

高血壓合併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腎病、房顫等疾病的患者可以優先選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ARB可導致畸形,因此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應禁用。

5.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能夠拮抗減慢心率、過度激活的神經激素進而發揮降壓作用,而且還兼備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功效。常見的美託洛爾、阿替洛爾等降壓藥就是β受體阻滯劑。

如果你在患高血壓的同時伴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主動脈夾層等,那麼可以選擇β受體阻滯劑。

但是如果你是高血壓合併哮喘、嚴重心動過緩以及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β受體阻滯劑是應該禁用的。

通過了解這些降壓藥的知識,我們發現,在選擇降壓藥物的時候,要綜合考慮患者的高血壓類型、基礎性疾病以及合併症、肝腎功能以及藥物的適應症、禁忌症以及依從性等方面。

也就是說,其實不存在最好的降壓藥,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降壓藥!

我們在實際使用降壓藥時,詳細告知醫生自己的身體狀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