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曾用“一箇中國,四個世界”來形容我國之幅員遼闊和發展不均衡。

近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李靜和李希課題組牽頭在柳葉刀公共衛生子刊發佈的全國98萬人調查發現,經年齡和性別標準化後,我國10.3%居民爲心血管病高風險人羣。

其中,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和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高風險居民比例較高,分別達12.6%和11.4%,而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較低,僅爲8.0%。

圖1 不同地區心血管病高風險人羣年齡、性別標化檢出率差異

心血管病高風險定義爲估計的十年心血管病發生風險大於20%。

研究還定量評價了12種心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包括血壓升高(≥140/90 mmHg)、總膽固醇升高(≥5.0 mmol/L)、血糖升高(≥7.0 mmol/L),超重或肥胖(BMI ≥25 kg/m2),以及吸菸、飲酒、不健康膳食(水果、蔬菜、全穀物或豆類攝入過少,紅肉攝入過多)、缺乏體育鍛煉等。

結果發現,東北和華北雖同屬高危地區,但華北地區主要受到肥胖和血壓因素的影響,而東北則主要是副食問題,即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紅肉攝入過多。

此外,雖然華南地區心血管疾病高風險居民比例低,但主食喫得不太健康,全穀物和豆類攝入不足,而且血糖、血脂異常以及體力活動不足全國居首。

研究還發現,中國平均氣溫越低的地區,高血壓、肥胖以及副食等因素風險越高,而主食、代謝和體力活動方面因素的風險越低。

此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在城市地區副食因素風險越低,農村地區則代謝和體力活動方面因素風險越高。

就吸菸飲酒因素而言,在城市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越高,吸菸飲酒的居民比例越低。但在農村地區,人均GDP越高,吸菸飲酒的居民比例反而越高。

研究者指出,揭示心血管病高風險居民的地理特徵,對我國的心血管病防控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對人羣篩查項目等方式開展全面的危險因素調查是必要的,有利於防控策略的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這項研究的數據來自心血管病高危人羣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項目。

該項目於2014年由政府立項支持,截至2019年底,已在大陸地區31個省級行政區選擇了252個項目點(包括152個縣級地區和100個城市地區),覆蓋了55%的地級市。該項目已完成390萬35~75歲常住居民的心血管病風險篩查。

當前研究通過系統抽樣對上述252個項目點的98.3萬居民數據進行了分析。

來源:Xi Li, Chaoqun Wu, Jiapeng Lu,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Chin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 5: e672-681.

本文轉載自中國循環雜誌,作者文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