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擴內需促循環發展高峯會議在漢舉行

第29屆中國食品博覽會暨中國(武漢)國際食品交易會昨天(12月3號)在武漢開幕,全國食品工業“三品”成果首次集中亮相。在同期舉行的食品工業擴內需促循環發展高峯會議上,後疫情時代,食品行業如何危中尋機成爲熱議焦點。

民以食爲天,食品消費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息息相關。從喫得飽到喫得好,再到喫得健康喫得幸福,食品供應體系也要從供給保障、食品安全保障,逐步提升到食品可持續供給與營養健康保障這一更高層面。

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平均爲1.32%,食品工業中食品製造業最高僅爲0.82%,飲料僅爲0.7%。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祕書長於學軍看來,用科技創新加快推進食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已成當務之急:

“目前食品行業中低端產品比較多,滿足不了高端人羣的需求,還是要以科技創新來解決這個問題。”

全國食品工業“三品”成果首次在食博會集中亮相

本屆食博會上,455個全國食品工業“三品”成果首次集中亮相,其中68家“三品”行動先進企業和精品進行線下展示交流。勁酒、周黑鴨、老乾媽、好想你等一批知名品牌,彰顯我國食品行業發展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

在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展臺前,9種不同風味的蘇打氣泡水一字排開,“0糖0脂0卡路里”的字樣分外醒目。這一“三品”專項行動中的增品種精品成果,上市兩年來銷售火爆,成爲飲料市場的“現象級”網紅產品,預計今年銷售收入接近30億元。元氣森林政府公共事務部負責人黃健告訴記者,元氣森林成功的祕訣,在於通過科技研發和大數據分析,採用價格更高、更天然的赤蘚糖醇代替傳統蔗糖:

“這款代糖是不會讓身體裏的血糖產生變化的,我們一方面是加強研發的力量,把更好的原料引進來,規模化生產。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加強工廠的環保綠色升級。”

提高發展水平,增加有效供給,是後疫情時代食品行業突圍的良方。疫情期間暴露出來的一些產業短板,同樣蘊藏機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祕書長於學軍說:

“這次疫情期間,嬰幼兒乳品裏邊很多配方的原料,象OPO結構脂、乳清蛋白,基本全部從國外進口,疫情以來進不來了,那就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口糧問題,所以產業鏈必須要打通。”

作爲工業大省和農業大省,湖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加工、優質白酒、高檔卷煙和畜禽蛋肉成品生產基地。2019年全省食品產業規模接近7000億元,成爲湖北第三大支柱產業。

全國食品工業“三品”成果展區

湖北省經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處長尹傳銘說,湖北將圍繞補短板加快實施“三品”專項行動,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食品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

“食品行業不是單純的傳統產業,往後走它應該是集各種高新技術、生物技術於一體,與大健康融合起來。要苦練內功,提高智能化裝備水平,特別是原料的精細成分、配方面向不同受衆的個性化需求,要把它開發出來。”

湖北臺記者楊曉

通訊員陳萍

編輯周漫、餘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