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爲每棵古樹名木製作“身份證”需採集50項信息

12月4日,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召開重慶市第五屆古樹名木及古樹後備資源普查動員暨技術培訓會,至此,重慶市第五屆古樹名木及古樹後備資源普查工作全面拉開序幕。普查工作從2020年11月開始,到2022年6月結束。

園林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有生命力和多種功能的基礎設施。2020年3月1日,新修訂的《重慶市城市園林綠化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當對古樹名木進行調查、鑑定、定級、登記、編號,建立檔案,設立標誌。

爲保護好城市具有生命力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重慶自1991年至今,已連續開展4次古樹名木普查工作,現登記造冊古樹名木達3000餘株,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第四次古樹名木普查距今已有10餘年,因此,市城市管理局決定開展第五次城市古樹名木及古樹後備資源普查工作。

古樹名木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珍貴稀有的樹木,具有歷史、文化、科研價值和重要紀念意義等樹木的統稱。古樹名木記錄了大自然的歷史變遷,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生命力的“綠色文物”。保護古樹名木,不僅是保護城市自然生態,也是保護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滄桑之美,保護城市記憶與鄉愁。

此次普查不僅要對古樹名木和古樹後備資源每棵樹的樹種、級別、樹齡、胸圍、冠幅、位置等近50項文字、影像信息進行準確採集外,還要根據每棵樹具體特徵編制獨立特徵碼,使每棵古樹名木及古樹後備資源有自己獨立的“身份證號碼”,實現“一樹一碼一檔”。

在開展普查工作的同時,市城市管理局正在智慧城管大數據平臺下,加緊建立園林數據分平臺和古樹名木及古樹後備資源保護模塊,力爭在普查工作完成時,基本實現古樹名木及古樹後備資源數字化、智能化管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爲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游新聞聯繫。

舉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