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針對老年人金融服務的“數字鴻溝”話題引發各方關注,隨之而來的,是包括銀行養老理財在內的養老金融也成爲市場熱議話題。

今年以來,銀行機構爭先佈局養老金融,推出各類養老理財產品,而銷售情況卻並不樂觀。

是“真養老”,還是“概念秀”?

目前來看,養老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保障水平較低、名不符實等問題受到市場詬病,養老金融優質供給依然不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業內人士認爲,健全養老理財市場,爲老年羣體提供專業化、多元化、個性化的養老金融服務已是當務之急。

01

銀行爭先佈局養老金融

近年來,北京、廣東等多地出現了借“以房養老”概念實施非法集資或者轉移老年人房產的案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方面,當前我國正規養老理財市場仍不夠完善;另一方面,老年羣體確有養老金融之需求。

10月25日,騰訊理財通攜手清華大學發佈的《國人養老準備報告》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老金結構失衡,在嚴重依賴第一支柱基礎養老金的同時,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與第三支柱商業養老金的規模嚴重偏小,發揮作用十分有限。

近年來,國家政策層面開始發力,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相關政策,如針對商業保險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對養老保險產品的相關約束做了規範化說明;針對公募基金層面的《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則開啓了對養老產業第三支柱的佈局。

養老金融正在成爲各家資管機構爭先佈局的新風口。今年以來,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密集推出養老理財產品。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7月份,已有16家銀行發行了共計122只養老理財產品,而2019年全年,僅有6家銀行發行了共計152只養老理財產品。

普益標準分析稱,在養老市場需求激增與國家政策引導之下,我國養老體系結構將逐步優化,養老第三支柱將迎來較快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覆蓋面廣、運作穩健、客戶信任度高的銀行理財將承擔重要角色,成爲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居民將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養老資產配置,進而爲銀行養老理財業務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

02

養老理財產品銷售“遇冷”

然而,不少銀行養老理財產品的銷售“遇冷”。既然有需求,爲何供給不受歡迎?

近日,《金融時報》記者走訪北京市的幾家銀行網點發現,理財經理對於養老理財產品並沒有很高的推介熱情,有的客戶聽完推介後也並沒有購買。

“小任經理推薦的這個養老理財產品投資期限是3年,預期年化收益率爲4.5%至5.5%,除了期限長點、收益率高點以外,與其他理財產品沒有什麼明顯區別,都是到期還本付息,‘養老’體現在哪兒呢?”北京市民李富仁大爺對記者說。

記者發現,目前,銀行的一些養老理財產品雖然在產品名稱上體現了“養老”這一主題,但實際上並沒有設置養老保障的金融功能;一些養老金融產品覆蓋面窄、保障程度不足,讓消費者覺得解決不了大問題。

03

是“真養老”還是“概念秀”

記者通過對比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發現,銀行養老型理財產品具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產品投資期限整體偏長,以2019年發行的152只養老理財產品爲例,其平均投資期限超過1年,達428天,而普通理財產品的平均投資期限約爲185天;二是收益率相對較高,一般可以達到年化收益率4%至6%。

某股份制銀行推出的首款公募養老理財產品在設計上還引入了流動性安排,即“產品成立滿兩年後,每年將向投資者返還25%的份額”,用於滿足投資者支付生活費用、醫養費用、旅遊費用等日常開銷的需求,從而實現長期投資目標下的短期流動性安排。

華泰證券固定收益團隊表示,在市場現有的銀行養老理財產品中,投資期限在1年以下和3年以下的產品數量佔比分別爲87.2%和94.0%,資產投向集中於高流動性、短期固定收益類資產,與現有普通理財產品的區分度不大,導致養老理財產品特色不鮮明、缺乏吸引力。此外,分析人士稱,當前銀行養老理財產品還存在同質化嚴重、銷售人員認知不足等問題。

04

產品設計應完善養老功能

金融如何支持和服務養老事業?對於老百姓而言,最爲直觀的還是各種養老金融產品。

總體來看,養老金融市場需求大,但優質供給依然不足,市場潛力仍未得到充分釋放。

“養老金融的服務對象是老年人羣體,金融產品和服務只有滿足這部分羣體的需求,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養老金融在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上的統一。”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國人養老準備報告》建議,金融機構應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養老金融產品功能和特點的研究,積極開展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在以保障爲主的產品功能設計上,充分注意到居民在養老階段最主要的需求是健康保障,在設計相關金融產品時,可多與居民的健康保障需求相結合。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監管層將穩步推進創新試點,選擇少數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先行開展養老金融試點。支持相關機構發展體現長期性、安全性和領取約束性,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養老金融產品,包括養老儲蓄存款、養老理財、專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等,力爭通過示範引領,爲養老金融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董希淼表示,銀行還應加強人員培訓,增強專業服務技能,打造一支“更懂養老”的專業隊伍。如此,在辦理老年羣體業務時,才能做到更貼近、更理解、更順暢。老年羣體的理財需求也一定存在個性化差異,這需要專業人士規範營銷,將合適的產品提供給老年人。在服務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幫助老年人掌握更多防騙知識和技能,通過有效的金融服務手段協助老年人防範金融風險。

近日,一則“94歲老人被抬到銀行做人臉識別”的報道引發網友熱議,儘管事後當事銀行公開致歉,但顯然,銀行的服務問題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爲輿論的焦點。

事實上,從二十年前網點“排隊現象”引發的大討論,到後來信用卡還款的“霸王條款”敗訴,再到這一次“抬人刷臉”事件,每一次銀行服務受到質疑的背後,都凸顯着新舊服務理念的交鋒以及新技術變革與舊服務規則的碰撞。

但同時,我們也欣慰地看到,金融服務正是在這樣的碰撞中,迎來了實實在在的迭代升級。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這句話,對銀行服務同樣適用。

數字時代,如何讓金融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廣大人民羣衆,保證在數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落下”,對銀行業來說,既是金融科技的初心,更是金融服務的使命。

而伴隨着中國養老事業的蓬勃興起,通過新模式、新業態、新科技填補適合老年人的金融服務缺口,銀行業也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迎來新的增長點。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了明確要求。

那麼,如何打破智能科技壁壘,重塑老年服務體系?如何強化產品設計和場景服務的老年關懷屬性,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數字時代?這是銀行業在積極佈局養老金融的同時,亟待探索解決的難題。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是否還有一個人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互聯網金融時代,“數字”不應是“鴻溝”,而應成爲智慧的依靠;是人們垂垂老矣時,可以默契相依的“肩膀”。

這,或許是人們對金融服務“終極”的期待。

大家都在看

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趙萌 李嵐

編輯:餘嘉欣

校對:李柳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