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年底,新造車企也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這不,11月剛過,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哪吒、零跑6家新造車企就按捺不住欣喜,迫不及待對外公佈了其最新的銷量數據。

從11月的銷量數據來看,蔚來、理想、小鵬國內新造車“三劍客”分別交付5291輛、4646輛、4224輛的銷量數據,再創新高。此外,第二梯隊的威馬、哪吒、零跑銷量也趨於穩定增長之勢。誠然,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這已是一份不錯的銷量成績,但在特斯拉和傳統車企的圍追堵截下,新造車仍面臨着諸多挑戰,萬不可放鬆警惕。

“三劍客”悲喜交加

不出所料,常年領跑的蔚來依舊在11月佔據新造車銷量榜單頭把交椅。要知道,蔚來已經連續4個月呈大幅上升趨勢發展,而11月份的交付量更是達到了5291輛,同比增長109.3%。也是創下了自家月交付量新高。截止到11月底,蔚來汽車2020年累計銷量爲36721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1.1%。

具體從車型來看,蔚來ES8貢獻了1387輛;蔚來ES6貢獻了2386輛;蔚來EC6貢獻了1518輛。可見,作爲銷量支柱,ES6表現依舊穩定,考慮到其補貼後超過30萬元的價格區間,這一成績,對於新造車而言,確實足夠體面了。

而高於預期的銷量表現,似乎也對蔚來的股價帶來足夠的刺激。如今的蔚來汽車目前的市值在國內汽車品牌中已經超過比亞迪位列第一。眼下,對於蔚來而言,用多點開花來形容應該也並不過分。

緊隨其後的理想,在11月份交付量爲4646輛,環比增長25.8%,同蔚來一樣,也是創下單月交付量紀錄。今年前11個月,理想累計交付量爲26498輛。

雖然這一“增程式路線”最初並不被業界看好,但好在,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如今理想ONE已經普遍被消費者所接受。畢竟,若單從車型銷量緯度來看,理想ONE有望成爲今年造車新勢力交付量最高的單一車型。不過,筆者真的是好奇,僅憑一車“闖天下”的理想,還會持續爆發多少後勁呢?

在門店佈局方面,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45家零售中心,覆蓋38個城市,雖然無法匹敵蔚來多大189家零售門店,但最起碼,從新造車不大的體量來看,也算是有了初步的銷售規模。

另外,小鵬汽車在11月份共銷售了4224臺,同比增長342%,也創下2020年內月交付新高。細分車型來看,小鵬P7交付量爲2732輛,環比上月增長30%;小鵬G3單月交付量爲1492輛,環比增長59%。

不過,從數據中不難看出,定位更爲高端的小鵬P7增速相比前2個月明顯放緩,僅僅比十月份多了628輛。

當然,這主要還是源於P7與競品車型對抗乏力所致。雖然目前比亞迪漢EV並未公佈11月份銷量,但其10月7545輛的銷量冥冥中或許已經註定,11月依舊會壓制小鵬P7。此外,在特斯拉的接連降價衝擊下,小鵬P7雖然推出了保價政策,但從銷量來看,仍然受到了特斯拉降價的影響。而這,對於向高端化轉型的小鵬而言,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還需繼續努力

除了新造車頭部三強外,第二梯隊威馬、哪吒、零跑也公佈了11月銷量數據。

11月,威馬汽車銷量爲 3018輛,同比激增174.6%,實現環比“九連增”。雖然威馬官方並沒有發佈具體到單一車型的銷量數據,但若以此前其公佈的“2020年1月-11月期間,威馬EX5累計銷量近2萬輛”的數據來看,目前承擔起威馬汽車主要銷量的仍然是威馬EX5車型,威馬EX6車系的銷量應該佔比並不大。

這就意味着,如果威馬EX6始終沒有起色,恐怕未來市場競爭中,也只能交由老款車型EX5強撐局面。不可否認,隨着理想的迅速崛起,威馬無論是聲量還是銷量上正逐漸淡出新勢力第一陣營。不過,近期其也在籌劃上市事宜,而至於威馬最終能否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同,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哪吒汽車11月銷量爲2122輛,同比增長92%。目前,哪吒汽車旗下共有三款車型在售,分別是定位小型SUV的哪吒N01、哪吒V以及定位緊湊型SUV的哪吒U。

但客觀的講,眼下的哪吒局勢其實也並不明朗。如今,哪吒V於11月初剛剛上市,無不承載着哪吒汽車更多的希望,但從銷量來看,11月其月銷1067輛的成績也僅僅只是及格的水平,與此前哪吒汽車營銷公司執行副總裁胡恩平公開表示的5000臺月銷售目標相差甚遠。

且不說,哪吒V在小型純電動SUV市場中面臨着如比亞迪元等衆多的競品車型。況且,月銷量能超過2000臺,更是眼下新造車在中小型純電領域難以突破的天花板。哪吒想要憑藉哪吒V來個大逆襲,恐怕希望不大。

對此,同樣聚焦微電市場的零跑無疑給哪吒好好上了一課。11月數據顯示,零跑銷量爲2032輛,環比增長17%。雖說從11月數據來看,零跑T03依舊成爲絕對主力,11月銷量達到1927輛,上市至今累計銷售達7285臺,但零跑明白,一味的深挖微電市場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所在,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定位中型純電SUV零跑C11才得以順利入局。作爲一輛完全自主研發,NEDC續航里程超過600km的車型來說,其預售價能夠定在16萬元,也勢必爲零跑C11提供了絕佳的入局籌碼。

總的來說,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勢走高,11月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普遍呈增長態勢。儘管特斯拉國產化以及合資品牌的電氣化轉型爲新勢力帶來了不小挑戰,但仍不能否認,隨着新造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也爲新能源領域格局增添了不少變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