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水浒,就不得不说一个成语:逼上梁山。这个成语,是从林冲故事演变而来。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安分守己,和妻子和睦,偶尔也出钱出面帮助别人,在京城也只能算是个底层老实人。不过,随着高衙内的出现,林冲的命运完全变了。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林冲身在官场,碍于高俅的权势,不得已忍了。后来,高衙内又调戏林娘子,林冲还是忍了。林冲的隐忍,没有换来太平。相反,高俅步步紧逼,陷害林冲。林冲先是误入白虎堂,后来刺配沧州,看守草料场又差点被火烧死,忍无可忍,林冲怒起反抗,杀了陆谦、富安等人。

就这样,林冲从一个守法的禁军教头,终于被高俅逼得落草梁山。林冲的一生,就是“逼上梁山”的过程。所以,逼上梁山的主语,是高俅,是北宋末年黑暗的官府、奸臣。

那么,108将中,有多少人是被当时的官府、奸臣逼上梁山呢?难道只有林冲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仔细盘算下来你会发现,有相当多的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

首先,先说没有争议的好汉。

比如武松,他就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武松本是无业游民,因为打虎,被阳谷县知县聘为步军都头。后来,武大郎被潘金莲、西门庆等人害死,武松第一反应没有去杀人报仇,而是搜集证据,找到人证物证,然后一纸状书告到县衙。

但是,阳谷县知县没有受理案件,因为知县乃至于几乎所有县衙官吏,都已经被西门庆收买了。

不得已,武松只能暴力报仇,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发配到孟州后,武松因为醉打蒋门神,又被蒋门神联合张都监、张团练陷害,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武松怒极,大闹飞云浦,杀了张都监全家及蒋门神、张团练,这才落草二龙山,后来又上梁山。

与武松有类似经历的,还有鲁智深。

鲁智深前期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结果三拳打死镇关西,逃亡江湖又做了和尚。在大相国寺,鲁智深曾差点打了高衙内。后来为了救林冲,得罪了高俅,鲁智深只能一把火烧了菜园子,继续流亡。后来,鲁智深遇到杨志——又一个苦命人,在曹正的帮助下,两人杀了二龙山的大王邓龙,从此落草二龙山,后来归顺梁山。

这样的好汉,远不止武松、鲁智深,像戴宗、雷横、史进、解珍、解宝以及地煞星中的朱武、孙立、裴宣等好汉,都是这样。尤其是裴宣,作者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他的经历。

姓裴名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为因朝廷除将一员贪滥知府到来,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

就因为正直,裴宣就被奸臣发配到号称死亡之地的沙门岛。可想而知,当时的官场有多黑暗了。可以说,裴宣某种程度上与林冲一样。

其次,再说有争议的好汉。

哪些好汉被逼上梁山,存在争议呢?典型的有宋江、卢俊义、秦明等人。部分读者认为,他们本人有问题,或者是被梁山所害,才上梁山。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人之所以上梁山,本质还是因为官府。

比如宋江,喝醉酒写了一首诗,直接被认定为反诗。宋江统帅梁山百余大将,近十万大军,尚且没有造反之心,之前沦落为罪犯,连个仆人都没有,又怎么会有造反之心?靠意念去造反吗?

蔡九知府都觉得不用在意,可是,黄文炳非要小事弄大,大事弄出人命,一心要弄死宋江,巴结蔡九,为自己做官铺路。蔡九知府也信了他的话,若不是梁山好汉来救,宋江和戴宗都要死两次了。

如此官府,不是害人是什么?

还有卢俊义,相当多的人说吴用的藏头反诗害了他。其实,卢俊义的事儿,还是怪梁中书,卢俊义几代良民,从没有造反之心,也没那个实力。就是李固也知道,所以他为了害死卢俊义,夺其妻子,霸其家产,不惜以500两黄金贿赂蔡福蔡庆,当然还贿赂了梁中书。

试想一下:如果卢俊义造反之事坐实,有可靠的证据,李固还需要去贿赂吗?放在今天,有人在你家写了一首反诗,说你造反,你觉得这有说服力吗?吴用的反诗,顶多是导火索,根本不是本质。

本质的本质,就是李固想害死卢俊义,梁中书腐败无能。

同样的还有秦明。诚然,宋江、花荣杀百姓不对,该批评,但是秦明一家老小之死,岂能怪到宋江头上?

秦明是谁?都统制、地方大员,三品高官,真正的司令级别统帅。这样的人,下午去打仗,晚上有人说他造反,谁信?至少得怀疑一下吧?可是呢,官居四品的慕容知府根本不管,直接杀了秦明的老婆,这样做法对吗?

宋江都大闹无为了,已经被认定是反贼了,地方也只能派人去监督,没有直接杀他父亲。秦明一个三品大员,慕容知府凭什么不加审判、不报告皇帝而直接杀其妻子?说白了不就是慕容知府滥用权力(其实他还没这个权力,不过仗着姐姐是贵妃而已)吗?

所以,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官府。

事实上,当我们稍做统计就会发现,108个好汉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是被官府所迫,包括一些朝廷降将都是。比如宣赞,就因为长得丑,恼死了郡主,结果就不被王爷重用。

如果再扩大一些范围,那些不做官的好汉,很多不也都是被逼上梁山?

阮氏三兄弟,打鱼为生,结果被王伦断了活路不说,官府每次来征剿还祸害他们;朱武、陈达、杨春,也是被官府的官司所害……如果不是官府所迫,那么多人,哪一个肯去落草为寇?去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看问题,你得看到本质,而不是看到表面就去痛骂。骂宋江,骂梁山好汉何其容易,但这真是作者的本意吗?读者不妨自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