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要評比出第二猛將,很難,因爲一直存在爭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讀者認爲是關羽,有人選擇馬超,若要問我,我肯定認可趙雲,旁人還可能覺得是典韋、許褚甚至張飛。但是,若論第一猛將,毫無疑問會是呂布。

呂布憑啥是第一猛將呢?因爲在虎牢關之戰時,天下英雄都認識並看到了他的厲害。

虎牢關下,呂布先是一戟幹掉了張楊部將穆順;接着只用十餘合,一戟砍斷孔融部將武安國手腕;公孫瓚親自迎戰,很快敗下陣來,這時候張飛出戰呂布,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再次上前夾攻,又戰數十回,依舊不敵。直到劉備也加入戰陣,呂布仍舊打了很長時間,這才敗退。

即便不考慮劉備,關羽、張飛也都是超一流猛將,能與他們任何一人對敵幾十回合,哪怕輸了,也可以稱爲猛將。呂布能一人單挑關張,足以證明其第一猛將的地位。

但是,作爲第一猛將,不是誰都怕呂布。至少,張飛就不怕呂布。虎牢關前,張飛敢於單挑呂布;在徐州,張飛也幾次叫呂布出戰單挑,兩人後來還打了一百多回合。張飛甚至敢劫呂布的馬,可見他不怕呂布。

問題是,明明知道呂布武藝過人,比自己強,張飛爲何還總是挑釁呂布呢?他不怕被呂布殺了嗎?

其實,這個問題,得從張飛角度和作者角度去理解。

從張飛角度來看,一方面是因爲他武藝的確很高,一方面是他看不起呂布,對呂布有怨恨。

先說張飛武藝。

張飛的武藝,就算排不上三國猛將第二,也不會比第二名猛將差。他和呂布交過幾次手,有單挑,有羣毆,單挑過一百回合以上,羣毆時也有百回合。無論哪一次,他都沒輸。這足以說明,張飛武藝之高。

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

也即是說,即便張飛的武藝比呂布低,那麼也不會低很多。假設呂布戰鬥力爲100分,張飛也有99.5分或者更高。

所以說,即使讓張飛和呂布在最好的狀態下單挑,呂布要想打贏張飛也不容易,最起碼也得三百回合之後。三百回合後,張飛也只是漸落下風,而不是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要想徹底打敗張飛,恐怕真得要天時地利人和了。而且呂布有幾個老婆,身體估計不太好,長期鬥下去,說不定還不如張飛呢。

這種狀態下,張飛何必怕呂布?自己底子硬氣,看誰都無所畏懼,不服就幹,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再說張飛怨恨。

張飛開始是瞧不起呂布,畢竟呂布殺了丁原、董卓,又連累王允,堪稱“滅爸”。故而,張飛一見他就罵他是“三姓家奴”。到後來,徐州丟了,張飛就開始恨呂布了。

劉備和關羽外出,留張飛守家。張飛貪酒,打了曹豹,曹豹又是呂布的老丈人,他生氣就趁張飛醉酒,告知呂布。就這樣,呂布奪了徐州。徐州是陶謙讓給劉備的,兵糧足備,是發展的好地方,這下痛失徐州,劉備又得白手起家了。那會兒,張飛差點拔劍自刎了。可以說,呂布把張飛害得不輕。

所以,張飛對呂布簡直恨極,說是“生啖其肉”也不爲過。正因如此,所以張飛纔去奪呂布派人買的馬匹。

對一個人怨恨至極的話,就不會怕他了。所以,別說張飛武藝高,就是他沒有武藝,恐怕也不會害怕呂布。

從作者角度來看

演義中的張飛,莽撞、勇武、耿直而又可愛,嫉惡如仇又不畏權貴,爲了大漢,爲了大哥,他從無畏懼。你說這樣的好漢,看到呂布這樣反覆無常又把他害慘的小人,能不生氣嗎?會不想去打敗他嗎?怎麼可能不想去弄死他呢?

如果張飛看到呂布就害怕,因爲呂布武藝高強,就畏畏縮縮,甚至嚇得直哆嗦,那還是張飛嗎?

劉備一個編草鞋的底層人物,張飛敢傾家蕩產跟隨他,哪怕劉備顛沛流離,張飛也不離不棄;跟劉備帶着幾百人就敢面對數千數萬黃巾軍;曹操幾十萬大軍追來,帶着二十騎就敢在當陽橋,阻止曹軍。

這樣的張飛,你說他怕呂布,誰信啊!在張飛心裏,區區呂布算什麼?就是再有一個呂布,他也不怕!

所以,從作者角度來看,只有敢於挑戰呂布的張飛,纔是最合適的,這樣寫也符合人物性格,塑造角色纔算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