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月以來,三水區理工學校(以下簡稱“三水理工”)機電教研組長戈雲嬌格外忙碌。12月初,她和搭檔何紹信共同指導的4名學生,即將參加“電氣安裝與維修”項目的市級賽事。他們每天反覆練習、糾錯,只爲在賽場上發揮最佳水平。

指導學生科學備賽,已成爲戈雲嬌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從教9年,她憑藉一腔熱血和專業能力,曾多次指導學生在國家級賽事中摘金奪銀,助力學生擁抱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戈雲嬌還大膽創新,推動其所在學校的機電專業入選廣東省首批雙精準示範專業。

嚴要求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普通高中有高考,職業學校有大賽。一直以來,三水理工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讓師生在實戰中快速成長。2015年,作爲學校機電組的骨幹教師,戈雲嬌開始負責“電氣安裝與維修”賽項指導。

參加“電氣安裝與維修”賽項,需要學生兩人組成一隊,一人負責接線,另外一人負責安裝。比賽的4個小時中,兩名成員互相配合,使得電器及照明設備按照任務說明中的情況實現運轉。這看似一場耐力和默契的比拼,實則是技藝高低的較量。

從動力線路的安裝到參數設置,再到故障檢測,戈雲嬌賽前專注於每一個細節的教學,教導學生精益求精,有效提高學生的實戰水平。賽前一個月的集訓,她先讓學生逐個擊破各單元的實操,再通過套題訓練及時查漏補缺,做到整體提升。

“要想在比賽中拿高分,必須拼工藝和速度。”戈雲嬌要求學生在賽場上力爭實現零誤差,提出“手工鋸線槽的縫隙小於0.5毫米”“爲故障排除預留出半小時”等嚴格要求。“希望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將來可以走得更遠。”戈雲嬌說。

戈雲嬌正在實驗室內指導學生備賽。

今年10月,三水理工學生吳呂淵與李陽鎮在“電氣安裝與維修”省級賽事中奪得一等獎。明年畢業後,他們二人可免試進入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深造。

吳呂淵說,戈雲嬌是個專業能力強、待學生溫柔的老師,她有着一雙“火眼金睛”,總能及時發現大家的負面情緒和技術漏洞,引導大家確立奮鬥目標。“沒有戈老師,或許就沒有今天的我。”他說。

2018年以來,戈雲嬌所指導的學生曾獲得國家級賽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省級賽事一等獎3個。據統計,三水理工機電專業近3年已有8名學生被譽爲高職院校“小清華”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免試錄取。

擔重任 打造省級示範專業

與大賽指導相似,在引領學科專業方面,戈雲嬌同樣善於在實戰中提升,在總結中進步。

2017年,戈雲嬌開始擔任學校的機電專業教研組長。儘管學校領導只提出“留住優秀師資”的要求,她的內心依舊忐忑,擔心自己沒法勝任。

“你都沒有嘗試過,怎麼知道不行?”很快,戈雲嬌調整狀態,積極投入專業建設。遇到不懂的問題,她就虛心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有的工作一人做不來,她就通過充分溝通、合理分配工作任務等方式,凝聚科組的集體力量。

“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不同於普通高中,推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堅持以賽促教,至關重要。”得益於戈雲嬌的大膽創新,機電專業逐步打造成爲三水理工的示範專業,並於2018年入選廣東省首批雙精準示範專業,於今年入選佛山市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

這幾年,該校機電專業學生的專業成績也逐步提高,電工中級考證通過率接近99%,畢業生受到企業的普遍認可與好評。畢業生鄭永聯等人更是成長爲佛山科勒有限公司的技術骨幹。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幫助學生提升的同時,戈雲嬌也不忘個人成長,用好每次外出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刻苦鑽研工業機器人等新技術,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先後考取了電工高級技師資格證和電工高級考評員資格證。

此外,她還參編出版了教材《單片機技術式教程》,主持佛山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以企業需求爲導向的機電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獲得2018年度廣東省“創新杯”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

來源:佛山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