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伊犁這個關鍵詞紅透半邊天了,

先有“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傷透了!

後有“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紅衣駿馬奔騰在白雪皚皚的伊犁大地上。”人颯景美!#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很多人對伊犁的認識來源於這首歌

“那裏有美麗的那拉提,

還是那裏的杏花,

才能釀出你要的甜蜜。

……”

可可托海的帥哥們表示心碎一地!

填詞人跟咱們是有什麼仇?什麼怨嗎?

歌詞是要所有可可托海的男人打光棍的意思?

曉墨作爲一個資深的旅遊達人告訴大家。

風景各有特色,就如男孩各有各帥,不能拿來對比,但我們這一篇,

先講伊犁,有機會的話,咱再講可可托海。

01

伊犁纔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只有親身到過伊犁才知道,

伊犁是“她”,不會是他。

只有“她”,

才能表達伊犁的千般溫柔,萬種風情,

可策馬奔騰颯爆天,也可拈花微笑皎如水。

在中國廣袤的大西北,

有許多未被開發,或人跡罕至的處女地,

但伊犁不是,

恰恰相反,她還是一位有許多故事的女同學。

有多少故事?

這要從公元前176年說起,烏孫人融合大月氏人及其他部落,建立烏孫國。

成爲西域第一大國,有12萬戶,63萬人。

一百年後,烏孫國併入中國版圖,西漢在伊犁設都護府。

從東漢到唐初,伊犁先後被柔然汗國、西突厥佔領。

唐太宗派兵三次西征,統一西域,伊犁又回到了大中華的懷抱。

唐朝中葉以後,伊犁重新成爲西域各民族爭奪的風水寶地。

至元朝,被成吉思汗豪氣地納入版圖中,迴歸大中華懷抱。

到了清初,伊犁流域的噶爾丹部叛亂。

1755年,乾隆皇帝平定噶爾丹部。

1759年,又搞定了大小和卓叛亂,順帶把香香公主帶回了中原。

在伊犁設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

她又回到了我大中華的懷抱。

故事還有下文:

鴉片戰爭後,由於清政府腐敗,沙俄開始蠶食我國西部領土。

1860年開始,沙俄侵佔伊犁達10年之後。

1875年,清軍陝甘總督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

1882年,她終於又回到了大中華的懷抱。

以上的故事,曉墨已精簡了許多,細節相當折騰。

只能說,美人和江山都是相似的。

引無數英雄“不厭其煩”地競折腰啊!

02

美麗的那拉提

成就了大西北的“塞上江南”

伊犁之所以成爲二千多年的兵家必爭之地。

與那首《可可托海牧羊人》提到的“那拉提”息息相關。

接着一定有人發問:啥叫“那拉提”?

此處又有故事:

在成吉思汗西征之時,

蒙古大軍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沿途都是戈壁荒漠,到後來糧食耗盡,人困馬乏。

正當成吉思汗準備感嘆“天亡我也!”時,

忽然霞光四射,雲開霧散。

眼前一大片青青草原,間有湖泊碧藍。

鮮豔的小野花點綴其中,

野鹿、羚羊、野兔悠閒漫步其中。

尤如神話裏的世外桃源。

蒙古大軍立即翻身下馬,五體投地拜在地上,流着淚大呼:

那拉提!那拉提!!那拉提!!!

“那拉提”就是蒙古語“陽光”的意思!

曉墨就來帶大家看看美麗的“那拉提”爲我們打造的“塞上江南”。

伊犁的花期從3月到9月,是西北城市中花期最長的:

漫山遍野的薰衣草不是在普羅旺斯,而是在伊犁。

天山背景下的油菜花,太美了。

粉色的櫻花,是繡在草原上最有格調的花。

不知名的紅花,點綴了一季的春夢。

這不是電腦壁紙,而是曉墨用手機隨意拍下的照片。

伊犁的夏天,是草原裏寒煙碧翠。

白霧繚繞的樹林,碧藍如鏡的湖泊。

在雪山的簇擁下神祕、靜謐……

四周如此寂靜。

閉上眼睛,彷彿能聽見上天的呢喃。

喜逢金秋,伊犁草原滿載歡喜,

金色的、紅色的,各種樹木,

歡騰的、撲飛的,各種動物。

共同上演伊犁的豐收季。

03

冬季與馬

是伊犁最出彩的風景

伊犁的冬季,

氣溫到零下10度以下。

低溫的草原卻歡騰着別樣的生機。

大地堆冰砌玉,

森林鷹擊長空。

霧淞與紅葉相映成趣。

溫泉的水面雲霧氤氳,

泉邊有綠草青青,

水面有天鵝翱翔。

在這個冬季,伊犁最出彩的風景一定是這個畫面:

冰天雪地中騎馬奔騰的美女,

我們情不自禁地念起毛爺爺的詩句: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

女主角伊犁州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卻說:

我不希望被人叫美女,更希望大家通過視頻瞭解昭蘇的民俗風情和馬產業。

馬產業?

曉墨是第一次聽說,原來馬產業是昭蘇的主導產業。

是畜牧業、旅遊業、科技業的多元產業融合。

昭蘇每年舉辦天馬節,馬產業的各路精英都匯聚昭蘇。

大家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角逐——

曉墨從來都不知道,“天馬踏雪”是如此豪邁、壯觀的畫面

在厚雪覆蓋的大草原,

牧民們趕着駿馬於雪海奔騰。

萬馬競逐,

鐵蹄如風,

氣勢如虹,

捲起千堆雪——

即便在寒冬的新疆,也看得人熱血沸騰。

伊犁——拯救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神奇土地,

在賀嬌龍帶動下,再一次以速度與激情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04

人文、時尚與美食

天馬故鄉人颯景美還好喫

如上文介紹,伊犁有久遠的歷史。

伊犁將軍府、惠遠古城、錫伯古城……

每一個古蹟都收藏着許多故事,

記錄着伊犁在久遠歲月中的滄桑幻變。

現代城市發展,伊犁也不例外。

既有廣袤的草原,也有摩登的市區。

還有爲寵粉而建的民俗旅遊區,

民俗風情步行街——離街,

俄羅斯風情六星街,

錫伯民俗風情園,

歷史文化名村瓊庫什臺等。

至於喫嘛。

對於曉墨這種喫肉獸來講,

羊肉串和大盤雞是少不了的。

炒羊雜、牛骨頭、肉餅子等當地著名肉食肯定要嚐嚐。

烤包子,面肺子、拉條子等麪食也好喫得不要不要的。

至於饢啊,你可千萬別錯過。

除了曉墨熟悉的烤饢以外,原來還有黑小麥饢、皮牙子饢、黑芝麻饢、玫瑰花饢等等。

不用擔心飲食不習慣。

但要小心,別喫太撐了。

曉墨必須再三提醒自己,

因爲明天我就要去騎“天馬”體驗奔騰在草原的“速度與激情”啦!

圖源:網絡

作者簡介

曉墨:冰雪聰明,貌美如花,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閒來撰個文,抽空離個家。四處走走停停,裝作偶遇他。把酒講故事,管它真與假。

揹包行天下,遠方最瀟灑!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羣新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