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競演類真人秀《演員請就位2》自開播以來熱搜不斷,單期的播放量屢破1億大關,成爲近期熱度最高的綜藝。

最初,《演員請就位》靠的是演技破圈,爾冬升犀利點評陳宥維的“嚼口香糖”哭戲,李誠儒贊胡杏兒版《親愛的》,確實能帶給觀衆帶來爽感。

但之後呢?

與歌唱類節目不同,歌手留下可以循環、傳唱的作品,就是一種成功;但觀衆並不會對演戲片段反覆觀看。

所以,演員本身和節目所能帶來的現實意義,纔是《演員請就位》可以持續地傳遞觀衆的東西。

演員的處境與情緒,一定程度上能讓普通“打工人”產生共鳴。

節目中所呈現的演藝圈殘酷又真實的生態,又正是現實職場的一種映射。

S、A、B級的評級,代表着職業生涯縱向上升的空間;資深演員和新人演員,對比着入職的資歷的深淺;辣目洋子、馬伯騫,代表的是職場轉行的那一類人;陳凱歌爾冬升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則扮演着boss的角色,他們不同的性格碰撞,可以看做是職場同級別的部門領導們之間的博弈;四人調教演員的不同方式,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職員和領導的相處模式。

《演員請就位》中多位演員共同完成一個作品的形式,類似於現實工作中小組合作,每個人不同分工。

楊志剛和郭曉婷彩排時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很多電視機前的年輕人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郭曉婷的角色中,他們會思考身爲職場新人的自己,面對前輩如何溝通。郭曉婷的處理方式,是否真的有效?

看到倪虹潔訴苦自己現在只能接“媽媽類”的角色,包括溫崢嶸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在市場評級時只能得到B級,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前段時間網絡熱議的“35歲+的職場人無路可走”。美國職場調查機構的數據曾顯示,截止到2018年,蘋果的員工平均年齡是31歲,Facebook和LinkedIn的員工則只有29歲。在中國,這個數字只會更小。中年危機、尤其是中年女性的焦慮,在任何行業都普遍存在。

這些都是極容易在情感上帶入的部分。

同時,當觀衆仔細去觀察節目中演員的表達,他們的發言也能代表某一羣體的意識,引發人們去尋找答案。

節目中,李溪芮,認定自己就是《小時代》的顧裏;陳宥維去挑戰超越自己年齡和閱歷的《甄嬛傳》果郡王,都是對自己的定位和審視不足。

他們所代表的正是當下年輕人的掙扎,在一項針對1984名職場人士的調查報告中顯示,有超90%的職場新人在入職不滿3年就選擇跳槽。除了金錢方面,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對自己興趣、專長認知模糊,缺乏規劃,看不到未來。又廢又迷茫,觀衆在笑他們的同時,又何嘗沒有膝蓋隱隱作痛。

任敏在加入陳凱歌導演組後,曾暗自竊喜,覺得導演喜歡養生,肯定不用加班。結果沒想到,導演工作起來“不要命”,常常是早晨才收工。

職場中95、90後一代的真實想法,就是從骨子裏非常反感加班。

爲什麼年輕人反感加班?他們抗拒的是無意義的加班,個人意志在集體主義前的喪失,自我價值在無效時間下的消磨。所以,當陳凱歌提出要讓任敏一改往日的乖乖女形象,飾演叛逆女孩,並把整個劇本的核心部分交給她的時候,任敏再也沒有牴觸情緒,也沒有任何疲憊的表情。賦予責任和肯定能力,成了最棒的雞血。而背後的陳凱歌一切盡在掌握中,這是用人的智慧也是納賢的套路。

演員背後的行爲邏輯和困境,能給普通人,尤其是年輕人帶來情感上的共鳴和經驗上的思考。

所以,在觀看了節目後,如果你是職場打工人,這份問卷應該怎麼填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