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產手機及配件等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這些自主品牌商品成爲不法分子山寨仿冒的新目標。12月4日,杭州海關對外公佈,經權利人確認,該關此前在義烏出口貨運渠道查扣的1260個手機殼涉嫌侵犯“MI”商標權,海關正式對這批貨物實施扣留調查。

這是杭州海關今年第4次在貨運渠道查獲侵犯權利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MI”商標權的案件。“今年公司收到杭州海關寄來的海關知識產權確權通知好幾次了,有一批侵權手機殼只有幾十個,也被海關攔截下來了,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做得很細緻。”小米集團法務負責人劉振說,“在海關進行知識產權備案真的很有必要,海關根據備案對我們的商標專利等進行保護,查扣‘山寨貨’,實實在在保護我們的品牌。”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是走在前列的,企業真正享受到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給他們帶來的便利和實惠。”負責這起案件辦理的杭州海關所屬義烏海關知識產權科科長徐玫說。

在實際辦案和企業調研中,海關發現不少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有些企業明明知道自己的貨物被“山寨”並且出口了,卻不知道如何應對。“對於很多正在成長的企業來說,品牌形象的受損,可能會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徐玫說。

爲了幫助這些民營企業找到“維權辦法”,杭州海關關員走訪各大國際商貿城、跨境產業園區等小微企業聚集區,摸底調研轄區自主品牌註冊、備案情況,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瞭解企業維權現狀,宣傳普及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並以需求爲導向定製海關備案流程圖解,編髮微信線上推送,引導企業積極備案,將自主知識產權納入海關主動保護範圍。

功夫不負有心人。據統計,1~11月,浙江省知識產權新增海關備案2547項,自主知識產權備案數量居全國首位,同比增長近30%。

在培育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意識的同時,杭州海關還有針對性地嚴厲打擊侵權行爲。從權利類別、貨物特點、出口市場等角度對侵犯自主知識產權案件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總結特點,提升打擊精準度。

藉助大數據分析,今年5月義烏海關查獲了一批侵犯“uyustools”商標權的砂輪片。權利人是浙江一家民營企業杭州翰都實業有限公司。憑藉優質的品牌質量,公司的產品在國際市場銷路不錯,但也招來了一些山寨仿版。“我們企業是2013年在海關進行備案的,目前爲止杭州查獲的侵權假冒的案子有五六起了,備案的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我們把公司能備案的產品都在海關進行備案了,多一個備案多一個保障。” 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據統計,2020年前11個月,杭州海關扣留侵犯自主知識產權貨物21批次、53萬餘件。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通訊員 俞晶、周萍、洪玉) 編輯:王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