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的車燈好看,很多人練就了看燈辨車型的本領,尤其是夜間,遠遠一看就知道哪輛車是奧迪,甚至是什麼款型都一清二楚。

其實,這只是表面,除了好看好認,奧迪的車燈還有着更多的祕密,從鹵素前照燈到氙氣前照燈再到汽車LED技術,這一演變進程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其中,奧迪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呢?今天,AM車鏡就和大家聊聊奧迪的車燈——如何塑造品牌美學,如何造就強悍的功能。進而與大家探討,奧迪如何掀起照明技術革命?

在此之前,AM車鏡需要告訴大家的是,奧迪正引領汽車行業邁向汽車照明技術的新發展階段。

爲何這麼說呢,我們回想一下,一開始,汽車照明是爲了讓駕駛者看清前方的道路,但無論是煤油燈還是乙炔燈都不能很好的勝任這一工作場景,不但看不清道路,也難以避免碰上忽然竄到路上的動物或行人。一旦遇到下雨天氣,燃燒的火焰被澆滅,那就是駕駛者的噩夢,只能停車。

後來,白熾燈出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時間是1879年,用到汽車上雖然比起乙炔燈來說有着劃時代的意義,但各種缺點也很明顯。

再後來,鹵素燈出現,亮度更高、壽命更長、對黑夜的穿透力更佳,讓其至今仍然佔據着車界一哥的地位;哪怕現在的LED大燈、甚至激光大燈等大規模使用,鹵素燈依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但已經垂垂老矣。

隨着數字化前照燈和尾燈的出現,車燈的作用已經不僅僅侷限於照明或者保護行人和對象駕駛者了:車燈正在成爲本車與外部溝通和互動的媒介,更亮也更智能,而且在設計上將愈來愈個性化,並將實現定製選擇。

在車燈的進化過程中,奧迪一直在參與,比如,從鹵素燈到LED燈的20年間,奧迪一直走在最前沿。

舉例來說,2010年,在擋風玻璃上安裝攝像頭開始流行,用於監測其他道路使用者,而早在2003年,當時的奧迪A8就已經通過啓動動態前照燈射程控制實現了自適應車燈。兩年後,奧迪引入了動態轉向信號,通過奧迪R8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創新上的高超技能和先鋒作用。動態轉向信號使駕駛員能夠用眼角餘光察覺到指示方向的變化,安全性得到顯著提高,現在依然如此。2017年,隨着奧迪R8 LMX的亮相,奧迪在奧迪A8豪華版轎車上展示了以高清矩陣技術爲特點、帶有激光輔助燈的LED前照燈,這在量產車型上屬於世界首創。現在,奧迪正在將其矩陣式LED前照燈數字化,同時也在增加其多樣性。從今年開始,新款奧迪Q5上所使用的數字OLED尾燈就開啓了汽車對多設備的溝通大門,使得人們第一次配置車輛時能夠選擇新的尾燈設計。

當然,上述的介紹有些粗略,所以,下面我們就詳細講講奧迪車燈的漫長髮展史。

從白熾燈到數字高科技應用

我們從鹵素燈開始說,因爲鹵素燈使最初的技術進步成爲可能,而技術進步對汽車的外觀也產生了影響。

20世紀80年代不規則形狀的前照燈面世,20世紀90年代晚期清晰透鏡罩殼上市,奧迪的設計師們日益將車燈作爲汽車造型的一個關鍵因素,定義奧迪車型的外觀。

1994年奧迪A8的第二代氙氣前照燈和從2003年開始應用的可傾斜發光模組標誌着汽車照明的飛躍發展,將車燈質量和體驗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

2008年,奧迪引入並開始使用LED車燈技術,實現了巨大突破。它取代了以前未分割區段和不可分割區段的照明單元,大大超過了之前前照燈的效率、射程和照明性能。除了這次技術進步,發光二極管也賦予光源設計更高的自由度,因此,車燈作爲一種造型因素有了更深遠的意義。

矩陣分割和數字化進一步擴大了這種潛力:奧迪的車燈不再僅僅用於照明這樣一個單一目的。通過開創性地實現對外溝通,包括社會互動和實現多種照明設計選擇,它們創造了一種新的客戶體驗。

下面具體說說奧迪的前照燈技術

2004年,奧迪首次在LED前照燈中使用了發光二極管,用於奧迪A8的日間行車燈。發光二極管是一種把電能轉換成光能的半導體器件,它們的工作效率極高:能耗低、光輸出效率高。

2008年,奧迪R8首次使用了純粹由LED照明的前照燈。現在,LED前照燈是所有奧迪車型的標配(入門級車型奧迪A1除外)。

2013年,因使用LED技術,奧迪成爲首個獲得歐盟生態創新證書的汽車製造商。

發光二極管依然是現今前照燈技術的基礎,而遠光燈輔助系統通過探測對向駛來的車輛自動開關遠光燈,2013年,矩陣式LED前照燈爲奧迪A8的新應用鋪平了道路。遠光燈的25個獨立的發光二極管可以被分開激活或熄滅,甚至被調暗。從那時到現在,該照明系統通過攝像頭高精度探測其他道路使用者,避免了因熄滅獨立的發光二極管導致產生前照燈眩光,但同時仍能明亮地照亮道路。它基於導航,能對不同的駕駛情況產生響應,根據路線數據預分佈光線。至於智能彎道燈,則當駕駛員轉動方向盤時,車燈的焦點就會轉向彎道的方向。

2014年,激光輔助燈首次亮相於奧迪R8 LMX,前照燈射程增加了一倍。2017年,奧迪A8融合了最新的理念:奧迪激光輔助燈成爲奧迪OLED尾燈和高清矩陣式LED前照的特色,代表了競爭基準。每個前照燈都融合有兩倍16個小的、可單獨控制的發光二極管,形成多排矩陣式LED遠光燈。該系統提供最高精度的彎道照明、城市照明和高速公路照明,通過提高準確度避開其他道路使用者,對遠光燈進行補充照明。在車速最低爲70km/h(43.5mph)時激光被激活,作爲聚光燈照亮車前約600米(1970英尺)的距離。

2019年,採用DMD(數字微鏡元件)技術的數字矩陣式LED前照燈首次亮相於奧迪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奧迪e-tron。它標誌着奧迪又一次成功地在量產車型的近光照明和遠光照明領域實現了世界創新,因爲它是第一個以應用DMD技術爲特色的,而DMD技術起源於汽車上的視頻投影機。它的核心是一枚小小的芯片,這枚小小的芯片集成了130萬個微鏡,每個微鏡的邊長僅有千分之幾毫米,每秒可傾斜5000次。基於位置的不同,高性能LED發出的光通過經過特別計算的透鏡或結構不規則的反光杯集中抵達DMD芯片,光線從那裏通過透鏡或能遮蔽光束的吸收器抵達路面。與此同時,奧迪還有多達三項創新創造了更高客戶價值。除已知的更精確的、更可實現的功能之外,當車輛在高速公路(例如德國的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這項技術還可以在汽車前方鋪設一種“光地毯”。這種所謂的“車道燈”能夠照亮車輛自己的車道,並在變道時進行動態擴散,從而提高交通安全性。第二個創新:定位燈通過在車輛自己的車道上將車輛位置標示爲條形邊界來幫助車輛實現車道保持,尤其是在狹窄路段。第三個創新:與選配的夜視輔助功能一起使用的指示燈。它能監測靠近車行道的行人,並通過精密光錐提醒司機。

看看尾燈技術如何把信號功能演變成爲顯示屏

與前照燈相似,奧迪的尾燈也經歷了快速的演變過程。

2011年,LED爲奧迪A6的尾燈提供了新的視覺均勻性,提高了照明技術的效率,這也使其他道路使用者受益:LED剎車燈的即時響應使其能夠比白熾燈快0.2秒,因此,後面車輛的駕駛員能夠反應更快。於是,當車速爲100km/h(62mph)時,後面車輛能夠剎車的距離延長了近6米(20英尺)。2012年,奧迪在奧迪R8上引入帶動態指示功能的轉向信號燈。奧迪與審批部門密切合作,這一開創性的成就自此之後便成爲標準配置。由於轉向信號的移動,後面車輛的駕駛者更能清楚地察覺方向的變化,特別是在距離較遠時和夜間。

2016年,奧迪TT RS的OLED尾燈開啓了一個新時代。發光二極管使用的是有機材料,它發出的光極其均、精確。OLED光源爲超薄面光源,無需反光杯。該技術高效、輕量化,且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2020年,奧迪成爲首家將尾燈數字化爲顯示屏的汽車製造商,爲汽車在造型、個性化和安全方面釋放了新潛能。因爲數字OLED的區段增加爲目前的18個,汽車尾燈得以首次實現多樣化。購買奧迪Q5的客戶可以在三種光信號之間進行選擇。如果不考慮這些選擇,那麼還可將一種特別的運動型信號設置在奧迪駕駛選擇下的“動態”模式中。另外,近距離顯示功能也增強了交通安全性:當奧迪Q5靜止不動時,另一個道路使用者從後面靠近至距離小於2米(6.5英尺)時,所有的OLED區段都會被激活。結果就是,可見區域擴大,可感知性增強。在這裏,只需一組硬件就可以實現五種不同的視覺照明模式。

感官體驗:設計、信號燈與動態照明場景

前照燈、尾燈技術的演進,也讓我們有了不同的感官體驗。

就說說車燈的開啓或關閉吧:在模擬時代,這是停車燈、近光燈和遠光燈的照明選項。除了單純的看見和被看見的功能之外,車燈的其他功能幾乎不存在。直到20世紀80年代,車燈造型的潛力依然十分有限。更小的光源爲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與衆不同的設計鋪平了道路。鹵素燈使不規則結構的前照燈的面世成爲可能。在20世紀90年代晚期出現的清晰罩殼透鏡以及小氙氣燈使奧迪的前照燈看起來像人的瞳孔,它們的出現使更緊湊的前照燈形狀和部件配置成爲現實,這標誌一個新的業務部門的出現,這一部門爲照明領域提供選擇和由此產生的與彰顯品牌優秀品質的差異化機會,而這種品質與技術進步是一致的。

照明區域分割化和模塊化使汽車設計在造型上實現了自由,並且在車燈設計和生機上塑造了新的創造性。與數字化相結合,新功能一一誕生,例如照明信號燈、動態照明場景與數字化。照明信號燈作爲奧迪的典型特點,其設計絕對精確、均勻。它們通過獨特的水平線和突出汽車外觀的細節來着重突出汽車的寬度。在其互動中,這些來自同一部件的區段確保了車輛在一個更寬闊的視野範圍內行駛,並且筆直地停泊在路上。

造型創新與客戶體驗往往帶來超強功能和高附加價值。2004年,LED日間行車燈在提高可見性的同時首次定義了奧迪的外觀。今天,在奧迪A3成爲首款配備矩陣式LED前照燈的車型,矩陣式LED前照燈僅使用一套硬件就能夠在日間行車燈上配備特定型號和線條的信號。

奧迪A7 Sportback和A8的出入門戶動態照明場景開創了新的客戶體驗。當解鎖及離開車輛時該功能被激活。現在,應用於Audi e-tron的DMD技術賦能的數字矩陣式LED前照燈在擴展的動態照明場景範圍內有五種不同的歡迎版本。它們可以作爲投影顯示在牆上或地面上。憑藉高超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奧迪現在和將來都將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照明技術品牌,而且還將“Vorsprung durch Technik(突破科技,啓迪未來)”的品牌精神融入車燈信號及其動態設定的設計上。

功能全面+前瞻性思維:安全、溝通和互動

奧迪的車燈代表着技術、設計、安全和客戶體驗的共生關係。良好的連通性也確保智能性和功能性。車燈變成了顯示器,過去的一維信號和警告功能將演變爲與外部世界溝通的全能方法,並將繼續向前發展。

無論是在汽車前部還是尾部,由於可以自由選擇配備同一硬件的信號燈,奧迪s系列呈現了豐富多樣性。展望未來,我們可以想象,通過MMI,車主將能夠在各式信號燈之間切換或實現定製設計。通過myAudi應用,奧迪e-tron客戶已經有機會在已經購買奧迪汽車之後在任何時間預訂附加的照明功能,頗具靈活性。其他車型也將緊隨其後。

如今,DMD技術賦能的數據矩陣式LED前照燈已經提供特定車道引導和定位投影功能,促使駕駛更加輕鬆,同時避免事故的發生。該技術具有前瞻性前景,與其他創意相結合,能夠提高駕駛員的注意力,並增強道路使用者之間的相互體諒和尊重。

自2020年開始,奧迪Q5的近距離顯示功能也使得汽車對多應用之間的尾燈溝通成爲現實。因此,奧迪正在追求一條以人類爲中心的道路,並且憑藉數字OLED尾燈爲進入新時代鋪平了道路。尾燈正在演變成爲一個顯示介質,在接下來的演變中可以通過多種功能進行擴展。在中期,數字OLED將會有超過60個區段,每個區段都能夠進行單獨控制並進行系統激活。展望未來,除了實現照明設計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之外,數字OLED將能夠向其他道路使用者發佈局部危險的相關早期預警,如路滑、交通堵塞。

進一步展望未來,奧迪正致力於研發可彎曲的數字OLED。可使用可彎曲的基片(如薄玻璃、塑膠膜或金屬箔)來代替厚度大約爲0.7毫米(0.03英寸)的薄而硬的支撐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朝一個或多個方向進行彎曲。這種新的可能性爲尾燈設計帶來了更大的造型自由。該項技術的關鍵特徵是保留了現有的二維OLED顯示屏的輕重量。第一次,發光二極管將能進行三維發光。可彎曲的數字OLED將“顯示區域”完全整合到車輛的兩側,從而再一次明顯擴大了照明設計的可用區域,並增加了與周圍環境進行溝通的範圍。

奧迪照明技術發展史

1994 奧迪A8的第二代氙氣大燈;

2003 具有奧迪A8自動動態大燈範圍控制的奧迪自適應燈;

2004 奧迪A8 W12 LED日間行車燈;

2007 奧迪A4“珍珠鏈”光帶日間行車燈;

2008 奧迪R8全LED大燈,現已在所有產品系列中提供;

2010 奧迪A8帶有自適應燈的LED大燈;大燈連接到導航數據;

2011 奧迪A6視覺均勻的LED尾燈;

2012 奧迪R8動態轉向信號燈;

2013 適用於奧迪A3緊湊型轎車的全LED大燈;

奧迪是首家獲得歐盟認證的LED生態創新技術的製造商;

奧迪A8配備具有自適應遠光燈的奧迪矩陣LED大燈;

2014 激光作爲奧迪R8 LMX上的附加遠光燈;

2015 開設120米(394英尺)長的光通道的照明援助中心;

2016 TT RS的OLED尾燈;

2017 高清矩陣LED大燈,包括激光作爲奧迪A8的附加遠光燈;

動態照明場景:奧迪A8的出入門戶功能;

2019 奧迪e-tron和奧迪e-tron Sportback的數字矩陣LED大燈(DML);

2020 奧迪A3的數字日間行車燈信號;

奧迪Q5的數字OLED技術……

如果你對車燈不瞭解,或者特別想了解,那麼下面這份照明技術術語詞彙表肯定適合你,收着吧,免謝。

前照燈

鹵素前照燈

鹵素前照燈內的光源爲白熾燈泡,白熾燈泡發出的光通常經過反光杯得以聚攏,反光杯內的塗層由鋁蒸汽凝華形成。鹵素燈由鎢絲和充有鹵族元素氣體的圓頂形玻璃罩組成。施加電壓時產生電流。燈絲因電阻而溫度升高,發射出色溫約爲2700K的光。惰性氣體——鹵素保護燈絲不被氧化,從而射出更大量的光。因爲圓頂形玻璃罩能夠承受極高的溫度,鹵素燈具有很高的發光功率。

氙氣前照燈

氙氣前照燈是指安裝有氣體放電燈的前照燈。一束聚攏的弧光在石英玻璃燈兩個鎢電極之間燃燒。光的色溫約爲4200K,它射出的光亮度更強,比使用白熾燈的鹵素前照燈的道路照明效果更好。與以前常用的燈絲燈相比,氙氣前照燈的能耗大約降低了20%,使用壽命卻大大增加了。

LED前照燈

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是一種發光聚光燈。光由電能產生,在半導體晶體內部不受機械作用。1993年藍色發光二極管的研發使產生各種顏色的光成爲可能。使用一個小小的磷板便可將藍光的一部分轉化爲黃光,最終形成白色,這使得led能夠用於汽車。

與氙氣前照燈相比,LED前照燈帶來的是更長的可視化射程、高效,以及安全與舒適的兩相受益。LED的色溫約爲5500K,類似於日光,幾乎不會引起任何視疲勞,這在黑暗和惡劣天氣時對司機有幫助。在有霧和降水的情況下,LED前照燈能夠減少了反射光產生的眩光。近光燈的耗電量僅爲2x20瓦,顯著低於傳統的鹵素燈。前照燈中白色LED特有的正向電壓在3.0到3.5伏之間,根據LED的類型可能會有變化。發光二極管是免維護的,其使用壽命與汽車的使用壽命相當。

矩陣式LED前照燈

矩陣式LED前照燈通過小的發光二極管產生遠光,它們集中位於同一個反光杯或透鏡內,這一點取決於型號的不同。它們總是以最佳方式照亮道路,而不會讓其他道路使用者感到目眩。一旦安裝在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監測到其他車輛或市區道路限速,那麼控制裝置將部分關閉單獨的LED或將其調暗至多級亮度,這創造了幾百萬種可能的照明模式。矩陣式LED前照燈避開了其他車輛,同時仍能充分照亮兩車之間和相鄰的區域。矩陣式LED前照燈的其他發光二極管還承擔了操控照明的功能,在倒車時照亮汽車前面的橫向區域,同時它還承擔了全天候車燈的功能。後者在能見度差的情況下能夠反射光造成的眩光,並作爲配備四倍射程的霧燈提供更廣泛的照明。光的焦點沿轉彎曲線移動,便產生了動態彎道燈。轉向信號在汽車抵達十字路口之前被激活。另外,矩陣式LED前照燈還包括駕駛員解鎖或離開車輛時的動態閃光和動態照明場景。

高清矩陣式LED前照燈

2017年,奧迪在奧迪A8上引入了矩陣式LED前照燈的演變發展成果——高清矩陣式LED前照燈。每個前照燈融合有2組16個小型分散、可變的發光二極管來實現遠光燈的多排控制。這些發光二極管分成兩排,分佈於同一個罩殼內。由於這一新的配置和可變的低光燈,高清矩陣式LED大燈得以更精確地照亮道路,並增強了特殊情況下的調整性能。

奧迪激光輔助燈

奧迪激光輔助燈是指和高清矩陣式LED前照燈配合操控的附加遠光燈。激光輔助燈使遠光燈的車燈射程加倍。每個前照燈中的一個小的激光模塊便能夠產生光錐,光錐作爲聚光燈將光照距離延長約600米(1970英尺)。駕駛員可享受更大的光照反差,也不會那麼快感到疲勞。激光光斑在車速爲70km/h(43.5mph)及以上時處於活躍狀態,提供顯著的可見性和安全優勢。當安裝在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監測到其他車輛出現在激光光斑射程範圍內時,激光光斑便會自動調暗。

DMD技術賦能的數字矩陣式LED前照燈

當用作具有最大精度值的近光燈時,數字矩陣式LED前照燈能夠提供彎道照明、城市照明和高速公路照明。通過增強的準確度,它能夠避開其他道路使用者,對遠光燈進行補充照明。DMD是英文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數字微鏡元件)的首字母縮寫,它是一種由130萬個微鏡組成的芯片,這是前照燈投影的先決條件。它將光分解成微小的像素,並實現了新的功能,如車道燈,定位燈和指示燈。這些創新能夠對司機進行協助,同時也能提高交通安全。

尾燈

OLED尾燈

OLED是厚度小於一毫米(0.04英寸)的有機發光二極管。它們的名稱源自其製成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僅3至4伏的電勢就足以使薄層發光。與點光源(例如LED)不同,OLED是面光源。因此,光達到了全新的同質性水平,並且可以分成離散的可調光段。它不需要諸如反射鏡和光導之類的光學組件,使OLED單元高效而輕便。OLED尾燈於2016年在奧迪TTRS上首次亮相,每個燈共有12段。2017年的奧迪A8,其段數已經增加到16個。

數字OLED尾燈

自2020年以來,奧迪一直在Q5使用數字OLED尾燈,並且首次使用一組硬件爲客戶提供了多種尾燈設計的選擇。與TTRS中的OLED尾燈不同,每個照明功能都通過專用線路提供能量,數字OLED尾燈則通過總線系統連接到車載電氣系統的控制單元。顯然,這樣可以實現更多功能。與2016年推出的OLED尾燈相比,該技術具有更多的可離散控制的分段。奧迪Q5的尾燈使用三個面板,每個面板都集成了六個OLED分段。現在可以根據需要激活這些功能,並且亮度可以無限變化。溝通超越了傳統的信號發送功能:在Q5中,奧迪首次集成了接近指示功能,用於從後方駛來的交通。

展望未來,具有60多個分段的數字OLED將具有大約十倍數量的可離散控制的分段,這要歸功於未來車載電子設備和專門開發的OLED硬件的更高性能水平。除了個性化的車燈設計外,數字OLED還可以用作尾燈照明組件中的指示儀表,因此可以實現汽車到x的溝通。經政府批准,例如,後續車輛的駕駛員可能會收到路面打滑或交通堵塞的預警。由於高精度,極高的對比度和巨大的可變性,尾燈正逐漸演變成顯示屏。

前瞻性技術:彈性數字OLED尾燈

儘管數字OLED尾燈僅允許二維集成到燈中,但是用於彈性數字OLED尾燈的新柔韌性基板現在可以首次實現彎曲,促使了三維車燈的設計,增強了它與車身形狀融合。因此,可用於個性化照明標誌以及與周圍環境進行溝通的區域將再次明顯變大。即使從各種視角來看,該技術的關鍵特徵-完美的均質性和高對比度-也將得以保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