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1月27日在中国南宁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并主持开幕式。这是东博会举办17届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与会致辞。

本届东博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老挝担任主题国,巴基斯坦担任特邀合作伙伴国。老挝总理通伦、印尼总统佐科、缅甸总统温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柬埔寨首相洪森、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春福、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以及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先后发表视频致辞。中国有关部委负责人,东盟10国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一带一路”沿线其他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国内相关省(区、市)代表团及央企负责人等现场出席开幕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中提到,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全球经济低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在新形势下,中国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习近平评价中国与东盟关系,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以来,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中国与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中国愿同东盟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他就此提出四点倡议,包括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等。

虽是在中国—东盟国家的国际会议,致辞中也未提及域外国家,中美关系对地区合作的影响和双方将扮演的角色仍是各界人士最关心的话题。有智库将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肯定和坚持多边主义合作的呼声与候任美国总统拜登近日的发言联系起来,拜登在11月24日介绍首批内阁人事中的国家安全团队主要成员时宣告“美国回来了”,他誓言要重启与大国、盟国和世界的合作关系,要重返已经退出了的全球领导体系;并表明1月20日就任后,要彻底摒弃特朗普坚持的“美国优先”政策核心理念。

这似乎说明,中国周边的东盟国家和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将在不断变化的中美关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近来,本地区国家达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被认为是实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性进步”,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并缓解中美脱钩产生的压力。为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最近开展了一系列双多边国际会议和对话,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问日本、韩国。

中美两国未来在本地区的角逐都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对美国而言,要迎接重新领导世界的挑战,拜登必须先设法弥合国内政治分歧和族群撕裂的乱局,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形势已发生变化,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重新团结并领导盟友仍未可知。对中国而言,南海问题仍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难以解开的心结,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南海声索国容易将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误判为中国要扩大在南海的势力范围,这是未来深化中国—东盟国家双边互信面临的阻碍。

总之,中国提出加速互联互通、加深经济融合、加速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切实等主张,符合本地区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受到了区域内国家的广泛欢迎。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致辞中提倡深化数字经济合作的新方向,中国愿同东盟各国发挥互补优势,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合作亮点;共同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这显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在未来能够延展到更宽、更广的领域,对许多在疫情后意识到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和经济转型的东南亚国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撰文:本刊特约记者 贾雯雯

责编:张艺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