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這個梗火了,諷刺的是談話舉止之間都希望處處高人一等的人。而有的人,即便學富五車,閱歷豐富,也依舊謙遜低調做人。與前者形成了強烈反差。

這對80後夫妻便是如此。結婚後沒有急着舉辦盛大的婚禮,也並不急於尋求體面的工作。他們一起學習、留學、創業、環遊世界,用十年奮鬥的時間換來了豐富的閱歷,也擁有了堅實的事業基礎。他們終於買下了一套夢想中的大房子,卻拒絕“凡爾賽”,堅持“窮裝”新房,只想擁有一個返璞歸真的家。

145㎡的大戶型,裝修不豪華、也不堆砌,高級感反而只增不減。打引號的“窮裝”,並不是爲了省錢而做出的選擇,而是希望把家裝出一種“看似簡單,實則有品質”的感覺。完工效果也不失衆望,除了屋主自己住起來覺得很愜意之外,很多人看了照片也覺得非常向往這樣輕鬆愜意的居住氛圍,不信就跟隨我的腳步一起看看吧!

屋主情況和房屋設計說明

男主人是一名科技公司老闆,公司在外國。女主人是一名媒體工作者。兩口子因爲工作忙碌,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地打拼。

他們爲這套145㎡的新房取名爲“歸巢”:無論生活多麼忙碌,都有一個宛若鳥巢的家,等待他們安全歸來。

▲房屋設計圖紙

這套房子,原本是一個標準的三室兩廳戶型,臥室面積較大,客餐廳面積較小。而屋主熱情好客,家裏也不需要那麼多臥室,於是打通和客廳最近的臥室,把主空間打造成一個方形的超大橫廳,整個房屋的設計也圍繞這個點展開,更多細節且看實景。

屋內實景

單獨的入戶空間,杜絕了開門見廳的問題。圖中左手邊的區域,利用大門側面的牆壁打造了少量嵌入式鞋櫃,滿足基本的儲物需求。

▲入戶視角

將來會有孩子,而且屋主二人自己的鞋子也非常多。過道牆面也不浪費,同時設定大面積鞋櫃,完美提升儲物機能。木飾面的櫃門,弱化了背景牆水泥藝術漆的冰冷感,在玄關暖光源的照射下,呈現高級又不失溫馨的效果。

▲電視背景牆

往右走,便是大客廳。還要說說這組櫃子,左側一半是鞋櫃,右側一半則是雜物櫃,中間做了黑色櫃板的鏤空區,可陳列裝飾品,高級中透着活潑感。

整體懸空不到頂的櫃子,弱化其體積感,整體顯得更爲輕盈不厚重。底部用石材地臺與其做造型上的呼應,除了增加簡約大方的線條感之外,也方便陳列影音設備。

▲主空間一覽

整體裝修,談不上精緻,乍一看非常的簡單。似乎這樣的裝修效果,與屋主的經濟實力不相匹配。

▲屋頂設計

但是他們恰恰就喜歡這種看似“窮裝”的效果。房子層高有限,乾脆吊頂只做輕鋼龍骨框架,把水管、電線、燈具全部露出來,打造一種又酷又隨意的工業風效果。

沙發選擇無腿的款式,方正的模塊化布藝沙發,足夠厚實,也可以隨意組合拼接,非常靈活。沙發背後的小房間打通,包進客廳,讓主空間成爲一個大橫廳結構。

他們暫時還沒想好沙發背後如何擺放傢俱,乾脆暫時留空,以後慢慢考慮。

簡單的灰色、白色、木色搭配在一起,樸素耐看,黑色以線條的形式作爲點綴,讓整個家呈現更爲低調高級的效果。一旁的落地窗,掛上百葉窗簾,幫助這個家呈現更文藝更愜意慵懶的視覺效果。客人來家裏,大家可以席地而坐,相談甚歡,互相之間都沒有侷促感,真的非常解壓!

工作很忙碌,也很無奈,但是回到這個家之後就能釋放自我,迴歸本真。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開懷大笑,這一切都是表演不出來的。美好的畫面被定格,其實這就是他們生活在這個房子裏的日常,很輕鬆很愜意,簡簡單單的家反而能留住人心。

▲餐廳

主空間的面積擴大之後,餐廳也變大不少。餐桌椅左側定製的吧檯桌尤其實用,採用了高硬度的巖板檯面,耐磨好擦洗。在臺面右側嵌入了一個電磁爐,滿足了二人喜歡喫火鍋的生活訴求。

▲從餐廳看客廳

橫廳格局的好處,就是餐廳距離客廳比較近,可以營造更好的居家氛圍。

吧檯的側面也預留了插座,方便給手機充電或者用一切其他的小電器。

餐桌背後的牆壁中,藏着一個儲物間和一個客衛,爲了弱化門洞的存在感,利用護牆板設計把門洞藏於無形。內置彈開器,按壓就可以輕鬆開關門了。還利用隱形門加厚的整體結構,在左側打造了一些開放式的小層架,用於收納裝飾品。

這是門洞打開後的效果,其中右側的隱形門是平開模式,中間的隱形門則是推拉模式。不僅美觀大方,還節約空間。(最左側步入廚房)

▲主臥室

“窮裝”理念,同樣延續到臥室。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這個房子的牆角是沒有貼踢腳線的。有的人可能會認爲這樣的設計看着很簡陋,不過在我看來卻很高級。

沒有踢腳線,牆地面直接銜接,看似簡單,實則對工人師傅的手藝要求更高,也需要屋主更愛乾淨。

▲主衛

巖板浴室檯面,嵌入臺下盆設計,打掃非常方便。

檯面左下角做了一個底部嵌入的凹槽設計,下面有蓋子可以打開,放入紙巾,形成一個非常高級的嵌入式紙巾盒。減少因生活物品的存在,而導致的空間凌亂感。

▲衣帽間

兼顧書房功能的衣帽間。(還有一個臥室,未來會改成兒童房,暫且留空沒放傢俱,就遺憾不能展示了)。

編後語:

“窮裝”理念現在越來越流行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人們的內心普遍更充實了。相比曾經大家喜歡用豪華的堆砌式裝修攀比,現在的人們更重視自己的內心需求。裝修房子,不是爲了給別人看的,環保、耐看,符合自己的個性纔是最明智的選擇。看似簡單的家,往往更有內涵。你們喜歡哪一種裝修?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想法,感謝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