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雲區近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58公里的農村公路猶如一幅壯麗畫卷,拉近了城市與鄉村的距離,承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近三年來,白雲區全力推動農村公路建設以及路網提質優化,完成公路升級逾200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初見成效。

今年,白雲區着力於提升農村公路暢通、安全、舒適水平,加大建設投入,謀劃實施市、區項目共67個,計劃開工總里程約143公里。

▲江高鎮江府路經過升級改造煥然一新。

連線成網

200公里“四好農村路”通達幸福處

伴隨着美麗鄉村的建設進程,農村公路也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意義。

“園夏大道是原太和鎮的公路,隨着白雲五線通車,車流逐漸增大,現狀路況已無法滿足交通需求,出於安全考慮,必須對該路段進行升級改造。”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爲改善村級路面通行條件差等問題,白雲區對園夏大道進行升級改造,包括路面、排水、交通、綠化、照明等工程。

今年,白雲區納入調整後的市農村公路投資計劃建設項目48個,其中農村公路類建設項目46個,計劃開工116.1公里;橋樑類建設項目計劃開工2座,項目總投資約3.78億元。

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36個,已完工項目17個,累計完成建設里程60.95公里,累計完成投資1.97億元。

此外,白雲區“四好農村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約4.9億元,包括4座農村公路危橋重建和維修加固、26.53公里縣鄉道升級改造,以及一批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整治。 截至目前,園夏大道等7個項目已開工。

如今,白雲區已建成了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058公里。

▲南向路。

自2018年起,白雲區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致力於提升農村公路品質, 累計完成公路升級逾200公里。

內暢外聯

沿途美景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白雲區着力構建“內暢外聯”的現代化綜合交通路網體系,推動農村公路打造“暢、安、舒、美”通行環境,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發展。

位於鍾落潭鎮的廣龍路是通往龍崗村、寮寀村、米崗村和雄偉村四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的主幹道,長約兩公里,鍾落潭鎮致力於將其打造爲美麗鄉村旅遊景區的迎賓大道。

▲廣龍路

“這條路經過改造,現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共寬16.5米,中間設護欄,兩側各設3米人行道,並完善了路燈、排水、綠化等相關設施,增設了蝴蝶結景觀燈、白雲景觀柱等文化元素配套設施。”鍾落潭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鎮以廣龍路、雙龍路、鍾車路、龍博路、南向路、寮竹路、米崗中路等道路,串聯起寮寀、米崗、雄偉、龍崗四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道路升級改造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打造出一條凸顯鄉村地域風貌的道路景觀“大環線”。

▲鍾落潭鎮綠道

▲串聯起鍾落潭鎮四條村的“大環線”流溪河岸公路景色優美。

位於江高鎮的鶴崗南街巴江河河堤碧道,就讓巴江河生態景觀帶煥然一新。鶴崗南街、鶴南北街均按照市政路標準進行改造提升,路面加鋪了瀝青罩面,重新劃設了交通標識標線,路旁加種了道路綠植,部分路段兩側退縮空間進行了升級改造,顯著提升了路域環境,給美麗鄉村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公路不僅四通八達連接城鄉與外區,還縮短了運輸時間。“近年來南崗村通過開展科技助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訂單農業等方式,大力推進蔬菜種植標準化、專業化和規模化,道路暢通則爲農產品外銷提供很好的基礎。”南崗村富民瓜果專業合作社社員陳耀國說。

▲巴江河河堤碧道

在公路的基礎保障下,江高鎮鶴崗村、大田村,人和鎮南方村、建南村,太和鎮頭陂村、白山村、北村以及鍾落潭鎮雄偉村、寮寀村和沙田村,先後被評爲“特色精品村”。其中,江村黃雞、雄偉村楊桃、沙田村沙田檸檬、寮寀村火龍果、龍崗村番石榴等農產品遠銷外地。

管得細緻

推動農村公路向建管養運全面發展

交通的便捷,縮短了村民的回家路,帶動了村裏產業發展,更方便了進城務工、學生上學,而對於農村公路項目安全的考量也越來越多。

位於江高鎮的舊江村大橋重建項目就牽動着不少當地居民的心。上世紀90年代末期,舊江村大橋經歷過一次修繕,出於對橋的安全狀況的考慮,有關部門決定對過橋車輛實行限制。去年,舊江村大橋被評定爲4類橋樑,於8月20日零時起實行封閉限行管理,禁止機動車通行,有效期3年。

▲新舊兩座江村大橋

“印象中舊江村大橋已經有50多年曆史了,肉眼可見橋樑已經有裂縫,如果能夠重建是最好不過。”居民邵先生的話也代表了沿線居民的心聲。

近日,村民終於等來舊橋重建的好消息。據瞭解,項目將在原址新建大橋,路線全長301米,橋樑總長201.6米,橋面全寬26.5米,近期設計爲雙向四車道,遠期設計爲雙向六車道。“未來從白雲湖地區到江高,不再需要繞行新江村大橋,預計通行時長可縮短近半小時。”邵先生說。

爲了使農村公路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白雲區緊緊圍繞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按照“補短板、促提升”的原則,推動農村公路向建養並重、均衡發展轉變。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白雲區累計完成交通量觀測2620小時,公路巡查54638公里,清理水溝4735.4公里,人工清掃路面243.7萬平方米,道路修復4785平方米,清灌裂縫108.5公里,補種警示樁378條,補植路樹415株,修剪路樹81.66萬平方米,巡查道路開挖施工單位360宗。在運營方面,我區已實現村村通公交,基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

此外,今年白雲區印發《白雲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和《關於推進白雲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實施的意見》,正在開發“路長制”巡查APP,下一步將實現對路長巡路在線實時記錄,對巡查時間、巡查人員、巡查路線,以及發現的問題、處理情況、現場照片等基本信息實行電子化臺賬管理,推動路長制信息化管理。

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路必養、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才能爲全面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才能讓農村公路成爲凝心聚力、奮力拼搏的致富路,同時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真正提升白雲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

來源:廣州白雲發佈#白雲區#農村公路#交通收藏

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36個,已完工項目17個,累計完成建設里程60.95公里,累計完成投資1.97億元。

此外,白雲區“四好農村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約4.9億元,包括4座農村公路危橋重建和維修加固、26.53公里縣鄉道升級改造,以及一批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整治。 截至目前,園夏大道等7個項目已開工。

如今,白雲區已建成了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058公里。

▲南向路。

自2018年起,白雲區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致力於提升農村公路品質, 累計完成公路升級逾200公里。

內暢外聯

沿途美景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白雲區着力構建“內暢外聯”的現代化綜合交通路網體系,推動農村公路打造“暢、安、舒、美”通行環境,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發展。

位於鍾落潭鎮的廣龍路是通往龍崗村、寮寀村、米崗村和雄偉村四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的主幹道,長約兩公里,鍾落潭鎮致力於將其打造爲美麗鄉村旅遊景區的迎賓大道。

▲廣龍路

“這條路經過改造,現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共寬16.5米,中間設護欄,兩側各設3米人行道,並完善了路燈、排水、綠化等相關設施,增設了蝴蝶結景觀燈、白雲景觀柱等文化元素配套設施。”鍾落潭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鎮以廣龍路、雙龍路、鍾車路、龍博路、南向路、寮竹路、米崗中路等道路,串聯起寮寀、米崗、雄偉、龍崗四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道路升級改造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打造出一條凸顯鄉村地域風貌的道路景觀“大環線”。

▲鍾落潭鎮綠道

▲串聯起鍾落潭鎮四條村的“大環線”流溪河岸公路景色優美。

位於江高鎮的鶴崗南街巴江河河堤碧道,就讓巴江河生態景觀帶煥然一新。鶴崗南街、鶴南北街均按照市政路標準進行改造提升,路面加鋪了瀝青罩面,重新劃設了交通標識標線,路旁加種了道路綠植,部分路段兩側退縮空間進行了升級改造,顯著提升了路域環境,給美麗鄉村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公路不僅四通八達連接城鄉與外區,還縮短了運輸時間。“近年來南崗村通過開展科技助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訂單農業等方式,大力推進蔬菜種植標準化、專業化和規模化,道路暢通則爲農產品外銷提供很好的基礎。”南崗村富民瓜果專業合作社社員陳耀國說。

▲巴江河河堤碧道

在公路的基礎保障下,江高鎮鶴崗村、大田村,人和鎮南方村、建南村,太和鎮頭陂村、白山村、北村以及鍾落潭鎮雄偉村、寮寀村和沙田村,先後被評爲“特色精品村”。其中,江村黃雞、雄偉村楊桃、沙田村沙田檸檬、寮寀村火龍果、龍崗村番石榴等農產品遠銷外地。

管得細緻

推動農村公路向建管養運全面發展

交通的便捷,縮短了村民的回家路,帶動了村裏產業發展,更方便了進城務工、學生上學,而對於農村公路項目安全的考量也越來越多。

位於江高鎮的舊江村大橋重建項目就牽動着不少當地居民的心。上世紀90年代末期,舊江村大橋經歷過一次修繕,出於對橋的安全狀況的考慮,有關部門決定對過橋車輛實行限制。去年,舊江村大橋被評定爲4類橋樑,於8月20日零時起實行封閉限行管理,禁止機動車通行,有效期3年。

▲新舊兩座江村大橋

“印象中舊江村大橋已經有50多年曆史了,肉眼可見橋樑已經有裂縫,如果能夠重建是最好不過。”居民邵先生的話也代表了沿線居民的心聲。

近日,村民終於等來舊橋重建的好消息。據瞭解,項目將在原址新建大橋,路線全長301米,橋樑總長201.6米,橋面全寬26.5米,近期設計爲雙向四車道,遠期設計爲雙向六車道。“未來從白雲湖地區到江高,不再需要繞行新江村大橋,預計通行時長可縮短近半小時。”邵先生說。

爲了使農村公路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白雲區緊緊圍繞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按照“補短板、促提升”的原則,推動農村公路向建養並重、均衡發展轉變。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白雲區累計完成交通量觀測2620小時,公路巡查54638公里,清理水溝4735.4公里,人工清掃路面243.7萬平方米,道路修復4785平方米,清灌裂縫108.5公里,補種警示樁378條,補植路樹415株,修剪路樹81.66萬平方米,巡查道路開挖施工單位360宗。在運營方面,我區已實現村村通公交,基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

此外,今年白雲區印發《白雲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和《關於推進白雲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實施的意見》,正在開發“路長制”巡查APP,下一步將實現對路長巡路在線實時記錄,對巡查時間、巡查人員、巡查路線,以及發現的問題、處理情況、現場照片等基本信息實行電子化臺賬管理,推動路長制信息化管理。

白雲區住房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路必養、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才能爲全面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才能讓農村公路成爲凝心聚力、奮力拼搏的致富路,同時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真正提升白雲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

來源:廣州白雲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