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衆號“Nature自然科研”(ID:Nature-Research)

作者丨Ewen Callaway

人類的歷史離不開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犬類古基因組研究表明,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走到哪裏,他們的四條腿朋友也走到哪裏。該研究還確定了人類祖先的重大區域性轉變,但在狗的種羣上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痕跡;研究還確定了狗發生了改變、但它們的主人沒有改變的時期。

對二十多隻歐亞犬的分析也表明,這些動物早在1.1萬年前就已經被馴化,並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但研究並沒有就它們何時以及在何地從狼馴化而來提出看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研究人員,有時還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狗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單獨的示蹤染料。”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羣體遺傳學家Pontus Skoglund說。他共同領導了這項發表在10月29日《科學》[1]上的研究。“有時候,我們可以在狗的基因組中看到的史前部分,可能不會顯示在人類DNA中。”

直到幾年前,犬類遺傳史主要還是通過現代犬的DNA來講述的。但這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模糊的畫面,因爲早期犬類的許多遺傳多樣性可能在現代犬種建立時丟失了。對古代狗基因組的首批研究暗示了犬類種羣過去曾發生過變化。但到目前爲止,僅有6個古代犬或狼的基因組,因此這種結論還只是初步的。

看血統

爲了擴大狗狗的古DNA庫,Skoglund的實驗室加入了英國牛津大學演化遺傳學家Greger Larson和維也納大學考古學家Ron Pinhasi領導的小組。他們共同對27個古代狗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些樣本來自歐洲、中東和西伯利亞,樣本年齡在1.1萬年到100年之間。

通過對古代和現代狗的羣體內部和羣體之間的關係進行建模,研究人員確定,一隻來自俄羅斯的1.09萬年前的狗與後來的古代歐洲、中東、西伯利亞或美國的狗不同,也與以現代新幾內亞歌唱犬爲代表的犬類血統不同。“早在1.1萬年前,全球至少有5個不同的犬類類羣,所以狗的起源一定比這要早得多。”Skoglund說。

有了這麼多的基因組,研究人員可以跟蹤古代犬類種羣的遷移和混合,並將這些變化與人類種羣的變化進行比較。有時,狗的遷移與人的遷移是並行的。當中東的農業人羣在1萬年前開始向歐洲擴張時,他們帶着狗,這些狗——就像它們的主人一樣——與當地種羣混居。生活在大約7000年前的古代中東狗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現代狗存在親緣關係,這可能與當時人類“回到非洲”的遷徙有關。

但人類和狗的歷史並不總是重疊的。5000年前,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草原的人口大量湧入,導致歐洲人類的基因構成發生了持久變化,但狗的基因構成卻沒有。該研究還顯示,在過去4000年裏,歐洲犬類的血統變化明顯變小;對這一時期的古人類DNA進行全面取樣,揭示這段時期變動較少。

自由行走的狗

英國杜倫大學的動物考古學家Angela Perri說,這種脫節的原因是個謎。“是疾病等東西的引入嗎?文化上的偏好?喜新厭舊?”她感到不解,“這些很可能是DNA無法回答的文化問題。”

人類遷移和文化偏好並不是犬類血統變化的唯一解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演化遺傳學家Elinor Karlsson說。“狗可能開始利用人類,因爲人類是一種有用的資源,可以幫助它們生存。”她說。狗可能已經能自由移動了,只要符合它們的興趣,它們便會跟隨人類或是在不同羣體間移動。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演化生物學家Robert Wayne認爲,對古代狗基因組的大規模分析是一個重大進步。他還說,需要採取同樣的方法來明確家犬的起源。“這隻需要對整個犬類馴化史上的狼和狗進行詳盡的抽樣調查就行了。”

如果沒有大量更加古老的狗和狼的基因組,“真的很難知道最初征服世界的情況。”Skoglund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