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天乾物燥,導致很多人都非常上火。不過雖然都是上火,普通人的上火可能只是口乾舌燥,而政客的上火卻可能一不小心改變國家甚至世界的命運。

而摩爾多瓦新總統桑杜,就是政客中的典型代表。

作爲摩爾多瓦歷史上首任女總統,桑杜在當選後首次公開亮相就一鳴驚人,表示俄羅斯維和部隊應撤出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當前的摩爾多瓦完全沒有內戰的危險,因此俄羅斯維和部隊應該被平民觀察團所取代。

此言一出,摩爾多瓦全國振奮,而克里姆林宮方面則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普京的新聞祕書佩斯科夫當天回應稱,不管摩爾多瓦新領導層打算採取怎樣的措施,任何與措施有關的負面影響,莫斯科方面都將考慮周全。

這句話的意思,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雖然你們長得醜,但你們想得美呀!”

而這樣充滿火藥味兒的隔空對吼,也讓外界紛紛擔心,摩爾多瓦會不會成爲第二個烏克蘭,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會不會成爲下一個克里米亞?畢竟兩國內外環境如此相似,作死的方式又似曾相識。

而在靜夜史看來,也許摩爾多瓦身在烏克蘭之側,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烏克蘭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着克里米亞悲劇將會再度重演。因爲兩國的國情南轅北轍,發展路線背道而馳,更重要的是兩國在俄羅斯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大相徑庭。

雖然歷史上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都曾有沙俄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激烈爭奪的痕跡,但烏克蘭作爲俄羅斯同宗同源的兄弟,在歷史上和俄羅斯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更是名副其實的“歐洲糧倉”,是俄羅斯大國崛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換句話說,這是俄羅斯志在必得的區域。而摩爾多瓦則是俄羅斯走向巴爾幹半島的前沿和跳板,是俄羅斯牽制羅馬尼亞的重要把手,所以俄羅斯對兩國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

當今的俄羅斯,因爲在蘇聯解體後元氣大傷,又因爲寡頭政治框架下無力重建工業體系而長期一蹶不振,所以對烏克蘭的若即若離總體而言無能爲力。

畢竟烏克蘭雖然在蘇聯解體後,混得比俄羅斯還一塌糊塗,但畢竟60多萬平方公里的體量擺在那裏,也註定了烏克蘭相比於其他小國有更多的利用價值,所以美國等西方國家即便不願意在危難時刻爲烏克蘭兩肋插刀,也會對這個地區大國投入大量的關注,這是面積只有3萬多平方公里的摩爾多瓦絕對望塵莫及的。

在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進而引發了烏克蘭的持續動盪之後,無力喫下並消化烏克蘭的俄羅斯只能退而求其次,除兵不血刃地奪回克里米亞,更支持東烏克蘭武裝堅持鬥爭,通過維持烏克蘭的分裂保持俄羅斯的影響力。

而克里米亞的易主,也讓烏克蘭的戰略價值,尤其是在黑海的價值大打折扣,從此西方國家徹底放棄了將烏克蘭納入麾下的慾望,從此烏克蘭也永無寧日。

而摩爾多瓦不同,當前俄羅斯數百名維和軍人佔據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看似是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加里寧格勒,是夾擊烏克蘭以及阻止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合並的重要據點,但這個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的戰略價值遠不能同克里米亞半島相比。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德尼斯特河左岸共和國真的對俄羅斯而言不可或缺,相信俄羅斯不會等到今天依然沒有動作,畢竟從這個共和國以往的民調數據來看,支持獨立或者併入俄羅斯聯邦的呼聲始終居高不下。更重要的是,這塊區域面積小到不值一提,如果俄羅斯願意,這裏隨時可以成爲俄羅斯的新成員。

因爲二戰結束後,蘇聯懲罰摩爾多瓦的“通德”之罪,將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的摩爾多瓦人遷往中亞和西伯利亞,並遷入大量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人,這些換血後的民族自然對俄羅斯有着更高的民族認同感。

所以從俄羅斯目前佔據絕對優勢依然“無所作爲”的情況來看,普京目前沒有喫掉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打算,但摩爾多瓦方面也休想將這一地區拿走。

那麼,雖說很多女性“頭髮長見識短”,但作爲摩爾多瓦總統的桑杜會看不清這樣的局勢嗎?

當然不會,那麼明知如此桑杜爲何還要自不量力地以卵擊石呢?靜夜史認爲根本原因在於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的現狀雖然無法改變,且摩爾多瓦的特殊區位也註定了西方國家不會爲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兩肋插刀,但桑杜卻可以拿着這一地區大作文章,畢竟只要涉及領土和民族主義,基本都能讓羣情激奮的民衆更有向心力,這一點印度總理莫迪特別擅長,而桑杜明顯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

所以,作爲最窮的歐洲小國,摩爾多瓦別說和俄羅斯以死相搏,甚至連生氣或者叫兩聲都是奢望。畢竟,連烏克蘭這樣的國家,西方各國都能不厭其煩地放鴿子,小小的摩爾多瓦有什麼能量能讓北約和歐盟多看一眼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