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宝马iX3的试驾活动上,嗝嗝一边开着车,一边跟副驾驶的某位媒体前辈说起明年打算换某款电动车的计划。前辈问原因,嗝嗝不假思索的说:省钱啊。前辈一声呵呵:你换电动车我没意见,但你说是图省钱,这不可能是唯一原因,甚至以我对你的了解,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想想也是。换电动车真的是为了省钱么?像我这种一年开车几千公里的人,油钱能有多少?但想换电车的念头却是认真的。那么这其中必有别的原因,有些甚至连嗝嗝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

一天的试驾结束,走出iX3那一刻,我想我知道原因了。

作为宝马SAV的代表之作,X3大家都不陌生。很巧,去年的几乎同时,嗝嗝在遥远的新疆阿勒泰对X3进行了一番有趣的体验,顺路还邂逅了野生狐狸精,有兴趣请戳这里《低烧生活|拥有宝马就能让人快乐?新X3车主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那么顾名思义,X3前加个i,电动版X3是也。

既然脱胎于X3,那么它们之间自然有着大量的相同点,这些就不啰嗦了。嗝嗝只想通过它与燃油车的差异,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向以patrolhead自居的嗝嗝,会被一些高品质电动车所吸引?除了省油钱,还有什么原因?

不一样的「快」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而且是完全不同于燃油车的快。

零百加速6秒区间绝对属于快车了吧?对于SUV来说更是如此。iX3的零百加速6.8秒,与汽油版最高性能的X330i一模一样。而在嗝嗝看来,这是最具有驾驶乐趣的动力水平,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如果再快,不仅对于SUV来说会存在难以驾驭的风险,而且,过于刺激往往会分散乐趣。

但就像很多媒体同行们说的,看参数未必很突出,但iX3的加速,它上头。原因就是那"变态"的油门响应速度,跟"一根筋"的加速曲线。电动车的加速感但凡坐过网约车的都有体会,人家燃油车的动力输出是从弱到强有一个爬坡的过程,让人有个心理准备。这电动车上来咔咔就是峰值扭矩,还源源不断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你说能不上头吗?

iX3的驱动单元首次将电动机、变速器以及逆变器整合为一体,功率密度相比现有宝马纯电车型提升高达30%。其最高输出功率达210千瓦,最大扭矩400牛·米,单个驱动单元即可令iX3百公里加速时间达到6.8秒。

而对于驾驶者来说,更上头的是夸张的油门响应。开个汽油车,从踩下油门到体会到加速,有个明显的过程。如果是深踩油门急加速,因为要等变速器降挡,那思考人生的过程就更漫长了。而iX3呢?这么说吧,有一次超车,就是双向单车道,要等对向车过去后才能变道那种,嗝嗝还按照开燃油车的习惯给了点提前量,结果差点怼上对向车的车侧屁股,油门反应实在太快了。

输出线性,瞬间响应,这难道不才是最理想的动力表现吗?或许需要个适应的过程,但适应过后,就跟几乎所有的电动车主说的一样:回不去了。

iX3搭载BMW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提供包括辅助驾驶、交通拥堵辅助以及变道辅助等诸多功能。根据不同车型配置,iX3还可配备包括自动泊车入位、BMW行车记录仪、循迹倒车辅助、远程3D驻车影像等全方位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功能。

顺,还带来了更好用的ACC。燃油车动力输出的不平顺,即便在驾驶辅助系统开启的情况下也会体现出来,而在车速的精细控制方面,电动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不难想象,比如与前车控制车距,电动车不仅能更精确,而且也更平顺。就拿宝马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来说,其中有一项功能是当车速低于60km/h时,驾驶者可以把自动驾驶的控制权完全交给车辆,不需要和对手一样,隔一段时间必须手扶方向盘。正巧前些日子嗝嗝刚刚体验了搭载此项功能的新5系,相比之下,iX3体验更好,尤其是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上,精确快速的油门响应让它跟车更灵巧。

iX3采用和X3相似的前双球节减震轴、后五连杆悬架。由于电池组的重量加持,相比之下传入iX3车厢的碎震更加轻微。

以前嗝嗝对新能源车的制动能量回收功能非常不感冒,谁会喜欢脚一离开油门踏板车就要停下来的感觉?但iX3又给嗝嗝惊喜了。除了制动能量回收可以分几级力度调整的常规操作,它多了个自适应模式,这可真是好东西!如果前方路况一马平川,能量回收就少点,让车尽量多溜溜;如果距离前车距离比较近的话,能量回收就多点,顺便帮驾驶者减速了。既节能还省力,这才是好设计。

很亲切的「新」

电动是趋势,是更优秀的驾驶体验,这点嗝嗝已经完全认同了。但是,很多新能源车企为了营造"未来已来"的氛围,刻意把一切与人沟通的界面都变得与众不同,殊不知适应电动车的驾驶风格已经需要时间,现在还要车主腾出精力来学习各种古怪的车厢操作,何苦呢?

仪表台采用Sensatec材料,搭配10.25英寸悬浮式液晶触控屏幕以及12.3英寸可编程数字仪表盘。

毕竟是老牌豪华品牌,iX3的车厢就在熟悉和新鲜感之间拿捏得刚刚好。

整个中控界面基本和X3一致,既没有电视机这么大的屏幕,也不存在取消一切物理按键功能基本靠吼(语音控制)的骚操作,甚至于连变速器都依旧是宝马迷们熟悉的小鸡腿。视觉上能够感知的,也就是iX3多出来的若干蓝色装饰点缀了。

材质上的区别明显些。iX3的仪表台采用高档的Sensatec材料,而座椅则采用Vernasca皮革包裹,两者并非传统真皮,但触感却是上乘,尤其是座椅,前排有腰部支撑,后排配有舒适型头枕,嗝嗝坐了一整天也舒适透气。材质的进化或许没有脑洞大开的内饰设计抓人眼球,但是体验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

紧凑的三电布局,并未对空间带来明显的影响,尤其是车厢内的地板高度,几乎感觉不到变化。

此外,iX3的智能科技也代表了宝马的最高水平。通过最新的第七代iDrive人机交互系统与智能个人助理,车主可以iDrive旋钮、方向盘按键、触屏、语音及手势控制多种方式与车辆花式互动。同时,查找充电站,规划电动出行线路等电动出行专项服务也令出行更安心。新车还配备宝马最新的停车场室内导航服务功能,你在负几层它都能识别,不过这项功能目前覆盖的停车场还比较有限。

iX3的三元锂电池组被异常粗壮的铝制框架包围。电池封装、电动机和电控系统皆为宝马自产。不过目前的iX3只有单电机的后轮驱动车型。

嗝~

所以,嗝嗝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对电动车的好感来自于哪里了。那就像是黑胶唱片与数字音源的区别,你懂我意思么?后者虽然比前者少了些所谓的情怀,但本质上却更精华更纯粹。很多patrolhead念念不忘的轰鸣声也好机油味也好,将驾驶乐趣的"副产品"奉为图腾,嗝嗝觉得有点主次颠倒了。

但一帮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新造车企,又给新能源车留下了话柄:他们把互联网界迷信的数据做得很漂亮,还善于营造各种智能化的噱头,而对于行驶品质、驾驶乐趣这些并不那么容易量化感知的部分,却是得过且过,让不少车迷们失望了。

如此看来,平衡把握传统和创新、经典与未来、数据和体验,其实还是传统车企更具优势。正是有宝马iX3这样的产品出现,才让嗝嗝动起了电动车的念头。至于省钱,那还真不是重点。

嗯,嗝嗝想通了,你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