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3大段。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

腸道的壽命,與長壽,有着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繫。腸道好的人,往往會更容易長壽。

腸道在我們的肚子裏彎曲盤旋,想知道腸道好與不好,肉眼不可見,卻可以通過排便得知一二。

腸道好的人,常在2個時間點排便

1、早上起牀後

一天中最佳的排便時間,應該是早上起牀之後,大約是在早上6-7點之間。

因爲食物攝入體內,需要經過人體消化,並排出體外,一個週期大概需要花費6-7小時。

如果能在早上及時將大便排出,我們的腸胃也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可以更好的去運作。

2、飯後1小時左右

除了早上排便以外,飯後1個小時排便,也是腸道不錯的表現。

因爲人在喫進食物之後,會刺激腸道蠕動,蠕動波會以10cm/小時的速度、把乙狀結腸內的糞便推進入了直腸,最終誘發排便。

這時人產生便意,將“舊”大便擠出去,以免體內垃圾殘留過多。

排便有4個變化,或是腸道疾病,要查查腸鏡

1,排便形狀改變

腸道本就是圓柱體狀態,正常情況下,人排出的大便也應該是軟硬適中、垂直下降的圓柱體。

當腸道內出現病變之後,特別是發生在直腸內的病變,容易導致大便形狀改變,比如鉛筆樣大便、扁條樣大便、帶有凹痕的大便,都屬於是異常情況。

2,排便困難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了裏急後重症狀,這就可能是腸道疾病到來的信號。

所謂裏急後重,就是便意來的非常急切,感覺迫在眉睫,但每次大便排出量卻並不多、大便排出困難,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

3,排便習慣改變

腸道病變後,患者還可能出現便祕、腹瀉、又或者是二者交替等異常表現。

與此同時,患者之前的大便習慣也徹底被打亂,從規律大便變成了一天多次大便,又或者是幾天纔有一次大便排出。

4,排便帶血

便血是嚴重腸道疾病的信號,尤其是腸癌常有的表現。

隨着腸道癌腫的不斷生長,癌腫表面很可能發生破裂、出血和感染。如果距離肛門較近,在排出時就是血液與大便混合的狀態,顏色呈鮮紅或暗紅色。

若距離肛門較遠,則可能會排出帶有腥臭味的黑色柏油樣大便!

當發展到晚期並伴隨感染後的腸癌,就可能出現膿液樣血便、黏液樣血便。

關於腸道健康的篩查,腸鏡是常用手段

一般建議超過45歲以上的人羣,都要定期接受腸鏡的檢查,一般做一次腸鏡健康能保五年,也就是說在檢查沒有存在問題後,健康人羣可以每隔5年檢查一次;

如果檢查出現腸道息肉等癌前病變時,就需要注意了,若不處理可能會有惡化發展成爲腫瘤的風險,這個時候可以縮短檢查間隔時間;

一般做了腸道手術,進行腸鏡檢查複查的話,需要2-3個月複查一次,直到完全康復爲止。

養護腸道,減少病變,堅持這樣做:

一、調飲食,多蔬少肉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對於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韭菜,富含膳食纖維、類黃酮、錳等,對腸道健康,大有益處。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裏的熱毒,改善便祕,促進腸道排毒。

此外,豆芽、大白菜、木耳等,都可以養護腸道健康,是不錯的選擇。

飲食不同會影響人體腸道菌落的構成,特別是喫肉,可能會讓腸道菌落環境變差。

全肉食可導致腸道中的細菌發生了巨大變化,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一些疾病的罹患概率,如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

二、多補水,潤腸通便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養生良藥,多補水對身體健康有益,對腸道健康也有幫助。

早晚喝點白開水,可以淨化腸道,減少便祕的發生。

三、做運動,重在堅持

缺乏鍛鍊,是導致腸道病變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調查顯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時以上,28.75%的人每天有8小時以上的時間是坐着度過的。

久坐不動,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環不暢,就會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對腸道健康十分不利。

所以,不論怎樣,都要堅持適當的運動,切莫久坐,更不可太懶惰。

運動,可提高身體抗病能力,減少腸癌發生的危險。適量運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消化,還可促進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改善便祕。

4、控體重,切莫肥胖

研究發現,肥胖是多種疾病發展的開端,這其中也包括腸道疾病,肥胖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

所以,養護腸道,也要控制好體重,不能超標,切莫讓自己過度肥胖。

BMI指數,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