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水頭石材圈中開始流傳着這樣的一個故事:幾個水頭石材商在巖板廠家定了幾千萬的貨,結果前腳剛下定後腳巖板市場價格就跌了,廠家的貨還沒發到石材商的倉庫就已經虧損了幾百萬元

但他們賣巖板之初的行情不是這樣的。短短兩三年,福建水頭石材人就感受到了巖板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我們18年就開始做巖板了,那個時候算是這個市場獨家的貨,背景牆四片一副就能夠賣2萬,利潤能夠上到400%、500%。”“一平方售價1500元,不議價,而且水頭模式的話,量會比較大。”

“如今巖板價格降得太厲害了,幾乎是直線下降,現在的價格都跌了一半不止了,哪還有早期的利潤了。”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巖板行情不好,沒早期那麼賺錢了,水頭某家巖板企業的大股東在今年也已經撤資不玩了。

有石材商表示,“水頭石材人,在16年、17年就開始有人接觸巖板、賣巖板了”,作爲較早發現巖板市場藍海的羣體,他們賣巖板經歷了“早期有400%、500%的利潤”到“貨沒入庫就虧錢”,期間有人退出巖板領域,卻不斷有人進入

有人認爲,巖板“只是廠家炒起來的熱度”、“過不了兩年就涼”,也有人堅定地將巖板認爲是石材行業的新方向、“天然石材的互補”。

石材人做巖板到底經歷了什麼?未來又該如何轉型?2020年11月9日-17日,陶城報【巖板大業——從中國市場出發的全球巖板調研】實地走訪福建了水頭25個大板市場、超過50個商家,本期是系列報道第二篇(還沒看第一篇的點這裏)

石材人賣板:"早期有400%、500%的利潤"

“其實我們石材人在16年、17年就開始有人接觸巖板、賣巖板了,甚至可以說比現在很多陶瓷經銷商都要早”,某位水頭石材商對陶城報調研團隊如是說道。

據瞭解,2017年起,就有部分石材人開始接觸巖板——

2017年元月,環球石材與Laminam簽訂合作協議,取得Laminam巖板的中國工程代理(非獨家),並開始得洛斯巖板的全國招商,2017年末,上盈石材(上海)有限公司與意大利瓷磚品牌Fiandre合作開發大型巖板。

2019年,作爲中國石材中心的水頭已經明顯感覺到趨勢。萬隆石業呂輝虎2019年3月發的朋友圈——“從2012年在廣州的論壇第一次接觸到斯米克的超大規格陶瓷,到如今國內外大量的巖板品牌湧入水頭,這下會不會是到了高端白石的價格調整期?” 就證實了19年初已經有大量的巖板品牌出現在水頭石材行業中。

有水頭石材業人士表示,在2017年,水頭出現的進口品牌巖板還能賣出較高價格,“一平方售價1500元,不議價,而且水頭模式的話,量會比較大。”

高時國際石材交易中心某家巖板賣家也表示,“我們18年就開始做巖板了,那個時候算是這個市場獨家的貨,背景牆四片一副就能夠賣2萬,利潤能夠上到400%、500%。”

調研團隊在走訪中瞭解到,許多的水頭石材商在17、18年開始考察巖板,“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早期水頭市場上巖板的高利潤率吸引了他們。”有業內人士分析說。

如今"價格跌半"、"貨沒入庫就虧錢"

然而,如今的巖板早已不復早時候的高利潤。

不知道何時起,水頭石材圈中開始流傳着這樣的一個故事:幾個水頭石材商在巖板廠家定了幾千萬的貨,結果前腳剛下定後腳巖板市場價格就跌了,廠家的貨還沒發到石材商的倉庫就已經虧損了幾百萬元。

故事的真實性難以考究,但今年水頭巖板價格下跌卻得到了許多巖板賣家的證實。

高時國際石材交易中心貝特瑞巖板體驗館的負責人告訴調研團隊,“如今巖板價格降得太厲害了,幾乎是直線下降,現在的價格都跌了一半不止了,哪還有早期的利潤了。”

有水頭巖板賣家向記者大吐苦水,如今巖板生意不好做,最便宜的巖板已經賣到和出廠價差不多了,哪怕是全水頭賣得最貴的巖板,也只剩下30%~40%左右的利潤。

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巖板行情不好,沒早期那麼賺錢了,水頭某家巖板企業的大股東在今年也已經撤資不玩了。

宗藝石材的曾炳烽認爲 ,“第一批喫螃蟹(上巖板)的都是會賺到錢,至於後來者就要看本事了”。

創優巖板的銷售人員告訴調研團隊,“(巖板)價格下跌肯定會帶來些影響,但是隻要貨走得快的話,基本上影響不大,但如果貨發過來不動了放在倉庫就不行“。

某位石材人表示,其實巖板價格下降反而利於市場擴大,“如果一方買1千多、2千多,只有高端消費者才能夠用,巖板就推不動、走不了,只有快速普及纔有量”。

"過不了兩年就涼"or轉型新方向?石材人眼中的巖板看法不一

“只是廠家炒起來的熱度”、“過不了兩年就涼”,調研團隊在走訪中也發現了不少的石材人對於巖板並不感冒。

某位石材商表示,“巖板的花色、加工性能等等都是無法和天然石材相提並論,而且更主要是價格,石材原料放在倉庫裏不會貶值甚至還能升值,巖板則會降價貶值,石材圈裏有不少做大庫存的(巖板)賣家就喫大虧了。”

也有石材商告訴調研團隊,“現在巖板這麼火,其實就是廠家炒起來的,很多的貨都是一級放在一級的倉庫裏,終端並沒有多火“。他認爲,“別看現在炒得這麼火,過不了兩年就會涼”。

然而,今年水頭的巖板“戰局”卻在不斷擴大,水頭有上百家石材商賣巖板,而已入局者也進一步加大投入。

有水頭市場的巖板賣家表示,“水頭今年做(巖板)的人很多,明年做的會更多,不少人都看好這個的市場”

曾炳烽分析道,今年石材業開年不利,國內許多礦山開礦延遲,而國外疫情嚴峻,出國點料有風險,石材原料不足,並且國內的石材訂單也減少了,“所以他們都想另外找一個投資點,而巖板現階段正火,大家都想試一下”。

而有業內人士認爲,石材人入局巖板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年來水頭石材業遭遇了一系列“中年危機”——

環保嚴查,國內多地封礦,原料不足,成本增漲;市場需求飽和,業內競爭加劇,價格混戰,利潤降低;替代產品強勢介入,分搶市場;外貿結構調整,石材進出口利潤下滑;新一代消費者從價值觀到審美觀的系統性轉變…水頭石材業的“中年危機”下,巖板成爲許多石材人眼中破除困局的新方向。

無上巖板的股東之一姚碧波是從業多年的石材人。他認爲,巖板和石材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互補,而不是替代,“天然石材的美是無法替代,高端的客戶還是會選擇石材,但巖板能在中低端市場喫香”,普通消費者會因爲性價比等因素選擇與大理石相近的巖板,而石材商也能夠通過巖板給消費者多一些選擇,多獲取一些中低端的市場。

巖板“過不了兩年就涼”or轉型新方向,你怎麼看?歡迎下方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