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 通讯员 杨伟

“阳光问政”坝坝会搭建起了一个群众监督的平台。图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潆溪街道扫黑除恶暨党风廉政建设“阳光问政”坝坝会现场

“我就是想反映一下,我的地力补贴咋没有拿到?”

2020年10月29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一立镇牛郎坝村的“阳光问政”坝坝会如期召开。镇纪委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就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提问、现场答复。村民陈碧珍提出,自家2020年的地力补贴没有拿到。

“我的也没有领到!”村民陈贤沛说。

两位村民同时提出相同的问题,立即引起了镇纪委的关注。

坝坝会结束后,镇纪委书记赵俊华立即召集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工作人员、牛郎坝村干部就地开会,就村民反映的情况开展核查。

很快,核查有了结果。陈碧珍、陈贤沛两户2020年地力保护补贴共582元,实际却发放到了该镇其他村同名同姓的其他农户账户上。

群众利益无小事。镇农业服务中心立即将两笔款项追回,并重新发放到应该享受的农户手中。

两位村民的地力补贴问题解决了,但镇上、村上还有没有其他农户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立镇纪委在全镇范围内,对2020年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情况开展全面核查,竟发现2个村42户群众存在错发的问题,涉及金额2万多元。

原来,今年的地力保护补贴发放首次采用新平台,信息收集、录入和审核等方式都有所变化,由于工作人员不认真不负责,导致了错误出现。

错误背后是工作作风问题。11月初,一立镇纪委对镇农业服务中心经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提醒谈话,对牛郎坝村会计进行了批评教育。

为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得知情况的嘉陵区纪委监委,很快向区农业农村局发出履责提示函,要求该单位对全区2020年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情况开展全覆盖排查,并规定在11月底前整改完毕。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南充市640多万常住人口中,乡村人口超过50%。为在基层点对点发现问题,实打实解决问题,南充市纪委监委从2018年底开始,探索推出了群众广泛参与的“阳光问政”坝坝会,通过群众对相关责任部门面对面提问题的形式,帮助解决群众最迫切的诉求。

营山县城南街道纪工委书记廖继兵现在还清楚记得,去年组织的云雾村“阳光问政”坝坝会上,村民对本村的土地租赁项目大肆“吐槽”,问题辣味十足。

“我们那么好的田租出去,一分钱租金都没收到。现在田里草都长起一人多高了,老百姓怨声载道,你们当干部的难道看不到吗?”

村民们“吐槽”的是一个租赁遗留问题。两年前,云雾村二组将100余亩良田租给业主文某种植莲藕,受市场行情影响,莲藕滞销,业主亏本,无力支付村民租金,并将藕田撂荒,导致田里杂草丛生无法耕种。

坝坝会后,在城南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街道纪工委书记廖继兵多次联系业主文某,催收租金,督促其尽快复耕。很快,文某支付了租金,但复耕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群众意见比较大,上访不断。

经多方打听,廖继兵了解到,本县其他乡镇有人养殖稻蛙,便马上与其取得联系。业主王桂林到云雾村二组实地考察后,当即决定愿意投资,租赁撂荒的藕田发展稻蛙产业,并自行承担平整土地的费用。今年,稻蛙销量已超过20万斤,产值突破300万元,还解决了本村近30人的就业问题。

群众作“考官”,干部当“考生”,“阳光问政”坝坝会搭建起了一个一线监督的平台。

今年4月初,在阆中市老观镇岳林垭村召开的“阳光问政”坝坝会上,村民任长银在会上反映,村干部收了自己的2100块钱修路款,但一直没有入村账。

钱是用来集资修路的。路早就修好了,这笔钱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入账。是村干部工作疏忽大意,还是有意为之?老观镇纪委立即展开了调查。

随着调查核实的不断深入,镇纪委发现,时任村支部书记李某某,在收到任长银的2100元村道硬化项目集资款后,并未按照规定入村账,而是将钱用于自己的个人日常开支。此外,李某某还一直替另外一个村民李某代为保管存折,将这个村民存折里的2650元私自取出用于个人开支。

今年4月,阆中市纪委给予李某某党内警告处分,所涉的违纪款项退还群众。

一场场“阳光问政”坝坝会,搭建起了融洽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的“大平台”、整肃作风的“大熔炉”。2018年底以来,在南充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下,乡村两级组织举办6800余场坝坝会,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3.2万余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