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印度总理莫迪乘坐“阿琼”主战坦克的消息,借此炒作“印度制造”,这是因为莫迪2014年一上任就提出了“印度制造”计划,而“阿琼”主战坦克正好是印度自主研制的坦克。

作为“阿琼”主战坦克的研制方——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也及时表达了心声:“我们真的很自豪地看到莫迪总理乘坐在‘阿琼’坦克上,我们希望(印度)陆军能够立即订购118辆‘阿琼’MK1A型坦克。”

然而,对于DRDO发出的购买118辆“阿琼”坦克的呼吁,印度陆军方面并未作出正式回应。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对于印度的国产“阿琼”主战坦克,谁用谁知道,这个苦,只有印度陆军心里最清楚。

到目前为止,印度军队已经装备124辆国产“阿琼”坦克(MK1版本),部署在印度与巴基斯坦边境附近的贾伊萨尔梅尔沙漠地区。但这款坦克却一直饱受诟病,历经多次“重大升级”后,也没有被印度陆军看上并增加采购,而是转向采购俄制的T-72和T-90坦克。

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T-72坦克

连印度陆军都看不上眼的“阿琼”坦克,只能说明其设计极其的糟糕。

一是超重。

说到超重,大家应该还记得前不久中印边境地带印度军用车辆压塌桥梁的事。中印边境属于高原山地,好多桥梁的承重都是极其有限的;在中国15式轻型坦克上高原之际,印度总理莫迪亲自乘坐国产的“阿琼”坦克,让印度陆军陷于是否继续采购的两难境地。要知道,此次莫迪乘坐的是“阿琼”坦克的改进版本——MK1A,战斗全重达到了惊人的68.2吨,远大于美国的M1A2SEP(63.2吨)和德国的豹2A6(62.5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99A主战坦克战斗全重只有55-58吨,15式轻型坦克更是只有30吨左右。

如此之重的坦克,如何在高原作战?不抛锚才怪。

“阿琼”坦克改了又改,最终从MK2变成了MK1A

二是发动机“怕热”。

大家只知道印度“阿琼”坦克的发动机是德国货,而且高功率——1400马力,却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的埂。

当年印度和德国戴姆勒公司旗下的MTU公司达成了协议,该公司提供MB 838发动机作为“阿琼”坦克的发动机,并且依据印度的需求进行改进。按理说,MB 838的确是一款不错的发动机,著名的豹1坦克使用的就是这款发动机,但问题就来了——豹1主战坦克的重量才40吨出头,可“阿琼”坦克的原型车重达近60吨,只有830马力的发动机显然无法满足它。看不下去的德国工程师私下里建议印度加钱,买更好的MB 873发动机,但想省钱的印度非得用838。没办法,德国工程师只能将838的马力强行提升到了1400马力,这就是“阿琼”坦克使用的MB 838 Ka-501 V10发动机。

然而,强行提升涡轮增压工作强度来提升出力是有代价——坦克需要强度和耐热性更强的高精度零部件,但印度为了省钱忽略了这一点。结果,在炎热的天气里,“阿琼”坦克发动机频繁地出现过热现象,其动力表现甚至还不如原版的838发动机。

2017年坦克两项赛上,印度参赛的两辆T-90S坦克都发生了趴窝现象

三是120主炮仍是线膛炮。

在如今主战坦克几乎是清一色的滑膛炮时代,印度“阿琼”坦克使用的却是120毫米的线膛炮,这就带来两个麻烦:一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膛线赋予的高速自旋会施加到尾鳍上,大大拖慢炮弹飞行速度,削弱其穿甲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琼”坦克的穿甲弹需要专门设计一套密闭的滑环,使炮弹与弹托既保证气密性又能独立旋转,这样,当弹托在炮膛里高速旋转时,弹芯转得没那么快。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并且成本非常高。二是发射

炮射导弹时,也需要根据线膛炮进行专门的设计。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印度“阿琼”坦克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国产化上,虽名为“国产”,其实仍是组装货,而且是万国版,比如发动机、自动传动系统、履带、散热冷却设备全是德国货,主炮是英国货,炮射导弹是以色列货,车载大口径机枪是俄罗斯货……现在“阿琼”坦克近一半的零部件只能靠进口。

据说复合装甲是印度国产货,至于具体防弹能力,说是可以和美国M1A2坦克的贫铀装甲媲美,你品,你细品!

自1972年开始研制,“阿琼”坦克一直处于改改改的状态中,至今都快半个世纪了,已经花掉了超过207亿美元的巨额经费,远超印度国产的“光辉”战斗机(148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堪称印度军工史上最昂贵的产品。

这次印度总理莫迪都出面了,并亲自乘坐“阿琼”坦克,为“印度制造”造势,看来印度陆军沉默是没有用的,最后只能是买下118辆,再一次成为冤大头。

另据印度媒体报道,在纳卡冲突中亚美尼亚军队使用印度“施瓦提”(Swathi)炮位侦校雷达暴露出了大量问题,故障不断,而且实际性能与印度宣传的完全不匹配,不仅无法准确侦测到来袭炮弹,计算出的弹道也存在较大误差,导致亚美尼亚军队多次贻误战机,没有及时消灭阿塞拜疆炮兵阵地。据悉,亚美尼亚已经对印度国防部展开起诉,要求赔偿亚美尼亚在战争中的损失。要知道,今年3月亚美尼亚军方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从印度购买4台“施瓦提”炮兵定位雷达,9月份正式交付,正好赶上随后爆发的纳卡军事冲突。实战是检验武器的最好途径,本来这是极佳的“印度制造”宣传机会,没想到真实的印度制造如此不堪一击。

从此以后,看谁还敢买印度制造的武器,当然印度军队除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