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chelsea

蔡依林像是在微博热搜榜里住下了。上周,她与小S在演唱会上的合作舞台《Mr.Q》、《浪子回头》刷爆了社交平台。评论区里诸如“好辣”、“slay全场”、“女王”的评价涌现,大众惊异于一位40岁的唱跳艺人却有着巅峰期时的状态,而她的存在本身就已足够有激励作用和象征意义。

蔡依林和小S在Ugly Beauty演唱会上的合作舞台

女性需要自己的榜样,不论是在表演上还是精神上。前段时间蔡依林关于40岁的演唱会发言就火上了热搜,“40岁,feel damn good”。面对增长的年龄她显得云淡风轻、没有回避。或许偶像存在的意义,正是为了平凡的大多数提供一种可能的生活范本,让歌迷们在“做自己”这件事上收获源源不断的勇气。而这种力量也正是经历过人生起起伏伏之后、拥有一定阅历的艺人才能带来的感染力。

种种迹象也在表明,以蔡依林为代表的成熟女性艺人正占据新的爆发点。大环境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引发了女性题材内容的接连爆发,也激发了消费者对于新符号的渴望。观众不再只是偏见地追求“白幼瘦”的传统审美,而是更为看重女艺人的独立人格和示范效应。毋庸置疑,“她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全新的舆论场。

最优秀的一批女性音乐人已经率先迈出了步伐,引领着舆论的方向、推动着影响力的边界。就像蔡依林说,“不用生活在任何的社会定义下,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定义自己现在的样子”,此刻,她们正在拿回属于自己的主动权。40岁,被解放的“蔡依林”

在40岁这一年,蔡依林成为了被全网看见的新一代icon。这个曾经被“地才”之说嘲弄了好些年的流行歌手,蜕变成为一位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艺术家。最近几乎每隔几日,她的Ugly Beauty世界巡回演唱会片段就会在微博热搜榜上出现,舞台狂野大胆、造型风格前卫,吸引了不少新粉丝入坑。

多个社交平台的指数均显示,在最近三个月内,“蔡依林”一词的搜索及讨论度在11月22日迎来了爆发,此后持续维持在高位。当天,她穿着夸张复古的紫银色流苏服装、说着“40岁真的feel danm good”的视频轻松获得上万转发,在微博话题热搜1位盘踞长达15小时。在百度指数的话题关注者用户画像中,截至11月29日,20-29岁高达49.74%、30-39岁达32.81%;而女性占比为53.85%,高于全网分布的49.02%。这意味着蔡依林正在特定的中青年女性群体中收获更高的流量。

图表出处:百度指数

而这一波出圈热度也给蔡依林的新作品带来助力、为职业带来正向反哺。品牌合作曲《绝对夜不落》、献唱电影《狼殿下》的原声《我是谁》、《对立面》也都登上了热搜榜,大幅拉动了作品和艺人曝光,助力了歌曲的宣发。

从当年靠着《看我72变》、《日不落》等歌曲大火的甜美偶像,到如今关注校园霸凌、网络暴力等社会议题的音乐先锋,进入不惑之年,蔡依林已经实现了艺术人格的蜕变。回想2001年,蔡依林还曾被陈珊妮和制作人林暐哲列为“十大最烂歌手之一”,陈珊妮不留情面地点评道,“如果要说有好歌喉未必能成为好歌星、做出好唱片,蔡依林正是个典型的例子”。

而今蔡依林也用坚持重新定义了自己。自打她建立了凌时差音乐公司之后,对于专辑艺术性的把控愈加纯熟、在风格探索上持续有突破,《MUSE》、《呸》、《Ugly Beauty》这几张专辑持续在进步。她是金曲奖历史上首位三度获得年度歌曲奖的音乐人,专辑《呸》更是拿下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和最佳单曲制作人奖三项大奖。

作为蔡依林演唱会上的嘉宾,今年37岁的女歌手田馥甄在采访中描述得精准:“一场演唱会是展示着一个表演者的状态,当时看完Ugly Beauty演唱会,整个演出无论听觉、视觉、表演都好有完整性,看完全身畅爽。整场演出就像Jolin现在的状态一样,专业精准又有人味,性感又感性,可爱又可恶,内外兼具的完整。”乘风破浪的女性玩家

往年在演艺圈里浮浮沉沉的“姐姐们”,正迎来乘风破浪的好时节。如今,随着女性教育、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女性向市场的发展也被按下了加速键。在音乐行业,女性逐渐崭露头角,展示着自己日益强大的影响力。这些乘风破浪的女性艺人们不断引爆着话题,同时也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大量同类追随者,并享受着职业发展上的二次动力。

以蔡依林为例,出道二十余年,她的职业不仅没有滑坡,反而不断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独特标签。坚毅、自律,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场与魅力,都化作了艺人人格的一部分,也为之塑造了一个摆脱桎梏、活出自我的形象。而粉丝也需要这类意志强大、人格完整的偶像作为灯塔,为动摇的内心带来定力。

在行业金字塔顶尖的群体中,女性艺人更多地站在聚光灯下,享受着她们的荣耀时刻。在已经公开的2021年第63届格莱美奖提名中,Beyoncé以9项提名位列首位,Taylor Swift、Dua Lipa和Roddy Ricch则以6项提名并列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入围格莱美奖最佳摇滚表演类别的,均为女性或是由女性领导的乐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数据显示,当前女性音乐人正在快速成长。《2020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报告》提及女性创作者占比,从2018年22.7%上升至2020年30.8%。以线上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为例,女性音乐人总数超5万,由14%(2016年)升至26%(2020年),房东的猫、花粥、银临等耳熟能详的女性创作者不断为乐迷带来惊喜。而在分类音乐中,女性音乐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常见,近期揭晓的2020年DJ Mag全球百大DJ排行榜显示,女性DJ或制作人的人数有所增加。

图表出处:《2020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报告》

而在近期异军突起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上,女性创作者也有着活跃表现。相比男性用户,女性更有公众表演和自我展示的欲望,倾向于在视频中使用自己的声音作为视频BGM。在女性创作的作品中,原声无配乐的占比接近40%,而男性仅为15%。这也加大了在流量时代下,通过算法推荐让素人尤其是女性音乐人创作的歌曲出圈的可能性。

女性创作者的增长,对于内容生态的搭建无疑是意义非凡的,她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把握某个垂直群体的口味,并且生产出风格化的创意内容。与之对应的,庞大的女性用户也在构建内容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大数据显示,抖音平台的男女用户在音乐偏好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女性偏好舞曲、说唱、民谣,而男性则热衷摇滚、说唱、舞曲,这也使得平台歌曲的风格多变、均衡发展,得以塑造一个多元、繁荣的社区环境。

图表出处:QuestMobile

乘风破浪的女性玩家们正在掀起一场蝴蝶效应。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开始,“女性群像”就不断吸引着一线城市中青年女性,在25-40岁之间的用户占比超过五成。这些消费能力强、具有独立意识的新群体也有着自己清晰的内容偏好。消费群体扩张引发了定制化女性内容的爆发,“她经济”繁荣、品牌方获得营销红利,从而形成正向循环。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今年就收割了一大批粉丝,让艺人、平台、品牌多方获利。

当网民性别结构逐渐均衡化,女性用户在线上平台话题传播中更加活跃,影音平台活跃用户女性占比更高,这一连串叠加的因素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繁荣背后的另类危机

尽管头部女性艺人崛起、女性音乐人占比走高,但在繁荣背后,仍旧存在阴影。在音乐产业中,男女比例7:3这个数字仍然预示着极大的不平衡。在格莱美历史上获得奖项最多的前14位艺术家中,只有两名是女性。手握9项格莱美大奖、美国最受欢迎的摇滚女艺人之一Sheryl Crow就曾呼吁,“在每个(格莱美奖项)类别中多数都是男人的情况下,谁能激发年轻女孩拾起吉他和摇滚乐?”

从业者性别比例分化显著,例如国内的女性电音制作人就少之又少。不仅是音乐人,技术人员、幕后工作者也远未实现性别均衡。这与社会环境、文化产业供需关系等因素息息相关。事实上,产业中的发展无法剥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灵活办公的企业文化尚未根植于职场文化中,而女性又面临生育带来的职场断层、造成职业发展受阻,进入产业的第一步就面临着极高的门槛,又谈何发展和晋级。

即便有幸进入音乐职场,同工同酬的实现也不甚理想,头部厂牌男女艺人收入悬殊。去年4月,英国音乐媒体Music Business Worldwide曾报道,英国主要唱片公司的男女职工平均薪酬差距高达29.6%,其中环球为29.1%、索尼为20.9%、华纳为38.7%;而在三家公司中,平均只有31%的领导职位由女性担任。Live Nation在英国的业务部门更是报告了46%的性别薪酬差距,宣告着赤裸裸的差别化待遇。

为何要大力扶持音乐行业的女性从业者?这不仅仅是个社会议题,更是一个商业问题。据麦肯锡研究发现,多元化的员工占比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经营表现,这意味着引入更多女性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

图表出处:McKinsey&Company

麦肯锡英国管理合伙人维维安•亨特(Vivian Hunt)在《金融时报》采访中援引一组数据:“性别多样性每提高10%,公司的利润就会增加2-4%。”性别多样性排名靠前的四分之一公司,比本地同行获得更好回报的可能性要高15%。实际的利益牵引,这或许比宏大的口号对企业而言更有直接吸引力。英国PRS音乐基金会发起“ Keychange 50/50”等活动,正试图改善这样的局面,以实现行业中的性别平衡。超过300家音乐公司承诺,到2022年将实现男女性别比例达到50:50。

值得庆幸的是,改变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全文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