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夙靳霽

現在的國內汽車市場中的多數車型都有着普遍的高顏現象,其中不乏運動類的車型,但是對於科技的方面的運用,國內的汽車品牌依舊處在學習階段。很多車型會將自己旗下的車型往運動類的方向去設計,但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對於科技元素的喜愛,同樣不亞於對運動元素的嚮往。

但是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中,我們手中所掌握到的科技元素設計仍在少數。新能源領域的車型對於這一點的運用會優於燃油車型的領域,但是在這其中,能夠將科技元素在自身運用出特點的車型仍在少數。

而在燃油領域中,UNI-T的出現無異於是打破了燃油領域對於科技元素運用的弱勢,也讓這款車型在一衆形形色色的年輕高顏車型中收穫到了屬於自己的特點。但是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它的目的並不侷限於此,此次在第十八屆廣州車展上,一輛命名爲UNI-K的車型亮相在了展臺。

這款車型同屬於UNI系列,也是長安準備着手運用科技元素突破傳統關卡的一張王牌,由此可見,長安準備將科技元素匯聚成一套完勝的系列。從UNI-K的車身設計我們能夠看出些許UNI-T的影子,這也是作爲同一個系列的重要因素之一。

UNI-K的車型定位要比UNI-T高出一個等級,它將定位在中型SUV領域。對於長安汽車來說,UNI-T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探路石,然後結合市面上對它的多方面評價,爲後面的車型做一個良好的基礎鋪墊。

UNI-K的中型SUV定位意味着這款車型的內飾空間將會比UNI-T得更爲寬敞,並且UNI-K的車型雖然和UNI-T同屬一個系列,但是在UNI-K的身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身爲科技元素中的另外一種形象。

UNI-K的前臉格柵依舊是無邊框的中網設計,其中採用的是蜂窩狀的飾塊進行向外延伸,而飾塊之間的裂紋就是它疏導氣流的通道。這樣的設計是目前在市面上非常少見,這也進一步地確定了這款車型想要表現的一個獨特之處。

前臉除了蜂窩狀無邊框延伸的格柵之外,下對方還有着一處斜向紋理的進氣口,這處進氣口所採用的設計手法和左右兩側的車腮飾板爲同一種樣式。在下格柵的中間,是一處毫米波雷達配置,而前車腮的飾板部分,是一處Y型日行燈,大燈則是在前臉的上方進行鑲嵌,燈組呈現分體式設計。

飽滿的車身側面增加了視覺上的飽和度,腰身的線條配採用了清晰的手法進行設計。上腰線在中後段的位置進行上揚,和車窗的末端進行了銜接,下方的壓痕工藝應對的是一處車身導流渠,能夠疏散前車輪帶起的氣流,同時起到散熱作用。

車身的門把手爲市面上主流的隱藏式設計,其作用不僅能夠減少風阻的形成,同時還具備美觀的效果,也是一處科技運用的體現。輪轂的尺寸偏大,偏深色的金屬輻條造型簡單,但是從側身看,它的底盤並不高。

車尾在尾部延伸出的尾翼依舊是分叉的燕尾狀,在尾翼的中間是一處分體的高位剎車燈。在車尾的中間,是一處橫向一體燻黑式的貫穿尾燈。下方是一處明顯的擴散器裝置,左右兩側是雙邊雙出的大直徑排氣尾缸。

總結:

不同於UNI-T的秀氣,UNI-K的車型整體看上去有些魁梧,這可能也是車身尺寸的配比使然。此前很多用戶對於UNI-T最多的評價就是車內的空間不夠寬裕,而看到UNI-K的車身之後,能夠感受到這款車在空間方面做出了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