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寒冬,密山市項目建設不“貓冬”。在密山市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的現場,與時間競技,與困難叫板,向併網發電衝刺,技術工人兩班倒,各部門壓實責任,市領導現場參與,大項目包保單位跟進服務的場景,攪熱了冬季。2020年12月2日20時48分,一個消息,令人振奮,倍受人們關注的密山市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全市人民通過網絡轉發這一新聞,贏得點贊如潮。

併網一次性成功 ↑

密山市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是黑龍江省“百大項目”之一,項目2018年10月立項,項目佔地119362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33億元,年發電量2.1億度,年消化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秸稈20萬噸,稻殼5萬噸。項目從2019年10月開工到2020年3月17日復工,再到2020年12月2日併網發電,工程建設期僅爲10個月。

10個月、300天,扣除疫情、雨天、雪天,實際場地施工有效工期也就200多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完成3.33億元的投資,並預期實現併網發電,打造了“密山版”的項目建設“高鐵”速度,不能不令人驚歎。

廠區遠景航拍↑

如何打造“高鐵”速度,密山辰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把2020年定爲項目建設年、項目決戰年、項目突破年、項目收官年。建設單位密山辰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高鐵”速度,在“變”中生成,即“辰能”變“超能”,“超能”挑戰“不可能”,把多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密山市好的營商環境孕育着項目的趕超。雞西市領導、密山市領導多次到項目現場,密山市領導包保大項目,大包大攬,一切問題親自辦,爲企業施工砍掉彎道,推力企業步上“高速“,一路“綠燈行”,助力企業施工,發改局、工信局、經濟開發區的駐廠員,當好“店小二”,大小事立馬銷號、歸零,企業只管施工生產,政府領導、駐廠員與企業抱團,形成一個施工主體。

運行調試人員在認真操盤↑

錯時施工,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疫情期間,外地技術工人回不來,政府提早跨區域協調,工人“點對點”返崗,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時間上崗;2020年3月17日,企業掘進凍土層,破季早開工,施工突出“早”字;雨天、雪天,加緊安裝廠房設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鍋爐水壓試驗、汽輪機扣蓋、66KV系統倒送電、鍋爐吹管、汽輪機定速等重大工程節點目標,一次性順利通過整套啓動前質量監檢,爲如期併網發電提供了時間保障。

技術工人在安全檢查↑

掛圖施工,讀秒推進。各施工段,嚴格按着項目施工計劃實施,嚴查、督辦計劃工期、實際工期中的起始日期與結束日期及滯後原因,精準設計、科學調度、精心謀劃,確保施工計劃日清月結,進度不欠帳,質量不欠帳。

化學車間↑

舉力、發力產生動力,形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投資高地。完成了密山市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併網發電,建設凸顯的“高鐵”速度,引領着密山市冬日裏項目建設的熱潮。冬日裏項目“不貓冬”的場景隨處可及。投資2億元的益海嘉裏糧油綜合加工二期項目的米廠已經投產,原材料進場,日產1000噸稻米生產線白晝運轉;投資20億元的密山國信通訊新能源高新產業項目,施工人員,戰冰雪、耐高寒,鋼花四射,鋼架結構的廠房一天天長高;投資1.5億元密山市中豆食品有限公司五穀代養粉項目,寒風中,主體廠房還在施工,冰天雪地裏的密山市城市供水項目還在鋪設管網------密山冬日裏的項目建設繼續追加投資。

相關文章